本刊全媒體記者
“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被保送我們學校研究生了,還入選了全國第25屆中國青年志愿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我變成了你,要去圓其他孩子的夢,此生決定奉獻給教育和心理學了!”得知自己成為校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后,黃瑩樂激動地和高中班主任趙老師分享。
黃瑩樂出生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崇左市一個偏遠的小山村,在老師和家人的引導下,她憑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出大山,考入中南民族大學教育學院。大學期間,她帶著知識回到家鄉(xiāng),做山區(qū)孩子們的筑夢人。
大山孩子的夢想
個子嬌小、笑起來眼睛彎彎,但一說起自己的專業(yè),黃瑩樂的眼里有光?!拔蚁M麨榧亦l(xiāng)的心理健康教育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哪怕只是一點點?!边@是黃瑩樂選擇應用心理學專業(yè)的初衷。
黃瑩樂的教育夢,要追溯到童年。由于父親是一名鄉(xiāng)村教師,黃瑩樂在學校長大,從小看著父親教導學生、周末義務給留守兒童補課。
“有時候父親在教室上課,我站在教室外的走廊上等他。透過玻璃,我看到父親在黑板上板書,我也會學著父親的樣子,在地上撿粉筆頭畫拋物線?!秉S瑩樂幼小的心田,埋下了一粒教師夢的種子。
這粒種子,在高中生根發(fā)芽。黃瑩樂以優(yōu)異的中考成績從鄉(xiāng)里的初中考入城里的高中,因為帶著濃濃的口音,遭到了同學的嘲笑。一向開朗樂觀的黃瑩樂變得有些自卑。
直到高一下學期,黃瑩樂分到筑夢班,在班主任趙偉素的耐心開導下,黃瑩樂重拾自信。
“如果沒有趙老師,很多同學可能就無法順利地把書念完,可以說趙老師改變了我們的人生?!秉S瑩樂說。
筑夢班的同學大都家境貧困,受國家教育資助。班上有一群女生,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她們懂事聽話,很小的時候主動承擔起家務,但在人際交往中小心翼翼,表現(xiàn)出自卑、孤僻和封閉的心理傾向。趙老師探索小組學習模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語言表達、溝通交流等能力,幫助她們打開心扉、融入集體、提高成績。
趙老師對班級的付出,黃瑩樂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摆w老師的丈夫是駐村第一書記,他倆忙得沒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孩子兩歲還不會講話,存在溝通障礙,趙老師曾一度陷入崩潰。但即便這樣,她也沒有放棄我們這些學生?!泵慨斕岬竭@些,黃瑩樂忍不住地哽咽。
老師的言傳身教,讓黃瑩樂明白了教育的重要性,堅定了成為一名教師的夢想。
用行動回報社會
2019年9月2日,大一新生黃瑩樂,鄭重地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你為什么要入黨?”作為學院第一個遞交入黨申請書的新生,老師曾這樣問黃瑩樂。
黃瑩樂說:“我的父親是一名黨員,他是我的榜樣。而且我是大山的孩子,是黨和國家的好政策,讓我走出大山,圓大學夢。我渴望入黨,回報社會,幫助更多的人。”
黃瑩樂如入黨申請書里寫的那樣,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大一,加入學校學生骨干訓練營的黃瑩樂,收到了一套理論學習資料。隨著時間推移,黃瑩樂收藏的學習資料越來越多,她把這些資料擺放在書桌上,經常拿出來學習黨的理論知識,并把心得體會記錄在手機備忘錄里。
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時,黃瑩樂寫下“不虛無、不擺爛、不驕縱、不躺平”的感悟,這句話正是她大學生活的真實寫照。
黃瑩樂是一個閑不住的人,她有著多重身份。作為班干部,她帶著班級同學走訪紅色教育基地,和同學們制作紅色漫畫送給山區(qū)的孩子;作為學生黨員和學生骨干訓練營的成員,她參與籌備中南民族大學第七屆中華文化交流節(jié),與伙伴們一起以長征路途為線索,講述13個與紅色基因相關聯(lián)的民族團結故事;作為青年志愿者,她積極參加敬老愛老、關愛兒童、學雷鋒等活動。
在一次次活動中,黃瑩樂萌生組建志愿服務隊、反哺家鄉(xiāng)的想法,她聯(lián)系高中同學,牽頭組建筑夢志愿服務隊。
“我們這群受到過國家資助的孩子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筑夢生,志愿隊取名‘筑夢,就是想能為社會作貢獻。我們要筑就的不僅僅是個人的小小夢想,更是我們共同的中國夢?!秉S瑩樂說。
黃瑩樂和隊員們利用寒暑假前往山區(qū),對那里的孩子們進行學業(yè)輔導和心理健康教育。截至今年3月,筑夢志愿服務隊已在廣西崇左、憑祥兩地,給660名學生授課160余節(jié),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156場。
“我就是那個要回去的人”
“讓孩子們開心一點,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一點點改變,這就是我現(xiàn)在做的事?!秉S瑩樂向記者分享了她與孩子們之間的故事。
黃瑩樂曾在家鄉(xiāng)的小學開展心理團體輔導,通過活動,讓小學生們認識自己、接納自己。
活動結束后,一位小女孩告訴黃瑩樂:“我的成績不好,我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孩子。你是第一個跟我說,即使成績不好,也能成為一個閃閃發(fā)光的人。老師謝謝你,我把你的名字寫在了課本上,我會記住你的!”
大四寒假,黃瑩樂回到自己初中就讀的昌明中學實習。為什么選擇回到家鄉(xiāng)?黃瑩樂引用黃文秀的那句話,“總要有人回去的,我就是那個要回去的人。”
回到兒時讀書的校園,瑯瑯書聲在耳畔縈繞??粗粡垙埱啻貉笠绲拿婵?,黃瑩樂想為這些孩子多做點事情。
黃瑩樂發(fā)現(xiàn)班上許多學生不能正確處理個人的負面情緒,她專門開設一門心理課程,系統(tǒng)講解心理知識,課下為有需要的同學進行單獨的心理疏導。
此外,她在班里設置“心靈信箱”。同學們可以把任何想說的話寫在紙條上,投進信箱里。紙條上寫著“分享”代表求助,“秘密”代表保密,為他們提供情緒宣泄的窗口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黃瑩樂用視頻記錄與孩子們相處的點點滴滴,孩子們在視頻下留言:“老師,這些視頻不要刪掉,我們想你的時候,就來看看。長大以后,我也要像你一樣!”
學生的認可,讓黃瑩樂備受鼓舞,她感受到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義,想堅持做下去。今年暑假,黃瑩樂將作為中南民族大學第25屆研究生支教團的一員,化身一株小小的火苗,點燃西部孩子們心中的求學夢。
談及未來打算,黃瑩樂說:“畢業(yè)后我一定會回到家鄉(xiāng)。從廣西到武漢、再到西部,我想把家鄉(xiāng)人民熱情、樸實和勤勞的品質傳播出去,也想把自己看到的世界帶回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