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強
自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以來,經過幾代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接續(xù)奮斗,我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不斷繁榮發(fā)展,碩果累累。比如,陳先達先生這位筆耕不輟的耄耋老人,在60年從教生涯中潛心治學,至今仍以青春的激情闡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2015年出版的14卷本《陳先達文集》正是這位影響幾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工作者的學術著作和思想隨筆的再現。新時代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工作者,向從事這項研究的老前輩學習是理所當然的?!稄臍v史深處走來——馬克思主義哲學談話錄》(以下簡稱《談話錄》),就是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陳先達先生與臧峰宇教授圍繞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關鍵問題所作6篇學術對話的結集。兩代學人圍繞馬克思主義哲學時代化與歷史深處的哲學心語、以問題為導向的哲學探索與新時代哲學的現實關注、文化自信與新時代中國文化發(fā)展的哲學沉思、文化的實踐轉化與制度文明的時代建構、歷史科學的前提與歷史思維的時代性、學術自覺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百年探索等話題展開深入的學術對話。這其中所包含的問題意識、歷史意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文脈和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的紅色傳承,對于做好新時代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價值頗高。
正如馬克思所說:“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是它表現自己精神狀態(tài)的最實際的呼聲?!瘪R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程,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時期,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通過正確回答中國不同歷史時期面臨的重大時代問題,不斷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的歷程。如今,從“體系意識”向“問題意識”的轉變,已經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界的普遍共識。這種轉變使得我們思考的出發(fā)點不是教條的體系,而是現實問題。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承擔著深入揭示社會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解析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探究如何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等時代課題,肩負著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闡釋現代化建設的中國經驗及其內蘊的實踐邏輯、為解決全球問題貢獻中國智慧的歷史重任。做好新時代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問題意識必不可少?!墩勗掍洝贰耙詥栴}為導向的哲學探索與新時代哲學的現實關注”部分,陳先達先生通過回顧學術生涯中的一些細節(jié),闡述了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理論實質與新時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現實問題,對于我們樹立問題意識、掌握以問題為導向的研究方法頗具啟發(fā)意義。
當人們走向歷史深處去思考歷史事實展現的面向時代的問題時,便潛移默化地具有了對歷史的問題意識,逐漸形成歷史意識和歷史思維以及用于歷史分析和評價的歷史觀。從歷史深處認識馬克思主義哲學新時代使命,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和自覺的歷史意識,即從馬克思主義哲學角度關注歷史事件的成因并把握歷史事件的規(guī)律性,從歷史唯物主義高度審視歷史的發(fā)展,立足于當代把握歷史經驗與教訓,形成研究的自覺和自信。《談話錄》“歷史科學的前提與歷史思維的時代性”部分,從大歷史的角度探討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和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形成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黨創(chuàng)立時與生俱來的文化基因,強調加強對黨史、國史的研究,必須堅持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運用歷史思維和辯證思維看待歷史事實和價值評價,以培養(yǎng)新時代的歷史意識和歷史思維。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既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過程,又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的過程。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許多思想與馬克思主義相融相通。新時代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需要深入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基因。而要把握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傳承與哲學內涵,則需要從馬克思主義哲學角度思考文化自信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內在關系,進而理解文化自信的理論實質與現實意義?!墩勗掍洝贰拔幕孕排c新時代中國文化發(fā)展的哲學沉思”部分,就是臧峰宇教授圍繞這一問題與陳先達先生展開的深入探討,陳先生關于新時代中國文化發(fā)展問題的哲學闡釋令人深思。文明是文化的外在表現,而使中國傳統(tǒng)文化轉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代文明,是我們面對的重要的時代課題。在《談話錄》“文化的實踐轉化與制度文明的時代建構”部分,兩代馬克思主義哲學學人共同認為,建構制度文明,需要研究制度文化,在實踐探索中努力將美好的制度文化轉化為實際的制度文明,這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一條重要途徑。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強調堅持唯物史觀和唯物辯證法,從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yōu)槭裁茨軌虺晒?,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xù)成功,更好地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歷史深處認識馬克思主義哲學新時代使命,需要通過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征程,理解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的歷史進程,并將“兩個結合”作為創(chuàng)造性運用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則。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發(fā)展是與中國現代化進程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始終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也使馬克思主義哲學創(chuàng)新的學術自覺具有鮮明的問題意識?!墩勗掍洝纷詈髧@學術自覺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百年探索而展開,從中可見,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者要深入思考馬克思主義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的內在機理,加強以問題為導向的哲學研究,為繁榮和發(fā)展哲學社會科學貢獻力量。
總之,《談話錄》這一學術對話集在新時代的語境下關注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重要問題,浸潤著關于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真知灼見,從中可見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時代魅力與創(chuàng)新探索,對我們理解學術與政治、哲學與人生、規(guī)律與意志等問題具有深刻的啟迪。
(作者系河北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