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優(yōu)雅 唐莉
[摘要]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首要問題是要搞清楚二者之間的具體關系,為實現(xiàn)二者融合建立基礎;其次說明將二十大精神融入到該門課程的重要意義,以突出實現(xiàn)二者融入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最后要實現(xiàn)二者的融合,最為關鍵的問題應該要落腳到如何融入,即融入的途徑方法。
[關鍵詞]二十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四川文理學院
[中圖分類號]D05 [文獻標識碼]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3.09.029
2022年9月,四川文理學院在秋季學期首次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以下簡稱“習思想概論”課程),該課程作為講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下簡稱“習思想”)理論內容的課程,具有綜合性強、實踐性強和政策性強三大特點。正是這三大突出特點,要求在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結合和融入習近平總書記的最新講話精神以及黨的最新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因此,隨著二十大的勝利召開,關于將二十大精神融入“習思想概論”課程這一工作,就顯得尤為必要。
一、二十大精神和“習思想概論”課程的關系
將二十大精神融入“習思想概論”課程,需要弄清楚的首要問題是二者之間的關系。
(一)黨的二十大報告是“習思想概論”課程的重要內容
在黨的二十大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我國發(fā)展舉旗定向、精神面貌、奮斗目標這一主題向全國人民作了匯報?!傲曀枷敫耪摗闭n程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是由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聯(lián)合出品的“習思想概論”課程教學課件,共包含十七講內容,涉及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等相關專題。[1]而二十大報告全文共分為“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等十五個部分內容,從每一部分具體內容可以得出,“習思想概論”課程需要融入二十大報告中最新的理論成果,比如在課程中第一個專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在二十大報告中對應“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這一部分,其中提到了歸根到底兩個“行”和六個堅持等,這都應該融入到“習思想概論”課程當中,成為該課程的重要內容。[2]
(二)黨的二十大報告為解讀“習思想”提供了歷史現(xiàn)實邏輯
在二十大報告中,第一部分聚焦我國過去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所取得的偉大勝利和歷史性變革,指出十年時間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完成了“三件大事”,并且具象化、全方位展現(xiàn)我國當前取得的具體成就,既有理論層面的總結提煉,也有實踐層面的事實闡述。[3]“習思想概論”課程作為分專題教學的課程,對于每一個專題的教學,學生在理論層面的深入學習是需要教師從歷史維度和現(xiàn)實維度來加以論證和說明的。立足當下,對過去中國所取得成就的全方位概括正好為我們深入解讀當前我國指導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供了歷史邏輯和現(xiàn)實邏輯。
(三)宣揚二十大精神和開設“習思想概論”課程有著共同的價值歸宿
二十大會議結束之后,全國上下掀起了勢不可擋的熱論二十大浪潮,各大高校也不例外。深入學習宣傳貫徹二十大精神,使青年大學生樹立正確三觀,讓其青春在為祖國發(fā)展做貢獻中大放光彩,使其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高校立德樹人的主陣地,其核心目標是完成立德樹人使命,培養(yǎng)青年大學生成長為堪當時代重任的時代新人。因此,在高校宣揚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開設“習思想概論”課程,二者在最終的價值歸宿上是完美契合的。
二、二十大精神融入“習思想概論”課程的重要意義
將二十大精神融入“習思想概論”課程,有利于當代大學生深刻理解該課程理論內容、全面領會二十大精神,激勵其奮力拼搏、努力進取。
(一)有利于拓寬“習思想概論”課程的理論深度,強化系統(tǒng)學習
四川文理學院于2022年9月開設該門課程,授課對象是大三學生,三個學分,“2+1”授課模式。由于該校大三學生在大二下學期已經(jīng)修讀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以下簡稱“概論”課程)前七章內容,因此開設“習思想概論”課程也必須做到與學生已經(jīng)修讀了的“概論”課程區(qū)別開來。“習思想概論”課程以課件為依托,分專題講授,而要想講好“習思想概論”課程,就要在專題化教學中注意把握提高“習思想”的理論深度。
二十大報告一經(jīng)誕生,就勢必成為未來較長一段時期內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新的歷史征程中的行動指南。講好學好“習思想概論”課程,全面掌握“習思想”,離不開對習近平總書記在各大重要會議上所作的講話和報告的深度鉆研,其中就不能不對二十大報告這一篇有著理論深度和歷史厚度的經(jīng)典文獻細細揣摩、認真品味,而這一過程就是在不斷增強“習思想概論”課程理論深度。
(二)有利于擴大黨的二十大精神在高校大學生群體中的傳播面
四川文理學院為學習領悟二十大精神,學校各層面以二十大為主題舉辦了各類活動?!傲曀枷敫耪摗闭n程授課對象為大三學生,其大三階段修讀課程較之大一大二減少很多,參與學生工作和各類活動也大大減少,對其思想動態(tài)的了解和把控就需要通過該門課程來實現(xiàn)。而將二十大精神融入到該課程,為其系統(tǒng)學習二十大精神提供了載體和契機,讓二十大精神不單單只在低年級學生當中傳播開來。
(三)有利于引導青年大學生將個人理想與新時代黨和國家奮斗目標結合起來,踐行個人理想信念
四川文理學院開設有七門思政課,由于“習思想概論”課程是在其余六門課程修讀之后開設,因此無論是學生理論學習還是實踐需求,都應該更為系統(tǒng)和切實。筆者在“習思想概論”課程實際教學過程中注重系統(tǒng)化教學,引導學生在未來邁入社會時,要將個人理想融入到國家理想之中,盡可能將小我和大我有機統(tǒng)一起來。要將二十大報告第五個部分“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強化現(xiàn)代化建設人才支撐”中對人才的重要論述貫通到“習思想概論”課程對應章節(jié),讓青年大學生意識到二十大報告指明當前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重任應當由自己這一代人承擔,不負時代,交出滿意的答卷。
三、二十大精神融入“習思想概論”課程的實施路徑
將二十大精神融入“習思想概論”課程,最為關鍵和核心的問題是要落腳到如何融入,即融入的途徑。
(一)抓住“習思想概論”課程內容特點,找準融合點,凸顯融入優(yōu)勢
“習思想概論”課程在授課前,首要問題是要搞清楚該課程與此前已經(jīng)開設的思政課的區(qū)別,找準該課程內容特點,以精準實現(xiàn)育人目標。2023年4月10日,教育部舉行了第五次全國高校思政課工作調度會,會議上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長宋凌云提出“習思想概論”課程作為高校立德樹人重要課程,開得怎么樣、講得好不好是重要關注內容。在二十大會議結束后,新時代、新實踐使得該課程難度和挑戰(zhàn)不斷增大,綜合性強、實踐性強和政策性強作為該課程的三大特點,需要重點把握。比如,從實踐性來看,該門課程是新時代十年來從黨和國家各方面實踐總結而來,黨的二十大報告第一部分“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從橫向和縱向不同維度展現(xiàn)了十年來關于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目標所進行的實踐,這正好迎合了“習思想概論”課程的內容特點,可將二十大精神有機融入其中。再比如,從政策性來看,該課程很多內容既是思想和理論,也是經(jīng)濟、文化、社會政策,而這些政策往往和學生就業(yè)工作問題聯(lián)系緊密。在二十大報告中,最后一個部分號召青年要抓住時代機遇、努力施展才干、奮力實現(xiàn)夢想;而“習思想概論”課程最后一個部分“在新征程中勇當開路先鋒,爭當事業(yè)闖將”,將青年發(fā)展與實現(xiàn)國家民族偉大復興緊密聯(lián)系起來,并指明應該如何奮斗。在這里,將二十大報告中最新的論述和課程內容結合起來,解讀政策話語,讓學生在就業(yè)問題上做出正確抉擇。
(二)打造“習思想概論”課程高水平師資隊伍,提升教師理論水平
上好“習思想概論”課程,關鍵在教師。將二十大精神融入該門課程,關鍵也在教師。因此,打造一批高水平師資隊伍,提升教師理論水平就成為了實現(xiàn)二者有效融合的重要方式。[4]對于四川文理學院來說,具體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補齊師資隊伍人數(shù),壯大授課班子。3月8日,學校下發(fā)了關于在校內公開選任專職思政課教師的通知。4月27日,發(fā)布關于面向社會公開招聘13名非事業(yè)單位編制專職思政課教師的通知。
二是加強理論學習,提升理論水平。實現(xiàn)二十大精神融入“習思想概論”課程,教師必須具備深厚的理論功底,學好悟透二十大精神。4月11日,為全面貫徹二十大精神,深入推進“習思想”三進工作,四川文理學院馬院“概論”課教研室召開了二十大精神進課堂的集體備課會。
三是做好專題培訓,提升教師業(yè)務水平。5月7日,四川文理學院馬院召集教研室全體教師集體參加了“習思想概論”課件使用培訓班,并分階段分專題利用周末展開培訓。
(三)改進“習思想概論”課程教學方法,引入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應用
有一項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影響教師教學效果的因素中,教學方法的使用十分重要。采用教師直接講授法和學生自主性探究、合作化學習法,二者所產(chǎn)生的效果差距十分明顯,其中這里面涉及到一個重要的認識問題,即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以學生學為中心,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將二十大精神融入“習思想概論”課程,可采用學生自主性探究學習方式,引導學生挖掘二十大精神和身邊可利用教學資源的契合點。比如二十大報告中提到的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如何讓學生切身感受,這時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就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體驗國家的發(fā)展變化,以此增強理論內容的可信度和課堂教學的活躍度。
當前,思政課教師因時而變、因勢而新的觀念和能力在不斷增強,借助雨課堂、學習通和智慧樹等平臺開展教學工作日益增多。在2022年3月,四川文理學院馬院院長帶領學院數(shù)名教師前往西南財經(jīng)大學馬院交流學習,參觀并體驗了其虛擬實驗室及實踐教學產(chǎn)品,吸取了許多建設性經(jīng)驗,體驗到應用VR虛擬仿真技術對提高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成效的重要性。[5]2022年9月,四川文理學院采用“2+1”模式開展“習思想概論”課程教學工作,其中“1”為線上課程,教師通過在學習通等平臺上傳學習資料,讓學生自主學習,其形式新穎、內容豐富。
結語:
總的來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作為一門新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與其有機融合,其思想性和理論性自是不言而喻,同時也更有利于幫助當代大學生深刻理解并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當前,探索實現(xiàn)二十大精神融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的路徑,需要高校師生共同努力,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秦慧,羅杰.提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教學實效性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22(12):108-113.
[2]徐宏瀟,張奕涵.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探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36(1):6-8.
[3]姜長寶.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J].奮斗,2023(8):21-23.
[4]秦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建設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1(6):84-89.
[5]齊衛(wèi)平,樊士博.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2(23):8-12.
基金項目:四川文理學院2023年度校級科研項目,項目名稱:四川文理學院關于“黨的二十大精神”理論闡釋校級專項項目(項目編號:2023ESD37Y)
作者簡介:
于優(yōu)雅(1996.10-),女,漢族,四川宣漢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唐莉(1988.5-),女,漢族,四川達州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育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