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北京文化守護人柏群,1 9 7 4年出生于北京詩書之家,父親是清宮內(nèi)務府造辦處第五代傳人。柏群從小生活在北京金漆鑲嵌廠,接觸金漆鑲嵌髹飾技藝和作品,與金漆鑲嵌有割舍不斷的緣分。2 0 0 3年,柏群辭去在媒體的工作,回歸非遺傳承之路。多年來,他學習金漆鑲嵌髹飾技藝,創(chuàng)辦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北京金漆鑲嵌藝術博物館、北京燕京八絕協(xié)會等,致力于傳承和傳播“燕京八絕”等宮廷藝術和非遺文化。
2023年9月,柏群以國家級非遺項目“金漆鑲嵌髹飾技藝”傳承人的身份第一次走進大英博物館,見到了眾多先輩制作的金漆鑲嵌藝術精品。
對柏群來說,這是一次奇妙的遇見?!皫装倌昵?,我們的祖先用智慧和汗水造就了這些傳世的珍品,幾百年后,我們的手藝還在,傳承還在?!卑厝河X得,在這個古老而又嶄新的國度里,一些新的東西正在萌發(fā),和文化相關,也和自信相關。
生長在漆器廠區(qū)的孩子
在京西模式口,一座名為承恩寺的千年古剎中,“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坐落其間,博物館中藏著數(shù)百件傳統(tǒng)宮廷技藝制作的作品,有金漆鑲嵌仿故宮穿云龍屏風、花絲鑲嵌“盛世繁花”手包套裝、景泰藍“萬壽無疆”碗,等等。
柏群是這座博物館的館長,除了外出交流考察,他幾乎每天都要來這里,處理博物館的事務,鼓勵大師工作室的年輕傳承人認真練習技藝、創(chuàng)作作品。
柏群從小生活在傳統(tǒng)技藝環(huán)繞的環(huán)境中。他出生于北京,在北京金漆鑲嵌廠長大,父親是金漆鑲嵌的工匠,曾經(jīng)擔任過廠長,同時還是清宮造辦處的第五代傳人。
改革開放后,北京金漆鑲嵌廠一度非常繁榮,制作的工藝品遠銷全球。跟著父親在廠里玩的柏群,也在那時看過很多金漆鑲嵌的重器?!澳切┢崞?,有的堂皇大氣,有的精致到極致,有的給人以豪邁之感。雖然那時自己不懂工藝,但看得多了,多少也有些感覺?!彼f。
進入20世紀90年代,北京金漆鑲嵌廠的生意漸漸變少,手藝人大量流失,柏群也親歷了廠區(qū)由繁榮到落寞的全過程。
在廠子最艱難的時候,柏群聽從父親的建議,辭去工作,進入金漆鑲嵌廠。在廠里,他跟隨老一輩傳承人學習金漆鑲嵌髹飾技藝。這是一門需要刻苦鍛煉的技藝,盡管他從小接觸金漆鑲嵌,但僅了解原理,遠遠稱不上是一個手藝人,更不用說傳承人。
金漆鑲嵌以木胎成型、髹漆,然后在漆底上運用鑲嵌、彩繪、雕填、堆古罩漆、刻灰、平金開彩、斷紋、刻漆、金銀、罩漆等裝飾技法,是一門復雜而精密的手藝,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大量的練習?!巴瑯右黄~子,老師傅畫出來只有2毫米,你照著畫出來卻是5毫米,這就不行,說明沒練會?!卑厝赫f。
走出宮廷的精美作品
對技藝的傳承,時間的打磨至關重要,但對困境中的金漆鑲嵌廠來說,時間恰恰是最珍貴的。
“既要保證技藝的傳承,也要讓手藝人們有飯吃,這是當時最難的?!卑厝赫f。
和金漆鑲嵌髹飾技藝同樣命運的,還有“燕京八絕”中的其他技藝,花絲鑲嵌、景泰藍、牙雕、玉雕、雕漆、京繡、宮毯……
“‘燕京八絕起源于明清時代的宮廷技藝,形成于民國時期”,柏群說,從宮廷中走出的手藝人,在北京各處建立了很多小作坊,也把過去的宮廷造物帶到了尋常百姓家。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以及各種現(xiàn)代工藝品的沖擊,傳統(tǒng)技藝逐漸式微。
對柏群和其他傳統(tǒng)技藝的傳承人來說,2008年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那一年,奧運會在北京舉辦,中國元素風靡世界,許多傳統(tǒng)技藝和作品再一次受到舉世關注?!澳菚r候我就想,能不能把‘燕京八絕融合在一起,建一個更大的平臺,更好地把傳統(tǒng)技藝推廣出去?!?/p>
從2008年起,柏群號召散落在各處的傳承人匯聚在一起,組成一個“燕京八絕”的團隊,一些前輩大師也加入其中,“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把傳統(tǒng)技藝的保護、傳承和推廣做好?!?/p>
2010年,在京西石景山的千年古剎承恩寺,一個“燕京八絕”藝術館正式建立。2020年,藝術館正式升級成為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并于2021年7月12日正式開館,首次展覽,就展出了400多件“燕京八絕”傳世精品。
“‘燕京八絕是明清宮廷技藝的集大成者,每次辦展,就好像一個小型故宮文物展覽,都會吸引很多人。”柏群說。
在傳承發(fā)展中建立自信
“松枝、梅花,你們找找,竹子在哪兒?”柏群捧著一個金漆百寶鑲嵌的“八方大吉”捧盒,和幾位年輕的傳承人一起研究金漆鑲嵌技藝的文化傳統(tǒng)。
捧盒是金漆鑲嵌中常見的式樣,和大型的漆器相比,這樣的物件更適合傳承和學習,小小的盒子上,凝聚著多種金漆鑲嵌的技藝。
“金漆鑲嵌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筆、每一刀都非常嚴謹,前輩匠人們在作品中展示出卓越的技藝和嚴謹?shù)膽B(tài)度?!卑厝赫f。
柏群覺得,珍貴的不只是作品和技藝,更有先輩們對待文化傳承的誠懇之心,而這也是傳統(tǒng)技藝和文化可以傳承久遠的根本。在傳承和推廣傳統(tǒng)技藝的同時,以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為平臺,傳承人們還創(chuàng)作了許多新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比如印有九龍壁圖樣的冰箱貼、手工小臺燈、景泰藍手鐲、金漆鑲嵌的虎皮漆珠等。
過去一百多年間,從皇家宮廷,到市井民間,然后立足北京、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燕京八絕”的傳承,經(jīng)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過程,但一代代傳承人延續(xù)著先輩的文脈和精神,并把它們帶到了更廣闊的天地。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jīng)舉辦了超過600場主題文化交流活動,足跡遍布京津冀、港澳臺,還在德國、法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等許多國家展覽過。每一次展示,參觀者都會驚嘆于中國古老而精湛的手工技藝和豐富而深邃的文化內(nèi)涵?!?/p>
走向世界的“燕京八絕”,正在給柏群以及更多人帶來新的感受,“文化自信,其實就是在一代代傳承中,一點點樹立起來的?!彼f。
2023年9月,當柏群第一次走進大英博物館,看到收藏在那里的金漆鑲嵌藝術品時,他覺得,“我們的手藝沒斷,我們的精神還在,我們可以做出和先輩們制作的同樣精美的藝術品,用另外一種方式把它們‘帶回來。”
文/周懷宗 攝影/王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