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河北省邯鄲市武安市紫旭中學田海學同志主持,齊向東、楊華、賈偉超同志參與研究的國家級重點課題《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反思和批判能力的研究》系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課題編號:SSKT2590。本課題2019年9月20日立項,2021年11月30日結題,課題成果獲國家科研成果一等獎?,F將研究成果與大家分享。
一、問題研究、過程研究、方法研究
(一)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反思和批判能力存在的問題研究
問題一,唯書:學生相信書本的正確性、唯一性。問題二,唯師:學生對教師的見解與觀點“無怨無悔”地接受。問題三,淺閱讀,不深入文本,閱讀中不思考,很少提出自己的疑問、見解,很少發(fā)表和別人不一樣的意見,沒有拓展思維空間。
(二)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反思和批判能力的過程研究
從“文本閱讀——課堂討論——課后總結”三個環(huán)節(jié),按照“讀文本、讀作者、讀編者、讀自己”原則,在實驗班進行驗證性研究,以點帶面,優(yōu)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促進全校閱讀教學水平的提高。
(三)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反思和批判能力的方法研究
一是在文本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反思和批判能力。教師要精心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入探究,使學生產生一種懷疑、困惑、焦慮、探索的心理狀態(tài),驅使學生積極自主思考,不斷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二是在課堂討論中培養(yǎng)學生反思和批判能力。培養(yǎng)他們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訓練口頭表達能力。三是在課后總結中培養(yǎng)學生反思和批判能力。
二、研究成效分析
要使學生克服惰性,增強課堂教學活力,解決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問多,學生提問少,教師質疑多,學生質疑少的問題。以生為主,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堅決克服學生被動閱讀和無積極意識學習的弊端,不僅課堂上閱讀,還要注重課外閱讀,不斷提高學生閱讀、寫作水平。積極構建開放、合作、探討的教學氛圍,使教師從知識單向傳授的權威模式轉變?yōu)閷W生解決問題的助手。不斷拓寬學生閱讀的知識面,立足于課堂,著眼于課外,實現由“語文小課堂”到“人生大課堂”的轉軌。
三、研究結論
通過研究,得出以下結論:在閱讀教學中時刻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在創(chuàng)新實踐中得到鍛煉。教學中依據教材的具體內容、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學生的學習水平,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程序,采用最佳的閱讀方法,提高了學生閱讀水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逐步在閱讀教學中提高初中學生的反思能力和批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