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洪浩
有效的預習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在課堂上更容易把握重點,突破難點,更容易與教師產(chǎn)生思想上的共鳴,積極主動地學習,更好地實現(xiàn)自主有效教學。下面我來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興趣入手,促進學生積極、主動預習課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課堂學習興趣濃,課后學生就容易保持自主學習狀態(tài)。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課堂上的閃光點,使他們看到自己的價值和成功的機會,感受到來自教師、同學的鼓舞,體會到受到表揚和成功的喜悅,更好地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自主預習,讓學生掌握預習方法
(一)朗讀法。教師讓學生在自主預習時把課文仔細朗讀三遍以上,可以更好地理清文章脈絡(luò)。不理解的部分要反復研讀,可在重點和難點部位做記號,以引起自己足夠的注意。
(二)聯(lián)想法。聯(lián)想的過程,實際也是將知識初步掌握、融匯貫通的過程。有了聯(lián)想,就能使自己的想象力得以發(fā)展,從而引發(fā)學生濃厚的興趣和探求知識的欲望。
(三)設(shè)問法。在預習時,教師要向?qū)W生點明,除了將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外,還應逐步鍛煉自己發(fā)散思維的角度,要一題多問,勤于思考。
(四)整理法。整理是預習全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預習后,需要做好預習的后期工作,將學習中產(chǎn)生的問題總結(jié)出來,整理清楚,記錄在冊,以便教師講解后,填上正確答案。
三、循序漸進,把握預習步驟
(一)通讀課文,解決字詞。先讀一遍課文,大致了解主要內(nèi)容,畫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理清生字的字形結(jié)構(gòu)、偏旁部首,然后利用字典、詞典等工具書,自己動手解決這些問題。
(二)再讀課文,淺談感受。在解決生字新詞的基礎(chǔ)上再讀課文,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闡述自己對文章的感受。
(三)欣賞語言,說明理由。預習過程中要提倡學生自覺主動欣賞文章的語言。教師可以讓學生說說最欣賞文中哪個片段,或者是句子,寫下幾條欣賞的理由,和大家分享體驗。
(四)積累詞匯,豐富語言。教師鼓勵學生自覺積累所欣賞的優(yōu)美詞句、成語格言、詩文名句、名人佳話等,并經(jīng)常誦讀。讓學生在積累中養(yǎng)成及時摘記的習慣,在誦讀中感受優(yōu)美詞句帶給的全新體驗,在運用中感受積累語言帶給的成功與歡樂。
(五)聯(lián)系實際,寫出感悟。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讓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