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立節(jié)鎮(zhèn)中心小學 張政強
在我國教育領域不斷改革發(fā)展的進程中,信息技術及其衍生設備所發(fā)揮的作用和意義是不可替代的,在各個階段各個學科教學活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創(chuàng)新理念與學科核心素養(yǎng)落地實施的過程中,以微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應用更加廣泛。小學階段作為非常關鍵的基礎夯實階段,不僅是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重要階段,更是學生各項能力提升和優(yōu)化的黃金時期。信息技術學科作為小學階段學生綜合素養(yǎng)提升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直接關乎學生社會屬性的激發(fā)。將微課教學模式與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有機結合,不僅迎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而且從學生成長全面性的角度出發(fā),打開了學生的新視野。
微課,顧名思義,其最大特點就是“微”,主要體現(xiàn)在授課時長較短,且內容精煉簡短。受時長的限制,很多教師會在微課運用過程中將知識點進行細化拆分,每個微課視頻中只涵蓋一到兩個知識點,以確保學生能夠充分掌握知識內涵。在這樣的特點加持下,微課的教學目標更精準,具有明顯的結果指向性。
由于微課自身時長限制及內容精簡,整個微課視頻的知識容量較少,加上微課模式開展的主要載體是視頻,因此教師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可以利用網(wǎng)絡媒體的實時共享性,將視頻上傳至網(wǎng)絡媒體,達到讓學生隨時隨地學習的目的。
網(wǎng)絡科技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jīng)非常普及,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非常大的便利。微課模式就是利用網(wǎng)絡技術進行的授課方式,學生與教師能夠實現(xiàn)及時交流互動。教師可以在視頻中布置學生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學生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將學習中遇到的困惑留言給教師。在微課的輔助下,學生與教師實現(xiàn)了實時信息交互,讓整個學習過程更有連貫性。
在微課模式運用過程中,視頻是最主要的形式,而依托信息技術制作的學習視頻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留存和充分觀看的特性,這對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利的條件之一。在日常學習中如果遇到難度較大或理解較困難的知識點時,學生可以反復觀看教師制作的知識點講解視頻,反復學習,不斷強化對知識點的理解,有效提升學習質量。
微課模式依托信息技術誕生,且在傳播過程中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靈活性特征十分明顯。教師在運用微課展開教學活動時,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需求靈活調整視頻內容,且根據(jù)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鮮明的視頻教學重點,在微課的幫助下,整個課堂氛圍更加和諧輕松。教師還可以轉換微課形式,以更加鮮活的呈現(xiàn)方式吸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靈活的運用模式使微課成為學生學習的好幫手。
小學生心智發(fā)育不夠成熟,自身知識儲備及生活經(jīng)驗比較欠缺,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很容易出現(xiàn)注意力分散的現(xiàn)象,不僅要求知識呈現(xiàn)方式形象化,而且對教師的依賴心理非常明顯。信息技術學科本身相對抽象且邏輯性較強,對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學習難度較大。而微課時間簡短、內容精煉、知識點集中,整個教學知識都是以形象生動的方式來呈現(xiàn),不僅能夠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小學信息技術學科中運用微課模式與小學生所處階段的特殊學習規(guī)律之間的契合度是非常高的。
小學階段正是學生成長進步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生各項能力提升的重要鋪墊時期。新教育理念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設計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為目標,展開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在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開展過程中,學科本身對學生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操作方便、形式靈活的特點,從課內外結合的角度出發(fā),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教師不僅可以在課堂運用微課,還可以在課后練習布置中運用微課,充分利用小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濃厚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信息技術知識探究中來。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參照微課視頻,在課余時間進行相應的實踐活動,不斷鞏固和夯實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知。
小學階段的學生剛剛邁入學習的第一階段,自身知識儲備淺薄,日常學習受家庭教育、成長經(jīng)歷及個人習慣等因素的影響。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推進,分層教學理念在小學階段各個學科教學中的運用愈加凸顯。在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結合微課展開創(chuàng)新教學的實踐探究中,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進行小組劃分,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水平上傳符合學生成長需求的微課視頻,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礎上有所提升。每個學生學習興趣及成長階段不同,在學習過程中也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狀態(tài)。在微課的輔助下,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需求被有效滿足,微課對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發(fā)揮出非常明顯的促進作用。
由于小學階段學生學習能力及認知視野較弱,整個小學階段基礎夯實的過程變得困難,加上小學生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注意力不集中,很多簡單的知識點教師都要重復講解,無形中增加了教師的教學壓力。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微課模式,將知識點按照不同的主題進行劃分,并錄制成可以反復觀看的視頻,在刷新學生學習體驗的同時,降低了教師的教學壓力。在小學信息技術學科運用微課展開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將難度較大的知識點錄制成形式新穎的微課視頻,上傳至班級學習平臺,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需求反復觀看,在提升學生學習質量的同時有效緩解了教師的教學壓力。
新課標要求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設計符合學生認知需求的教學方案。因此在小學信息技術學科利用微課展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始終堅持學生的主體性原則,根據(jù)學生的認知基礎,結合教學內容及教學大綱的要求,借助新穎的微課模式,為學生帶來更具創(chuàng)新性的信息技術知識學習體驗。
在社會發(fā)展不斷多元化的背景下,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需求變得更加豐富。教師在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活動中不僅要關注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還應有意識地引入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在夯實學生認知基礎的同時開闊學生的視野。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豐富的網(wǎng)絡資源,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融入更具時代性的課外知識點,以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
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具象認知思維占據(jù)主導的成長過程,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設計時,要充分尊重小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設計學生喜聞樂見的知識呈現(xiàn)方式。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簡短的時長及鮮活的呈現(xiàn)形式,設計更多元的教學情境,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化,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在各個學科教學活動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小學階段信息技術課程本身教學內容與教學時間較少,很多學生對這門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養(yǎng)成自主預習和復習的習慣,大部分知識點的獲取都是在課堂,這樣的現(xiàn)象對教學效果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在微課的輔助下,教師可以通過微課指導學生課前預習,從而制定清晰的預習計劃,提煉重點知識,并運用微課預習軟件,幫助學生梳理即將學習的重點內容,從而突破重難點。在實際情況允許的前提下,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練習作業(yè),以提高預習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初步認識與基本操作”這一章節(jié)時,信息技術基礎理論知識本身是比較枯燥的,為了有效吸引學生的預習興趣,教師可以根據(jù)章節(jié)中不同的學習重點,如鼠標的移動、益智游戲、打字等內容提煉出形象生動的微課預習視頻,讓學生跟隨視頻完成預習,在這樣的微課視頻輔助下,學生對即將要學習到的信息技術知識有了更加濃厚的興趣。
在小學階段,學生自身記憶力有限,對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內容并不能完全牢記,更無法在教材指導下定位到關鍵的操作步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實踐效率。在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創(chuàng)設立體的學習情境,將實踐操作步驟進行細化展示,讓學生對照視頻進行實際操作,針對掌握不好的地方可以反復觀看,進一步加深記憶,不僅可以緩解教師的課堂負擔,還可以有效幫助學生解決困惑,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學習“圖像采集與處理”這一小節(jié)時,該部分的教學重心是要求學生熟悉圖片的拍攝過程及相對簡單的處理方法,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內容設計簡單的操作演示微課視頻,并在課堂滾動播放,讓學生參照視頻內容自主對搜集到的圖像進行簡單處理,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
新課程標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要求非常明確。小學階段正處于學生各項能力提升的黃金時期,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通過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在小學信息技術學科利用微課視頻展開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設計探究性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將微課內容與學習經(jīng)驗相結合,在不斷開闊學生視野的同時,鼓勵學生完成自主探究活動。例如,在進行“制作電子小報”這一活動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將基礎的操作進行錄制和呈現(xiàn),讓學生發(fā)散思維,根據(jù)自己的設計方向適當添加或減少某一項內容,使整個作品的設計更加完美。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動性被有效激發(fā),自主高效地完成了相關內容的探究與學習,整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明顯提高。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設計更豐富的知識學習形式。在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教師可以應用微課設計豐富的游戲形式,在游戲中滲透信息技術知識,不僅使整個微課視頻更加飽滿有趣,更能夠讓學生在趣味性的互動中完成學習任務。例如,在學習“動畫制作初步”這一活動時,教師可以設計“小貓抓魚”的教學主題,利用微課設計打地鼠的游戲。學生在了解游戲基礎操作的前提下,在微課視頻的指導下完成小貓抓魚的動作。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學生產(chǎn)生了強烈的好奇心,開展游戲時,學生積極性更加高漲,能夠根據(jù)微課內容與課堂教學活動產(chǎn)生互動,高效完成重點知識的學習與掌握。
在小學信息技術學科微課教學中,教師不僅可以將微課用于新知識講解,還可以利用微課開展高效的課后復習,將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的疑問和重難點知識進行整理和歸納,以簡短視頻的形式呈現(xiàn),幫助學生對自身知識掌握情況產(chǎn)生清晰認知,從而構建更完整的知識體系。例如,在學習“制作標題動畫”這一內容后,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重難點及學生的疑問整理成簡單直接的微課視頻,要求學生通過觀看視頻進行復習和鞏固。教師還可以設計具體的操作視頻,讓學生進行具體操作,從而進一步夯實所學知識。這樣的復習過程不僅形式更加鮮活,學生復習的積極性也更加高漲。
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與開展,高度迎合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及綜合素養(yǎng)強化的進程不謀而合,為學生全面成長打下了扎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