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殿君
一直以來,騰訊都將青少年保護相關工作視為重中之重。在主管部門的指導下,2017年,率先在自主研發(fā)游戲平臺上線防沉迷功能,2020年微信全平臺主動上線“青少年模式”,逐漸將生態(tài)內的公眾號、小程序、視頻號都納入保護范疇,多維度守護青少年網絡生活。此外,公司還在不斷加大技術研發(fā)、產品促進和服務運維力度,主動探索互聯網青少年保護的創(chuàng)新路徑。
近期,我們通過網絡調研對青少年短視頻使用情況做了分析,想從中進一步找到防沉迷工作的精準發(fā)力點。其中有兩個發(fā)現:一是約有九成青少年接觸過短視頻,他們的興趣愛好整體多元且正向,知識分享、社會熱點、文化旅游等顯著正向價值觀內容,在用戶關注占比和關注時長上都有突出表現。觀看短視頻已是這代“網絡原住民”獲取知識的重要且日常方式之一;二是短視頻內容豐富、信息面廣,青少年的自我管理能力尚不成熟,所以容易受到多重信息沖擊。從調研結果看,青少年“樂于停留”的內容中,目前最消耗其時間的主要還是休閑娛樂類內容。這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一個啟發(fā):青少年的短視頻接入與使用,在內容和時間管理上其實有更多可為的空間。為此,從青少年的自身特點出發(fā),我們把青少年保護工作重點落在兩個方面:
一是做好平臺自身的“內容管理”。數字時代,海量的內容信息,給未成年人的成長帶來了更多不確定的影響和風險。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嚴把未成年人用網的“入口關”,打造專項“保護罩”,確保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東西青少年“看不到”。目前,騰訊旗下主要社交、資訊工具、視頻直播和閱讀等各類產品,都已經上線了青少年模式或相應的未成年保護模式。以微信為例,設置了青少年模式后,在視頻號上,只能觀看平臺精選的、適合青少年的內容。前不久,我們又再次對微信青少年模式進行了升級,增加“一鍵啟動”模式,希望家長們用起來更加便捷、順手。此外,將未成年人保護相關治理作為重點工作,持續(xù)打擊清理邪典、兒童色情、引誘未成年人自殺自殘等不良內容,并且針對性地加強了對視頻號等重點傳播場景的管理。
我們的目的并不是要把青少年隔絕起來,而是為他們構建一個更加安全、健康、適齡的網絡環(huán)境,因此,既要屏蔽不好的內容,也要提供足夠多真正吸引青少年的好內容,來滿足他們的精神文化需求,讓他們不愿意、沒興趣再去看不好的內容。為此,我們設置了青少年專屬的“知識庫”,并且不斷擴展這個內容池中有趣、有益內容的豐富性。例如持續(xù)發(fā)掘新聞資訊、課程教學、歷史人文、傳統文化、自然科普等多個領域的視頻號優(yōu)質賬號納入其中,內容池賬號發(fā)布的內容,都要經過人工審核,并且制定了半月一次的復查機制。同時,也加大了針對青少年群體的優(yōu)質視頻創(chuàng)作者的扶持力度,以保障有源源不斷的、越來越好的內容提供給青少年,讓他們對這些內容“看不夠”“看不厭”。
此外,視頻號還推出了多場科學家專場授課內容。比如,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攜手打造“千位大師講堂”。目前,已制作收錄55位名人名家,100集自然、美術、科技、體育、安全防護、傳統文化等領域優(yōu)質內容。下階段,我們將繼續(xù)提升算法推薦的專業(yè)性、科學性,助力青少年在興趣黏性和視野拓展中更好地實現平衡。
二是幫助青少年做好“時間管理”?;谇嗌倌曜钥啬芰θ?、容易沉迷等問題,我們也為他們設置了時間“管理器”。將青少年的每天使用時長限制在40分鐘,累計觀看40分鐘后,需要監(jiān)護人輸入密碼才可以延長使用時間。每晚10點到第二天早上6點,無法使用視頻號服務,如需使用,須經監(jiān)護人授權許可。
青少年模式上線后,我們每個月都會深入家長和青少年群體去了解使用感受,以便更好地完善和優(yōu)化功能。在使用中,家長有一個普遍痛點,想分享一些優(yōu)質短視頻、公眾號文章給孩子,但青少年模式下的隔離措施做得太好,無法實現。為此,我們也首創(chuàng)了一個“監(jiān)護人授權”的模式,便于家長更加靈活地對孩子進行監(jiān)督管理。未成年人在微信通訊錄中選擇家長作為自己的監(jiān)護人之后。監(jiān)護人可以對青少年模式下受限制的內容和功能進行臨時授權,比如彈性地把控觀看視頻號的時長等,從而“遠程”引導青少年科學的使用短視頻。這個模式上線后,受到廣大家長的歡迎,視頻號開啟青少年模式的用戶也有了明顯增多。
我們始終希望能夠為青少年提供最全面、最立體的保護,因此,除了內容管理和時間管理,也在其他幾個方面設置了一定的防護機制。例如社交方面,關閉私信聊天、評論等互動性操作,防止青少年受到其他用戶的不良誘;消費方面,視頻號的充值打賞和購買兌換等功能均被關閉,同時禁止Q幣充值、微粒貸、信用卡等功能;關聯功能方面,禁止小游戲、直播、購物等功能跳轉等等,都是為了避免對青少年的消費誘導和注意力誘導。
我們也深知,保護和支持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一項需要長期開展、深入探索并不斷創(chuàng)新實踐的課題。因此,騰訊也很重視青少年網絡素養(yǎng)的培育。目前騰訊正在聯合學界、業(yè)界、媒體等生態(tài)伙伴持續(xù)進行研究,牽引業(yè)務更好地開展相關工作。2022年5月,在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宣傳部指導下,微信聯合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福利會等合作伙伴,將青少年相關項目整合升級為微信青少年“綠苗計劃”,通過完善產品設計、青少年內容池共建、資源支持、專業(yè)研討、公益活動和創(chuàng)新賽事等多重舉措,全方位陪伴青少年成長成才,多層次助力青少年網絡素養(yǎng)提升。我們還建立了護苗工作站,并開展“護苗三方課”“騰訊Mini鵝創(chuàng)想營”“追夢計劃”等項目,鼓勵青少年追夢成長;發(fā)起“DN.A計劃”“星火計劃”“智體雙百”等計劃,通過“線上+線下”結合,重點提升自我控制能力、科技創(chuàng)新思維和文化自強意識;此外,也提供《家庭網絡素養(yǎng)教育指南》等各類資源,嘗試為家庭教育貢獻力量。
未來,騰訊希望能夠繼續(xù)在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在與社會各界的密切合作中,把青少年保護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多、更好、更扎實,也希望社會給我們提供更多陪伴并守護著“互聯網原住民”的這一代青少年,一直健康快樂地成長。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