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諫刺類
觀時下舊體詩壇,黃茅彌漫,白葦叢生。誠如陳拾遺所言:“彩麗競繁,興寄都絕”;多風花雪月,惟頌歡欣;而風騷怨刺,絕響無痕。故義山韻語,如驚雷辟地,振聾發(fā)聵;似鳳鳴于嶺,耳目一新。先賢有訓:“歡愉之辭難工,窮苦之言易好。”一味頌歡,憂患寂寥;《后庭》盈耳,危機誰曉!故周天子遣使者,振木鐸采歌謠。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上化下刺,以觀民風,以知得失,以自考正。此《詩經(jīng)·國風》怨刺詩所由生也。古天子聽政,使公卿列士獻詩,瞽獻曲,百工獻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guī),親戚補察,是以事行而不悖。此諫諍諷喻詩所由興也。所謂風騷傳統(tǒng),實為諷諫精神。詩之靈魂,關乎國運。發(fā)揚光大,士之使命。《韻語》中此類名篇頗多,茲舉數(shù)例為證:
大鵬歌
……君不見,人世曾經(jīng)多殺戮,鬼哭狼嚎驚塵霧。又不見,指鹿為馬彈冠慶,神龍臥淺遭蝦困。
明星夢
妙齡都醉《后庭》曲,娘炮原來不讀書??蓱z《伶官傳》里事,廟堂今日有知無?
[雙調·天香引]乙酉歲末感懷
(十首之一·感懷礦難治理)
問去年礦工安全,東也礦難,西也礦難。問今年礦工安全,南也礦難,北也礦難??偫頁]淚人命事關天,官股難撤難于上青天。去年貪官,今年官貪。貪官依然,礦難年年!
又如《斥奸霸》《嘲上釣之魚》《新春感賦》《抗疫紀實》《丙申歲暮有感》《壬辰歲暮雜感》《大學校長潛逃》《過度治療》《平安經(jīng)》《曹大媽》等篇,或直言不諱,或諷刺隱微,深得風騷要旨,弘揚士諫精神。
二、歌頌類
斜出齋詩詞曲,當然不只怨刺,亦多歌頌,如《瀾梓大酒店賦》即頌張瀾先生“滋蘭樹蕙,桃李繽紛。總司令朱德元帥、總參謀長羅瑞卿大將皆出其門”;《牛浪雞賦》頌“貨真價實,童叟無欺”;《山鄉(xiāng)今昔》四曲,頌改革開放農村新貌等。茲舉數(shù)例如下:
敬悼小平同志
巨星隕落世人悲,云暗天低淚雨飛。萬里江河哀已滯,千重華岱慟欲垂??駷懥ν斐西龋暾摬P掃劫灰。起落沉浮但憂國,改開大策樹豐碑。
香港回歸倒計時百日志感
金甌殘缺百余年,米字旗飄港九天。縱使高樓拔海岸,何堪民眾寄籬邊。偉人兩制善謀國,群島萬家喜彈冠。待到神州國慶日,玉杯高捧慰先賢。
[雙調·蟾宮曲]“五·一二”汶川大地震紀實(四首其三)
痛汶川裂地崩天,驚動中央,總理來川。奔赴災區(qū),指揮救助,第一時間??倳浨闋恳饽?,撫災民悼死悲殘。驚者不驚,離者復回,國定民安。
滿江紅·致別鄉(xiāng)赴鄂抗疫之川軍勇士
送舊迎新,孰曾料、疫橫狂虐。除夕夜、都停歡聚,良宵虛設。有罪蠢才貪己欲,無辜良善遭磨折。嘆江城、困厄萬千人,傷尤烈。同胞難,兄弟疶。齊救助,妖頑滅!看川軍今又,志誠心熱。揮手登車黃發(fā)送,牽衣忍淚垂髫別。待佳音、壯士凱旋歸,歌英杰。
以上4首,頌揚“文化大革命”之后歷屆黨中央領導的豐功偉績。其中香港回歸,偉人謀劃,頌一國兩制、中外合作決策之英明;汶川地震、川軍抗疫,贊社會主義、八方救助制度之優(yōu)越。詩人于熱情贊頌中,憂民愛國之情,溢于言表。其生動形象,歷史內涵,較口號式歌頌,有霄壤之差別。
三、憫民類
孟子云“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故歷代仁君,皆以民為本。士農工商賈,財政之源;保疆衛(wèi)國,軍隊守邊。知“載舟覆舟”,方長治久安。故為民造福,官之大善;天災人禍,人命關天。救民脫險,解民倒懸。是以詩人,哀悼亡靈。呼天喚地,涕泗縱橫。悲壯沉郁,愛恨填膺。約舉數(shù)例,以見哀聲。
[雙調·蟾宮曲]
“五·一二”汶川大地震紀實
(其一)
痛汶川裂地崩天,水立石飛,蜀北青川。千里山搖,百城樓毀,萬戶埋淵。哀天府頃遭大難,嘆生靈瞬息塵煙。母哭孩童,兒喚娘親,撕裂心肝。
(其二)
痛汶川裂地崩天,屋毀房坍,殃禍全川。電訊失靈,交通受阻,商鋪齊關。紛嚷嚷時空混亂,鬧騰騰四處傳言。困臥車中,露宿街頭,徹夜喧顛。
(其三)
痛汶川裂地崩天,舉世華人,情系三川。天府遭災,軍民救助,黨國同援。排萬險舍身赴難,活萬人捐物捐錢。獻我愛心,救我同胞,共渡難關。
有感新冠為害
古遇紅羊大劫憂,今逢庚子也添愁。遇難生靈雖屢見,年來老淚總橫流。
庚子清明記感之哀江城
哀樂聲中降半旗,游魂城外不無知。莫憂遺腹妻兒小,灰骨已存忠烈祠。
【仙呂·一半兒】海灣戰(zhàn)爭志感
(其一)
海灣大戰(zhàn)戰(zhàn)云驚,自古霸蠻失眾心,可憐伊國多難民。地天昏,一半兒硝煙一半兒塵。
由親人而國人,由同胞而異域,作者皆感其不幸,悲其可憐。其真摯深厚的同情之心,大愛無疆的悲憫之懷,讀來不禁讓人動容。
四、詠物類
《斜出齋韻語》中詠物,含蓄幽微。深得個中三昧:比興、寄托、距離。雨、云二賦,隱喻愛情離思;白戰(zhàn)禁體,含英咀華葩奇。各摘一段,簡評奧秘:
君雖無言兮,廣布德馨。昆侖千仞兮,君何懼其高危;沼澤無地兮,君何厭其濕卑。君雖無言兮,懿范永垂。雖然,君非無情無欲,默而無聲。巫山之巔,陽臺之下,憑高唐以交歡兮,借宋賦而名成。劍閣之險,蜀道之難,動天子之心魄兮,鑄悲恨之霖鈴……日日念君兮,憐云水;夜夜思君兮,勞夢魂!——《雨賦》
游四海而無蹤兮,呈萬態(tài)而無心。日奔千里兮,一無勞苦;夜行八百兮,略無足音……上不媚于天神兮,下不驕于細民;剛強而無畏兮,柔弱而無凌……居高唐而朝行兮,愁暮夜而待雨君。共戲弄于襄王兮,始連袂而同心。自此別去兮,方西還于蜀土;雨君南行兮,聆清瑟于湘靈……朝暮難忘兮湘水,日思夜念兮雨君!——《云賦》
其寫雨云,似人又似物,分寸不即不離,距離不粘不脫;其持態(tài)度,分享與旁觀,入乎內蓬勃生氣,出乎外飄揚高致。前者如酒神之陶醉,后者似日神之溫暉。此深諳詠物法門之竅,審美距離之美也。兩篇均用高唐、陽臺之典故,而兩賦結句,卒章顯旨:魂牽夢繞,兩地相思。源出《湘君》《湘夫人》之意境,《離騷》芳草美人之比興,寄托人生理想愛情之尋覓,洋溢浪漫主義之激情。常州詞派謂“寄托”即“意內言外”,言在此而意在彼之謂也。有寄托,使賦之意境骎骎乎升華也。又《雨賦》通篇不著一“雨”字,《云賦》全文未下一“云”字。只仿佛形容烘托,如手無寸鐵之白刃。源出歐蘇“詠雪”之詩,白戰(zhàn)體亦稱禁體。義山用之于詠物小賦,亦別開生面,所謂“不著一字而盡得風流”者也。
詩中亦多詠物,如歌行《三代樹歌》、絕句《孤梅》《詠梅寄遠》《感小院紅梅花謝》《觀校園秋菊感賦》《臘梅》《小園賦梅二首》等,均得寄托、距離之詠物三昧。茲舉二首即可管窺一斑:
游武勝太極湖見岸邊沙燕
沙燕成群掠岸飛,呢喃如剪喜相追。
可憐做穴沙巖上,浪卷沙崩何處歸?
院梅
飄零寒蕊不爭春,斜出紅梅俏麗新。
莫嘆幽芳孤院落,應憐香滿大乾坤。
沙燕前兩句起承,寫樂,生機盎然,狀難寫之狀如在目前;后兩句轉合,寫憂,危機將臨,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寓居安思危之誡,又豈止憂燕也哉!院梅似梅似人,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后兩句化用王冕詠梅意而翻新出奇,雖曲徑通幽,而更上層樓。
五、紀游類
篇幅最多,精品不少;九垓覆蓋,四海圍繞。空間廣,比太史公猶大;詩詞曲,令徐霞客驚倒。奇峽飛瀑怪泉,名山瀚海莽原;四季云蒸霞蔚,百花蝶舞鳥騫。思接千載,籠天地于形內;視通萬里,挫萬物于筆端。宮商之宰,尋聲律而定墨;獨照之匠,窺意象而謀篇。詩之意境,在情景交融,其交融技巧,略有數(shù)端:觸景生情,融情于景,移情入境,緣情造境等。以下分類舉例,然后簡評。
登虎丘
海涌高丘塔破空,池含精氣劍驚鴻。千秋登覽嘯吟客,此刻誰知大心胸。
游華鎣山大峽谷感賦
華鎣山勢上摩天,盤古斤開萬丈淵。百道清泉流怪石,千尋素練掛危巒。奇花異草絕綱目,嚶鳥鳴禽奏管弦。峽谷秋光驚蝶夢,了凡一悟醉神仙。
相見歡·檳城馬六甲海峽
汪洋此地修長,萬輪忙。劫擄連年海盜逞兇狂。強梁罪,生民淚,事堪傷。大國聲威應到此伸張。
【中呂·山坡羊】觀烏市水磨溝水磨感賦
溪流迭練,木輪迭片,朝朝暮暮輪花濺。水磨圓,似坤乾,周而復始天行健。前后高低一瞬間。興,如磨旋;衰,如磨旋。
上引4首,均屬觸景生情?!段男牡颀垺の锷吩疲骸拔锷畡樱囊鄵u焉?!薄扒橐晕镞w,辭以情發(fā)。”多為前半寫景,后半抒情。寫景妙在練字,意象飛動傳神。尤妙在結尾抒情中或隱含理趣,如五絕二首、游華鎣山、《山坡羊》曲皆是;或暗藏微諷,如海云堆墨、登虎丘、九寨溝、玉門關四首皆是;或結句突轉,蕩出遠神。如神湖寄感即是??傊鶠榇祟惣咽病O抻谄?,未能多引。
劍門關
劍峰高聳出云天,絕壁橫空飛鳥還。自古兵家爭戰(zhàn)地,游人只作畫屏觀。
《海南紀游》之海濱晨游
大海渾茫接遠天,波光帆影共留連。沙灘踏浪暫忘我,且放身心云水間。
庚申秋烏尤山聽江濤
山前環(huán)望去仍回,巖下忽聞響巨雷。白日當空何處雨,三江水擊古離堆。
上引3首,均屬融情于景。《人間詞話》云:“無我之境,以物觀物,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睆睦潇o旁觀中所得,故感情不流露于字面,而自與物情相合。通常不用比興典故,不發(fā)生移情作用,也少濃艷藻繪,貴在淡遠有神。上引3首及諸多未引篇章基本如是,然其結尾仍隱見情感端倪。如“游人只作畫屏觀”,微諷多數(shù)游人不諳歷史文化之悲哀也;“且放身心云水間”,隱含平時為紅塵拘束不自由的苦悶。余可類推。烏龍山詩,前以“巨雷、雨”伏根襯托,制造懸念,尾句方回應揭謎底,原來是“三江水擊古離堆”,給人驚喜之感。
一剪梅·天池映雪峰
倒映晴峰雪未消,湖上波搖,天上云飄。風光無限惹人瞧,云也妖嬈,湖也妖嬈。更有冰川入九霄,山也雄豪,雪也多嬌?,幊叵删炒岵埽d已吹簫,神已揮毫。
【雙調·沉醉東風】原平天涯山即景
(其一)
峰高矗牙排絕頂,齒破云尖利天生。風酸寒露飛,云凍牙根冷,雪紛紛齒尖尤疼。暮卷朝飛鋪晚晴,最嫵媚滹沱河倒影。
上引2首均屬移情入景。前文第四類詠物詩詞,全都移情入景,此處僅引兩首,以見一斑?!度碎g詞話》云:“有我之境,以我觀物,使物皆著我之色彩?!奔丛娙藢⒅饔^之情感,移注于客觀之景物,使物擬人化,也具有人的情志。觸景生情,是物來觸動人情;移情入景,是人情前往感物。如《天池》中,風光不懂“惹人”,云、湖不懂“妖嬈”;山不會“豪”,雪不會“嬌”。同理,天涯山不曾長牙齒,不會感覺“牙根冷”和“疼”。凡此皆是移情作用之美感。
六、田園民俗類
田園五詩一套曲,風俗四曲加一詞。田園只寫故土,分鄉(xiāng)野田園、自家園圃;風俗則北南中外,分荊苗葉吹、黔江土家、蒙原篝火、馬國風俗。
詠蠶農
蠶農春月喜天晴,處處猶聞賣繭聲。姑嫂兒曹齊上市,只留老叟看家門。
山中問答(《春日》其二)
山中父老莫言貧,油菜花開滿地金。笑問閑來留影客,小兒總羨大都人。
【雙調·折桂令】綏寧姑娘節(jié)
古橋巫水苗娥,吹亦能吹,歌亦能歌??诚履救~,漿成黑米,救了哥哥??紵o據(jù)汗青事磨,說有因傳頌人多。四八歡樂,笑滿荊鄉(xiāng),情滿山阿。
【中呂·山坡羊】土家山寨
奇峰如繡,層林綠透,土家山寨全木構。住深溝,吊腳樓,山歌對唱郎情厚,寨女顏紅如醉酒。阿妹,待會兒咱倆走?阿哥,這會兒先閉口!
田園詩恬淡閑遠,樸實純真。所謂“豪華落盡見真淳”,得陶潛之余韻;而三首七絕,更似范成大田園雜興,但只寫春季而非四時耳。散套《鄉(xiāng)民修渠》通俗幽默,有點有面,忽驚忽喜;兩句合璧對,三句鼎足對,四句連珠對,隔句扇面對,疊字對、數(shù)字對,式多而工整;襯字、俗字,俊語、俏語,活潑而傳神??崴圃寺暱?,而貴題材創(chuàng)新。風俗曲詞,詼諧樂趣,豪放淋漓。
七、惜別懷人類
《詩經(jīng)》三百,《關雎》首陳;孔子刪詩,鄭衛(wèi)猶存?!笆成砸病?,《孟子》有稱。仲春二月,男女私奔,于時不禁,《禮記》有云。故義山此集,寫離情別緒,兩地相思。纏綿悱惻,魂牽夢追。春花秋月,春蠶吐絲。桂馨梅影,觸景思伊?;ê迷聢A之夜,秋風苦雨之時。長夜孤燈獨坐,夢回形影相隨。翹盼飛鴻傳信,常思電信約期。離合悲歡回味,化成詩賦曲詞。移情入景,比興幽微。似秦少游之婉約,如李商隱之無題。下選數(shù)首,可窺風姿。
懷遠
今夜瀟湘月,知音共與觀。
天公知我意,應許夢嬋娟。
惜別
浩茫心事一何擬,恰似黃山云霧起。
離恨綿綿何時絕?長江流水天山雪。
鄂爾多斯相別
未道別離先淚垂,車行月缺更花飛。此時此刻天昏暗,游興詩情俱已灰。
寄遠
桃李又擬嫁東風,金色年華誰與同。蘭蕙含香姿爛漫,良辰美景何時逢?
天涯海角遇雨有懷
島雨浸衣撩我意,椰風吹浪動人懷。天涯海角閑游到,可惜夢中人未來。
壬辰中秋懷遠
又見園中桂子開,蟾宮仰望恨難裁。朱顏豈忍鏡中換,玉臂何堪月下懷。欲賦新聲句已老,將吟舊韻調初衰。若憐巴蜀閑云鶴,湘瑟清音入夢來。
臨江仙·網(wǎng)上逢舊侶感賦
意外相逢網(wǎng)上,柔情一夜綿綿,相思千縷繞心田。銀屏溫舊夢,玉指惜良緣。
筆轉常懷舊事,腸回只恨蒼天。多情徒自饒辛酸。落花才入夢,錦字正新傳。
謁金門·感懷
傷離別,莫對春花秋月。碧海青天常夜咽,杜鵑悲泣血。此去山長水闊,魂夢料應相接。鴻雁去來情意切,相思何日絕!
解語花·憶舊懷人
風柔雨潤,四月晴明,心事總縈繞。想卿嬌笑。江南憶,動魄便為斯調。相談夜杳。卿雖去、別情難了。解語花,因甚無言?心事應難表。忍看汀蘭漸愀。望衡湘千里,雁去魚到。淚臨清曉。相逢日,已在孟門環(huán)眺。長宵懊惱。數(shù)日里、癡狂年少。懷恨歸、依舊相思,待發(fā)白心老!
賀新郎·惜春懷遠
憶昔東風度。偶相逢、恍如前世,以真相許!留戀千般總無益,難阻伊人別去。再攜手、又當何處?縱有回文牽兩地,嘆霜毫多染回腸句。明媚景,未能駐。
電光石火能長寓?莫等閑、人生聚散,落花飛絮。畢竟韶華容易老,休怨春歸太遽。愿歲歲、朱顏如故。忍看秋空排雁字,便無愁也怕斜陽暮。憑彩筆,綰春駐。
女冠子·憶舊
四月廿一,應記去年今日,巧逢伊。一曲江南好,三條短信息。當時情已動,夢里總依依。怨煞南來雁,有誰知。
燭影搖紅·秋日懷遠
殘暑都消,秋空如碧明霞秀。千山翠色已添黃,最惜堤邊柳。飛絮飄綿難又。想柔條、曾搖錦繡。今年花事,為甚關情?應詢紅豆。
萍碎無言,忍將桂子濃香嗅。祈云難得午時陰,危坐期申酉。何日佳歡能偶?望衡湘、情懷依舊。秋催春盡,天遠書沉,日長人瘦!
虞美人·遙憶
曾經(jīng)擬把柔情了,秋月春花擾。無端奇遇又嬋娟,不讓須眉翰墨盡鮮妍。
那年帝里初相見,一諾天香扇。不時把玩念伊人,子夜閑情幽夢總依云。
嚴挑多汰,篇已十余;精益求精,難忍再刪。五言前二句,源出杜詩《月夜》;改“獨”為“共”,意境新翻。后聯(lián)“應許”,活字斡旋:“夢”之背后,婉屈堪玩:共觀同月,為求團圓;知其不可,退祈夢歡;未知能否,“應許”求全。此三層屈折,惟知音可鑒。
《惜別》首句,化子美“飄飄何所似”、東坡“人生到處知何似”而來,以設問發(fā)端,貴突兀悚觀;兩問兩答,奇構謀篇。兩答三喻,妙不可言。尤其末句,七字兩喻,江流山雪,貴“包孕片刻”;天山雪終年不化;長江流永恒不絕。延長動作,避免終歇。人知德國萊辛,《拉奧孔》之經(jīng)典語;孰知南齊謝赫,《古畫品錄》早言及:“包前孕后,古今獨立。”第三首首二句化用柳永詞“未飲心先醉”,關漢卿曲“霎時間月缺花飛”句。結句反襯離傷之重,窮形極相耐咀。《寄遠》“嫁東風”化用李賀《南園》名句,二四句妙在只問不答,令想象馳驅。第五首前三蓄勢,結句突轉,宕出遠神。七律練字極精,“健字撐拄,活字斡旋”;頸聯(lián)半句轉折,故沉郁而頓挫,得老杜之奧玄。七首情詞:小令慢詞中調,諸體悉備;婉約清空疏密,風格多兼。得柳永、少游之情韻,納張炎、白石之精研,仿韋莊之疏放,采美成之濃艷。集中精品甚多,七首管窺一斑。
八、詠史懷古類
屈子先秦騷祖,揚雄漢賦亞軍;太白唐詩峰頂;東坡兩宋至尊;好問金朝第一,大汗天驕武神;船山蜀詩泰斗,文壇歷代星群??谷沼㈧`殿后,光輝彪炳古今?;蚝婪牛虬б?,或悲憤,或歡欣。鋪排對比,對仗工勻;《赤壁》連韻,月字曲魂。聲文并茂,情動乾坤。
謁綿陽揚雄讀書臺
羽獵甘泉漢賦珍,臺荒人杳暮禽鳴。蕭蕭翠竹秋風里,爭擬當年誦讀聲。
成吉思汗陵
昔日彎弓射大雕,縱橫歐亞逞英豪。
風騷豈止略稍遜,或譽中華一天驕。
東坡赤壁
黃州瀟灑閑日月,舟中把盞歌風月,石出水落看山月,大江歌罷酹江月。千秋赤壁賦,萬古江山月,坡仙遙拜仰星月。
此類詠史懷古之篇,作者往往要發(fā)表對歷史事件和人物的一些看法和評價。其今昔之感、悲憫之心、仰慕之懷、正義之慨亦多在焉。
九、悼念亡靈類
晉張華悼念亡妻,后“悼亡”專指此。而義山之吊悼亡靈,乃亡人之泛指。上類懷古,吊歷史之亡人;此類吊亡,念當今之歸西。文壇前輩,慈母恩師;同行朋友,正直上司;鄉(xiāng)賢故舊,遇難庶民。識和不識,一視同仁。范圍之廣,人數(shù)之殷,用力之勤,情義之真,古今類比,拔萃超群。其宅心仁厚,大愛無垠;僅茲一事,足證胸襟。余讀之后,愧疚萬分。熟知同輩,多已入墳;我之封閉,竟至不聞。哀哉自責,遑論悼文!
癸巳仲秋游青城山懷恩師感賦
癸巳仲秋,攜家人游青城山。因憶1982年夏,余陪恩師臨川先生登覽此山,恩師誦其所作詩,有云:“莫訝高原冷,青山亦畏寒。層層云木出,應作翠裘看。”今又登覽此山,憶恩師妙句,31年前之情景,歷歷在目,因恭和恩師玉韻而寄懷想。
劫后青山在,登臨天地寬。
恩師已羽化,妙句落人間。
舟曲特大泥石流致千人遇難舉國哀悼
詩以志感
國旗半降九州哀,舟曲民殤痛我懷。何事天公頻示警,地震泥流次第來。
悼余光中先生
一誦鄉(xiāng)愁腸九回,驚聞噩耗淚盈腮。莫言上帝憐赤子,祈望仙鄉(xiāng)迎大才。兩岸風華堪日減,九州玉樹可常栽。無邊雨滴瀟湘夜,萬里云山萬里哀。
江城子·祭拜慈親
野花淺草映斜陽,對春光,卻彷徨。祭案平鋪,燃紙且焚香。仿佛慈親冥駕到,三叩首,奠椒漿。
清明歲歲總還鄉(xiāng),舊家邦,意何長。山草山花,繾綣撫柔腸。萬事浮云空過眼,親恩厚,永難忘。
【雙調·凌波仙】吊伊白女史
耿直爽快巾幗豪,論辯辭鋒犀利刀,嘗留諧語天然俏。點絳唇,序六么,懶畫眉惹令叨叨。含笑花開謝,木蘭花影遙。建國門難賦曲騷。
此外尚有悼周子瑜師、悼楊昌師;悼校長吳士英;悼鄉(xiāng)賢周先慎,悼前輩常箴吾、王學奇、呂薇芬,悼朋友劉揚忠、王昊等。無不頌其功業(yè),憶其容音;情真意切,刻骨銘心;肝腸欲斷,哀泣沉吟。
十、贈答唱和類
文苑名人會長,交游廣泛;學者詩人教授,友徒亦多。以文會友,淵源悠久;騷人雅趣,歷代傳流。舉凡典會即席,天涯贈答;佳構必欲切磋,性靈驅使唱和;賀喜交流祝壽,寄詩魚雁傳書。零星散作,集腋成裘。故集中此類,多如繁星;僅優(yōu)選數(shù)篇,余可類推云爾。
詠懷呈臨川師(其一)
豺狼誠可畏,蛇蝎更難防。人有不測禍,遭之一何殃!嗟哉人世間,流言勝豺狼。豺狼可殺之,流言特猖狂。嗟哉人世間,流言勝蛇創(chuàng)。蛇蝎創(chuàng)之可投醫(yī),流言創(chuàng)之無藥湯。猛士未得九戰(zhàn)死,一語流言足可亡!棄置復棄置,念之斷人腸!
奉和周教授子瑜師
(調嶺南時,奉和七人賦詩詞送別,選一)
洞明世事年將老,練達人情志已磨。
欲上青天攬明月,惜無舟楫渡銀河。奉獲慧清女史惠贈牡丹圖志感
喜奉花魁妙寫真,清姿雅態(tài)有風神。
天香國艷來相顧,便是春閨夢里人。
得星漢兄和詩塞外余感而再和前韻
肯將詩書耗年華,北去南來怎顧家。
少小雄心水里月,盛年壯志鏡中花。
浮云高殿看蒼狗,煙雨平湖羨釣槎。
莫道嘉陵江水淺,泛舟正好品山茶。
綺羅香·步依云芳韻
乙未暮春,余有三晉、京華之行。京師席間,得識佳麗。能詩詞,善丹青,不獨名媛,亦才女也。因贈小詞,佳麗更有仕女圖出示,嘆賞久之。余不能畫,遂酬以近作小曲數(shù)首。不數(shù)日,別去。前傷春之懷未了,不期情根又植,柔腸再回矣!余所贈小詞,其詞前小序,又幸得芳筆填《綺羅香》惠我。何情之深耶?何才之富耶?何天地靈秀,獨鐘于紅顏乎!思之念之,感之嘆之,愛美之心,天亦不免乎!因追和雅情,以酬芳韻。或不負雅意,不愧吾心乎!
萬樹紅飄,千山綠染,何以柔情難盡!葉底鶯聲,疑告春歸難信。誰無情、早已姿殘,誰有意、猶然色潤。嘆癡兒、惜玉憐香,魂銷心碎腸縈損。靈心不免天問,才過摽梅也未?琴音擬準。帝里名媛,惠我麗詞芳韻。為解語、一任紅銷,惜多情、豈愁霜鬢。幸何如、相憶相思,日邊人已近。
【雙調·折桂令】賀瀟湘散曲社成立
譜新曲試看南國,自古瀟湘,才俊稱多。海粟豪吟,西涯清唱,坦園高歌。嘆往昔前賢消磨,喜今朝曲海揚波。驚起湘娥,共與吟哦,不樂如何。
【雙調·折桂令】題弟子曾君令琪
新著《宗圣曾子》
大中華孔圣煌煌,德化黎民,如日之光。曾子尊師,躬行宗圣,儒道宏昌。列四配孟顏共享,傳千秋仁孝和邦。義理發(fā)揚,后嗣辛勤,著此華章。
文體題材,類多兼顧;作風意境,多彩各殊。詠懷喻言對比,層層遞進以憤激;扇對慰師,款款達觀而溫馨。絕句或沉雄以頓挫,或清麗而率真,或雄豪而奔放。律詩囊括半生;中二聯(lián)半句一轉,稱雄頓挫;首尾聯(lián)前伏后應,動蕩開合。步韻一詞:寄溫情于濃艷纏綿,寓婉轉于低昂跌宕。兩曲或清麗堪嘉,或奇俏詼諧,或端謹勵揚。雖風格各殊,而皆含機趣。
十一、文藝評論類
論詩絕句,杜甫肇端,宋人之漫衍,極盛于遺山。而義山光大,拓展益寬:曲詞辨體,書評劇鑒;論文評語,蔚為大觀。體何拘于絕句,義亦突破詩圈。無施不可,左右逢源。下列三篇,以證斯言。
觀川劇《詩酒李白》
玲瓏腔調唱功高,蕩氣回腸涌狂濤。
太白豪情詩共酒,一臺川劇賦離騷。
【雙調·折桂令】詞曲辨體
說詞曲二體分區(qū),牌調當查,曲譜詞書。韻式不一,有重有換,詞曲殊途??捶制~雙曲孤,看語體詞雅曲俗。詞格規(guī)束,曲體自如。更須分明快直白,委婉含蓄。
【雙調·折桂令】讀盧前
《飲虹樂府》寄懷
憶江南才子盧前,樂府飲虹,名滿騷壇。廣記勝游,長歌時事,多有佳篇。抒感憤激情裂天,露心扉赤子張言。世道宏遷,命運多舛。贊論斯人,怕聽啼鵑。
十一大類,例舉數(shù)篇,文逾萬言。就此剎車,以詩終卷。詩曰:
一枝獨秀出西南,融貫古今眾體妍。
試看星移隨物換,芳馨依舊漫人間。
(作者系重慶工商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