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野老師溫和、謙遜、真誠,他的身上飽含中國文人追求的修養(yǎng)與內(nèi)涵,值得后輩文藝工作者敬仰。
同志
我和李野同志的相識,是在1995年我轉業(yè)至四川省美術家協(xié)會的時候。從情理上說,我應稱李野為老師或先生。其時省美協(xié)的老革命還有很多,他們大都是從戰(zhàn)爭年代過來的,且基本上都是共產(chǎn)黨員,黨內(nèi)稱同志就是習以貫之了。因為我是晚輩,前輩的見面時或者電話上找我時都是全名加同志,總感覺有一種引以自豪的得意感。同志的份量比起我在部隊時也更重了些。
書記
我到美協(xié)工作時,李野同志是省美協(xié)的書記,和王明月老師同在美術館(1992年落成)五樓的第一間辦公室。門口有兩塊牌子,副秘書長和神州版畫博物館辦公室。我當時就被分到版博工作。辦公室不大,只有兩張辦公桌。此前因和王明月老師比較熟,所以并沒有初來乍到的感覺。相對于李野同志來說我只知道他的版畫作品《會后》,了解不多。
“海成同志,聽說你在部隊就做過書記工作?”李野同志在我們剛見面不久就這樣問我。我說是的,部隊指導員、教導員工作我都干過。他說這下好了,你來了我便可以交班了。搞得我一頭霧水。后來我才知道他很早就離退了,只是黨內(nèi)的這個職務沒有交出手。就這樣,在李野同志的舉薦下,1996年我擔任了省美協(xié)的支部書記。讓我驚恐的是,此時美協(xié)的黨員老同志很多都是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李少言、牛文、林軍、吳凡、付文淑、李煥民、宋克君等,王明月、阿鴿、其加達瓦都算是比較年輕的了。組織老同志和黨員學習,就是書記的主要工作了。
少言同志、煥民同志……大家見面時都是如此稱呼。在電話中找我聯(lián)系時也都是武海成同志。和這樣一群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們一起共事,倍感親切,皆是滿滿的幸福感。
忘年交
在我的印象中,李野同志是一位性格率直的人,他是新中國成立之前的解放軍,曾經(jīng)和成都軍區(qū)原負責美術工作的方振先生一起共事過。我是晚輩,也有過同樣的軍旅經(jīng)歷,算是忘年交吧。
1998年左右,中國美協(xié)第一次在青城山鶴翔山莊成立了美術創(chuàng)作基地,省美協(xié)去了許多同志并參加了活動。期間,李野和同去的同志打網(wǎng)球,不慎把腿摔傷骨折了,要在家中休養(yǎng)很長時間,其間,他就在家中專研水墨山水畫,因行動不便,經(jīng)常給我電話讓我過去看他的水墨畫,參謀參謀。久而久之,他就喊我海成了,我也稱其為李老師。
單位房改以后,我經(jīng)常在市場碰見李野老師老倆口一起來買菜,每次見面都要寒喧幾句。前幾年見得少了,在與其子李樹的交談中才得知他腿腳不方便了。歲月不饒人,我都已退休好幾年了,何況90多歲的人呢。
君子之風,山高水長。清明將至,李野老師離開我們也近一年了,追思幾件往事、在記憶中享受過往的感懷,珍惜當下的每一天。蒼天不老、藝樹常青。請銘記這些故去的老藝術家吧!在他們不朽的作品中,追憶那和藹可親的音容笑貌。
(作者為李野同道好友,四川省美術家協(xié)會原副主席、副秘書長、黨支部書記,神州版畫博物館副館長,四川省美術家協(xié)會版畫藝委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