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繼蕾,李 亮,盧小雨
(安徽理工大學 力學與光電物理學院,安徽 淮南 232001)
電阻應變片靈敏度系數(shù)和橫向效應系數(shù)是電阻應變片的重要參數(shù),是表征電阻應變測量精度的重要物理量,也是在工程應用測量應變時選擇應變片的主要參數(shù)之一。電阻應變片的靈敏度系數(shù)[1-2]是指當發(fā)生單位應變時電阻應變片的電阻變化率。電阻應變片中將應變量轉(zhuǎn)換成電量的敏感部分叫做敏感柵[3],是用金屬或半導體材料制成的單絲或柵狀體。敏感柵的形狀與尺寸直接影響應變片的性能,其縱向中心線稱為縱向軸線,也是應變片的軸線。雖然敏感柵的總長度和電阻絲的總長度是一樣的,但是由于敏感柵存在圓弧段,圓弧段所產(chǎn)生的應變與直線段產(chǎn)生的應變并不一樣,因此,敏感柵和整長的電阻絲的靈敏度系數(shù)是不一樣的,這種現(xiàn)象稱為電阻應變片的橫向效應[4-6]。將作為傳感元件的電阻應變片粘貼在被測構件上,當構件受力發(fā)生變形時,電阻應變片的柵絲隨之變形,導致其電阻值發(fā)生相應的變化,利用測量儀器將這種變化測量出來。
電阻應變片可以看成是一個電阻器件,主要由敏感柵、基底、引線、粘結劑和覆蓋層等部分組成[7],如圖1所示。在工程應用上,當采用電阻應變片進行應變測量時,需要對電阻應變片中的電阻絲加上一定的電壓。這就要求電阻應變片有較大的初始電阻值,所以所選取的電阻絲需要有一定的長度。當電阻應變片在進行應變測量時,一般是粘貼在被測構件上,要求測量出被測構件某一點的真實應變值,這就要求所選取的電阻絲的長度盡可能縮短,故一般將所選取的電阻絲繞成柵狀,稱為敏感柵。將電阻應變片粘貼在被測構件上,當被測構件受力發(fā)生變形時,電阻應變片會跟隨著被測構件一起發(fā)生變形,這就導致電阻應變片上的電阻絲發(fā)生變形,從而電阻值發(fā)生變化,這種現(xiàn)象稱為電阻應變現(xiàn)象[8-10]。當這種變形在彈性范圍內(nèi)時,電阻絲的電阻變化率ΔR/R與應變ε呈線性關系[11]。
圖1 電阻應變片的結構Fig.1 Structure of resistance strain gauge
(1)
其中,K為電阻應變片的靈敏度系數(shù)。
由式(1)可知,電阻應變片的靈敏度系數(shù)為:
(2)
由式(2)可知,要求出電阻應變片的靈敏度系數(shù)K,需要通過實驗測出應變片電阻值的變化率ΔR/R與應變片軸線方向的應變值ε。
在等強度梁的上、下表面的對稱位置分別粘貼相互垂直的2片應變片,分別為R1、R2、R3和R4,如圖2所示。將三點撓度計放置在等強度梁上,當?shù)葟姸攘菏芰ψ饔煤髮l(fā)生彎曲變形,三點撓度計上的千分表會顯示測量讀數(shù),通過千分表的測量讀數(shù)可以計算出等強度梁的上、下表面將產(chǎn)生的軸向應變εx,計算公式[12-13]為:
圖2 等強度梁上貼片分布Fig.2 Patch distribution on equal strength beam
(3)
其中,f為千分表讀數(shù),h為等強度梁的厚度,L為三點撓度計的跨度。
應變片電阻相對變化ΔR/R可用圖3所示的高精度電阻應變儀測定。由式(1)可知:
圖3 XL2118A靜態(tài)電阻應變儀Fig.3 XL2118A static resistance strain gauge
(4)
由式(2)~(4)可知電阻應變片的靈敏度系數(shù)的計算公式為:
(5)
當被測構件處于平面應力狀態(tài)下,設構件表面的縱向應變?yōu)棣舩,橫向應變?yōu)棣舮。則由式(1)可知這時電阻應變片的電阻變化為:
(6)
其中,Kx為電阻應變片縱向靈敏度系數(shù),Ky為電阻應變片橫向靈敏度系數(shù);εx、εy分別為縱向應變和橫向應變。
令橫向效應系數(shù)為:
(7)
則式(7)代入式(6)可得:
(8)
設被測構件的泊松系數(shù)為μ,則:
(9)
由式(9)可知,電阻應變片在單向應力、雙向應變情況下,既對縱向應變敏感,又由于橫向應變影響而抵消縱向應變作用的現(xiàn)象,稱為電阻應變片的橫向效應,如圖4所示。
圖4 電阻應變片的橫向效應Fig.4 Transverse effect of resistance strain gauge
等強度梁受力作用后將會發(fā)生彎曲變形,這時梁表面的電阻應變片1由于受拉作用,將會發(fā)生應變,記為ε1,電阻應變片2由于受壓作用,發(fā)生的應變記為ε2=-με1,可得到應變片R1和R2的相對電阻變化率:
(10)
其中,K儀為XL2118A靜態(tài)電阻應變儀靈敏系數(shù)(K儀=2.00);ε1儀為應變儀測得的R1應變值;ε2儀為應變儀測得的R2應變值;μ為等強度梁材料的泊松比。
將式(10)中兩式相除,再代入式(7),可得:
(11)
由式(11)可知,電阻應變片橫向效應系數(shù)的計算公式為:
(12)
其中,ε1儀為正值,ε2儀為負值。
在圖2所示位置粘貼好應變片的等強度梁上放置三點撓度計,其跨度L為100 mm,等強度梁的厚度h為5 mm,如圖5所示。采用半橋接法(公共溫度補償),將電阻應變片R1、R2、R3和R4的引出線分別接入應變儀1~4號通道的A、B接線柱上(K儀=2.00),將溫度補償通道的B、C接線柱短接起來。
圖5 試驗裝置簡圖Fig.5 Diagram of resistance test device
加載方案:初始載荷為0,Pmax=2.00 kg,ΔP=0.50 kg,分4次加載;當加載載荷為0時(未放置砝碼時),將各通道初始應變均置零;逐級加載,記錄各級載荷作用下每片應變片的讀數(shù)應變(表1)。重復3次測量。
由表1可知,等強度梁軸向應變和橫向應變增量的平均值分別為:
表1 試驗數(shù)據(jù)Table 1 Experimental data
由泊松比公式可知,泊松比為:
由表1可知,重復3次測量三點撓度計上千分表讀數(shù)增量的平均值為:
將ε的值代入式(5)中,可得電阻應變片的靈敏度系數(shù)為:
由表1可知,應變片R1、R2、R3和R4重復3次測量的平均值分別為:
故應變片的橫向效應系數(shù)為:
電阻應變片靈敏系數(shù)和橫向效應系數(shù)是電阻應變片的重要參數(shù),其精度直接影響應變測量精度,掌握電阻應變片靈敏度系數(shù)和橫向效應系數(shù)的標定方法,是其用于應變測量的提前[14-16]。本研究分別推導出電阻應變片靈敏度系數(shù)和橫向效應系數(shù)的計算公式,通過電測法實驗對其進行標定,得到電阻應變片的靈敏度系數(shù)為K=2.26,橫向效應系數(shù)為H=0.398 4%。要提高電阻應變片的測量精度,可以通過減小電阻應變片的橫向效應系數(shù)H的大小來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