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璞,陳海燕,鄭永恭
(廈門市同安區(qū)中醫(yī)醫(yī)院 內科,福建 廈門 361000)
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屬于一種以代謝異常為主要特征的臨床常見代謝性疾病,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胰島素分泌不足、高血糖等,病情發(fā)展可引起葡萄糖、蛋白質、脂代謝紊亂,并伴有血脂、肥胖等并發(fā)癥,據(jù)統(tǒng)計,T2DM患者占比高于90%,是威脅人類健康、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1]。目前,臨床常以藥物降血糖聯(lián)合飲食控制、運動干預進行治療,胰島素為控糖藥物,但單一用藥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采用聯(lián)合用藥控糖效果好,且有助于緩解患者臨床癥狀[2]。本研究以2019年5月~2020年5月選取我院70例初診T2DM患者為研究對象,意在研究雙歧桿菌四聯(lián)活菌片+甘精胰島素、阿卡波糖對其血糖控制的影響?,F(xiàn)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70例初診T2DM患者(2019年5月~2020年5月),依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以每組35例均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年齡41~68歲,平均(55.31±4.78)歲;女12例,男23例;病程3~14個月,平均(4.84±2.19)個月;體質量指數(shù)17.4~29.2kg/m2,平均(23.63±2.13)kg/m2。觀察組年齡44~72歲,平均(54.17±4.25)歲;女15例,男20例;病程1~16個月,平均(4.52±2.58)個月;體質量指數(shù)16.9~30.5kg/m2,平均(22.73±2.24)kg/m2。兩組基線資料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T2DM的診斷標準[3];均為初診T2DM;患者知情本研究。
排除標準:重要臟器功能損傷;意識障礙;不配合治療者。
對照組采用甘精胰島素(珠海聯(lián)邦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S20173001,規(guī)格:3mL:300單位)+阿卡波糖(Bayer Vital GmbH,批準文號HJ20130906,規(guī)格:50mg*30s)治療,甘精胰島素睡前皮下注射,初始劑量10U/次,1次/d,之后根據(jù)患者血糖水平增加或降低2~4 U/次;阿卡波糖初始劑量50mg/次,1次/d,之后根據(jù)患者血糖水平增加,每天最多200mg,2~3次/d。
觀察組采用雙歧桿菌四聯(lián)活菌片(杭州遠大生物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S20060010,規(guī)格:0.5g*24片1盒)溫水口服,3次/d,15g/次,并聯(lián)合甘精胰島素、阿卡波糖治療,用藥同對照組。兩組均連續(xù)治療3個月。
(1)臨床療效:空腹血糖(FBG)<7.2mmol/L,餐后2h血糖(2hPBG)<8.3mmol/L,臨床癥狀獲得顯著改善為顯效;FBG<8.3mmol/L,2hPBG<10.0mmol/L,臨床癥狀有所緩解為有效;上述標準均未達到為無效??傆行?(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2)血糖指標: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測定治療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紅蛋白(HbA1c)、空腹C肽(FCP)、餐后2h C肽(2hCP)。(3)血清炎性因子: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測定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超敏C反應蛋白(hs-CRP);(4)胰島β細胞功能(HOMA-β)水平: HOMA-β法測定胰島β細胞功能,HOMA-β=20×FINS/(FBG-3.5)。(4)對比兩組氧化應激指標:治療前后,采取晨起8mL靜脈血,2500r/min低溫離心15min,置于-80℃冰箱內待測,采用化學發(fā)光法測定(試劑來源:武漢純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晚期氧化蛋白產物(AOPP)。(5)不良反應,包括低血糖、胃腸道不適、嗜睡、口內麻木等。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14%(34/35),對照組為82.86%(29/35),兩組對比(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
兩組治療前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紅蛋白(HbA1c)、空腹C肽(FCP)、餐后2h C肽(2hCP)比較(P>0.05);治療后觀察組FBG、2hPBG、HbA1c均低于對照組,FCP、2hCP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兩組治療前hs-CRP、TNF-α、IL-6、HOMA-β水平比較(P>0.05);治療后兩組hs-CRP、TNF-α、IL-6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兩組HOMA-β水平上升,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兩組治療前GSH-PX、AOPP水平比較(P>0.05);治療后觀察組GSH-PX水平高于對照組,AOPP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8.57%(3/35),對照組為17.14%(6/35),兩組比較(P>0.05)。詳見表5。
表5 兩組治療后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
T2DM屬于一種慢性終身性臨床內分泌疾病,其主要表現(xiàn)為胰島素抵抗或胰島素分泌不足,若血糖不能得到及時有效控制,會引發(fā)肥胖、心腦血管等并發(fā)癥,從而對患者健康安全、日常生活、工作造成嚴重威脅[4]。
臨床常以降糖藥物控制聯(lián)合飲食、運動干預為主要治療方案[5]。胰島素可調節(jié)肝臟、腸胃及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利用,從而降低機體血糖;甘精胰島素具有人基礎胰島素分泌吸收功能,其通過改變胰島素的溶解性降低機體血糖吸收,經過皮下注射后,能形成可均勻釋放的結晶沉淀,作用力強,作用時間較長,可維持約24h,且無峰值作用,對患者空腹、餐前血糖控制具有積極作用。阿卡波糖屬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能促進膽囊收縮素釋放,可一定程度調節(jié)患者食欲;減弱多糖分解,改善餐后糖負荷[6]。本研究所用雙歧桿菌四聯(lián)活菌片是一種復方四聯(lián)活菌益生菌,屬微生態(tài)制劑之一,其中含有糞腸球菌、雙歧桿菌、蠟樣芽胞桿菌、嗜酸乳桿菌;蠟樣芽胞桿菌在腸道內起到輔助作用,可通過消耗氧氣創(chuàng)造厭氧菌生長繁殖微環(huán)境,其余三種均屬于腸道有益菌,能與腸上皮細胞結合,繁殖后形成菌膜,從而抑制致病菌侵入,提高腸黏膜抵抗;還可抑制炎性反應[7]。
T2DM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為炎性因子異常,其可誘導胰島素產生抵抗[8]。IL-6、TNF-α均通過單核巨噬細胞釋放,能刺激炎性細胞生成、發(fā)展,從而增加機體炎性反應,對HOMA-β具有破壞作用,導致胰島素抵抗;hs-CRP是由肝細胞釋放、與胰島素敏感性緊密相關的一種炎性因子,能引發(fā)機體慢性炎癥。相關研究還發(fā)現(xiàn),T2DM氧化應激反應異常,發(fā)病期間,患者氧化應激增強,不僅影響自由基清除能力,還對HOMA-β產生抑制,加快病情發(fā)展[9-10]。本次結果中治療后觀察組hs-CRP、TNF-α、IL-6、AOPP、FBG、2hPBG、HbA1c水平均降低,FCP、2hCP、GSH-PX、HOMA-β水平升高,顯示加用雙歧桿菌四聯(lián)活菌片聯(lián)合治療初診T2DM,可獲得更好的控糖效果,減輕炎性反應,減少氧化應激反應。同時本研究結果還顯示,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14%,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8.57%,均高于對照組,但組間比較并無統(tǒng)計學差異,可以是因為本次研究樣本較少的原因,但足以證實雙歧桿菌四聯(lián)活菌片聯(lián)合甘精胰島素、阿卡波糖對初診T2DM患者療效確切,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初診T2DM患者采用雙歧桿菌四聯(lián)活菌片聯(lián)合甘精胰島素、阿卡波糖治療效果顯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抑制炎性反應,減少氧化應激反應,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