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
蘇軾
Where:
黃州
現(xiàn)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qū)
蘇軾去世前自題畫像說:“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
這里要隆重介紹一下蘇軾在黃州時的境遇。蘇軾在湖州任職期間遭人構(gòu)陷,被人從他的詩詞文章中羅織罪名,制造了中國文學(xué)史上著名的“烏臺詩案”,蘇軾入獄。入獄后經(jīng)多方說情、營救,最終蘇軾免于死罪,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樣的遭遇看起來是蘇軾人生的不幸,但在黃州期間,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定風(fēng)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赤壁賦》《后赤壁賦》《卜算子·缺月掛疏桐》等傳世名作噴薄而出,不僅成為蘇軾一生創(chuàng)作的里程碑,更是中華文壇難以復(fù)制的經(jīng)典時刻!
西江月·照野彌彌淺浪
蘇軾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fēng)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這是蘇軾被貶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期間寫的一首小令,根據(jù)詞前小序記載,當(dāng)時是一個春天的夜晚,作者行至一個叫蘄[ qí ]水的地方,在酒家里喝多了,歸來途中經(jīng)過一座小橋,想休息一會兒,沒想到睡著了,一覺醒來天已破曉,耳中所聞只有鳥鳴聲,眼中所見是“亂山攢擁,流水鏘然”,朦朧間只覺得自己所在的并非塵世,而是仙境,于是提筆在橋柱上寫下了這首詞,飄然離去。
怎么樣?有沒有覺得特瀟灑、特豁達、特灑脫、特……沒正事?
全詞如果用現(xiàn)代韻文來表述應(yīng)該是這樣:
小溪里的春水翻起淺浪,天空中的霧氣彌漫云霄。馬鞍尚未卸下,我就要醉臥在這片芳草。
多么可愛的一溪風(fēng)月,馬兒切莫踏碎了瓊瑤。不知不覺睡倒在綠楊橋,醒來只聞一聲春曉。
孟浩然寫過“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南北朝時期庾信還寫過“一郡催曙雞,數(shù)處驚眠鳥”,初讀起來意思與本詞末句“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好像差不多。但就物我兩忘、空靈超然的境界而言,又覺都不如“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相比于這些耳熟能詳?shù)拿?,這首《西江月》顯得有些渺小,然而恰如滄海遺珠,就是這樣一首書寫作者日常生活的“小文章”,也同樣能讓我們感受到蘇軾物我兩忘、超然豁達的“大格局”。
“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p>
這到底是一首詩還是一個菜譜?
這是蘇軾在黃州時期寫下的《豬肉頌》,按照這首《豬肉頌》做出來的菜就是大名鼎鼎的東坡肉!能把一個菜譜寫成詩,這也是沒誰了!
其實又何止是烹飪,思鄉(xiāng)懷古、羈旅行吟、觀梅賞雪、依荷弄月、席間換盞、伴妻育兒,任何一個生活細節(jié)都不會逃脫大詩人敏銳的雙眼。是蘇軾把生活過成了詩,還是用詩寫盡了人生?
What:
研學(xué)知識小鏈接:
【一個物件——障泥】
是垂于馬腹兩側(cè)用于遮擋泥土的物件。
據(jù)《晉書·王濟傳》記載,“濟善解馬性。嘗乘一馬,著連錢障泥,前有水,終不肯渡。濟曰:‘此必是惜障泥’,使人解去,便渡”。是說晉朝的時候有個叫王濟的人熟悉馬的性情,有人曾經(jīng)要騎馬渡河,可是馬就是不過去,王濟看到后告訴他:“這一定是因為馬怕弄臟了障泥”,于是把障泥解去,馬果然就肯渡河了。
【一首詩歌——李商隱 《隋宮》】
乘興南游不戒嚴(yán),九重誰省諫書函。
春風(fēng)舉國裁宮錦,半作障泥半作帆。
【去哪兒看——故宮博物院 唐代 · 三彩馬】
“唐人愛馬,并且狩獵之風(fēng)盛行”,馬匹不僅能供人乘騎,而且還是地位身份的象征。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最大的嗜好便是收集各種寶馬,唐玄宗李隆基馴養(yǎng)舞馬在自己生日的千秋節(jié)上應(yīng)節(jié)踢踏,翩翩起舞。李白的《將進酒》吟出“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之佳句。
作者簡介:
孫東輝,網(wǎng)名東山清輝。河北衛(wèi)視《中華好詩詞》第四季全國總冠軍,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知名選手,于第二期上臺并通關(guān),第六期百人團答題第一名。人物專訪先后見于《新文化報》《我是長春人》《天南地北延邊人》等,詩詞主張清妍典雅,原創(chuàng)詩詞代表作《清輝詞百首》等,日常原創(chuàng)詩詞見于東山清輝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