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頤和園一位叫張旭的保潔員火了。外表樸實憨厚、身著藍色工作服、手里拿著掃帚和抹布的他,向游客介紹起頤和園內(nèi)的19座建筑來,可謂“貫口”級別的熟練流暢:“這叫嗢怛羅曼怛里拏洲,那叫舍諦洲,那下邊有遮末羅洲、筏羅遮末羅洲、提訶洲……”有游客把他的講解視頻發(fā)到網(wǎng)上,引發(fā)網(wǎng)友一片贊嘆。
(摘編自《光明日報》)
話題提煉
積累、興趣、寶藏、終身學習、成長……
觀點提要
①中國古代建筑的魅力;②用“熱愛”照亮平凡,“掃地僧”張旭打掃的是游人留下的垃圾,拂去的是“古人經(jīng)典”上的“微塵”;③“終身學習”的重要程度愈發(fā)凸顯。
速寫引領
從近日爆火的“掃地僧”張旭到先前在網(wǎng)上引起熱議的清華“學霸奶奶”李路,終身學習是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受重視的一個話題。我們所擁有的知識猶如一棵茂盛的巨樹,我們不斷精進知識與技能的過程便如同修枝剪葉,剔除枯朽與無益之物,擁抱新的思維觀念和方法。張旭之所以能夠贏得人們的關注和尊重,就是因為多年以來將學習與熱愛融入生活,這種“終身學習”使他不斷更新、深化、充實自己學到的知識。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碑斀駮r代,每個人都需要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追求新知識、探索新領域,并將學習作為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堅持終身學習的理念,無一事不學、無一日不學,方能跳出知識的“半衰期”,在瞬息萬變的現(xiàn)代社會里保持一顆永遠年輕求新的心,在未來看見更豐富更優(yōu)秀的自己。
(供稿 常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