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意義上的新年?!靶『⑿『⒛銊e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喝了臘八粥,就踏入了新年的門檻。從臘月二十三開始,家人就開始忙著除舊布新迎接新年,掃塵、祭灶、接玉皇、割年肉、洗福祿等,大家對這些場景是不是很熟悉?一切準備就緒后,我們將迎來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俗稱“年三十兒”。
中國人自古以來講究不忘本,在這一天,不論離家多遠,都會趕回家和親人團聚,吃一頓熱氣騰騰的年夜飯。酒足飯飽后,我們會和家人一起守歲,燈火通宵不滅,或許還能聽老人講一講那古老的“年獸”故事。大家都收到過長輩的壓歲錢吧?這一習俗源自西漢,小孩子佩戴古錢幣壓邪攘災(zāi)。
“初一帶你滿街走,初二跟我娘家留,初三不食大米飯,初四不惹小山羊,初五恭迎財神爺,初六各自送窮鬼,初七一起過生日?!蓖瑢W們,這些文化習俗你是否了解和體驗過呢?你們可以擇取一二寫寫你的春節(jié)經(jīng)歷;或發(fā)揮想象把“年獸”的故事搬到現(xiàn)代,想想在科技發(fā)達的今天我們可以怎樣抓捕它;又或者你對歷史文化很了解,幻想乘坐“時光機”穿越到過去,體驗一把濃濃的年味兒。“新年”不是一個新話題,卻是一個年年都能寫出新意的題目。同學們,大膽跳出框架,我們一起在習作中迎接新年、感受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