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
當一名教師的理想根植于童年時代教育的土壤,40多年過去,在我心中有兩位老師對我的影響根深蒂固,不曾忘卻。他們是我終生從事教育事業(yè)的基石,是一座人生的燈塔,時刻照著我前行,也是讓我走上教書育人道路的關鍵所在。
一個是小學時代的趙維亮老師。我的字體得益于他的教育。他在課堂上優(yōu)美的板書、洪亮的聲音讓我上課時從未開過小差。那時候我們坐的凳子是楊樹梁子,趴的桌子是磚砌的腿,桌面是預制板。簡陋的學習條件沒有降低我們求知的熱情。在那些歲月,趙老師的知識傳授,我每堂課都聚精會神地聽,暗下決心長大了要做他這樣的人。于是我模仿他的字體,學習他的為人做事原則。當時我就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yè),并為之努力奮斗。
另一個是中學時代的語文老師周國福,受他的影響,讓我當教師的決心更加堅定。在語文課堂上,周老師對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講解總是令我癡迷?!安环e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寒蟬凄切,對長亭晚”等古典文學他背誦如流,講起來神采飛揚。周老師豐富的古典文學知識讓我震撼,更鼓舞了我當教師的信心。
那個年代沒有網絡,沒有更多的文學作品讓我們去學習,有時候優(yōu)美的句子、詞語、文章就用筆抄下來。我們創(chuàng)辦了“青之林”圖書室,你一角、我五分積攢起來的錢購買了世界名著、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集、當代文學作品、文學報刊等,讓我有機會在文學知識的海洋里翱翔,為以后走上教育行業(y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83年,我如愿以償成為一名教師,登上了三尺講臺。我和我的老師一樣,在教學中傳遞中華文字的魅力,堅守立德樹人的底線,用自己的道德情操去感染學生。與學生為友,在世界文化的精髓中,汲取熱愛和平的基因,在中國文學中尋找做人的道理。
3年多過去了,我的學生遍布祖國的大江南北,在不同的崗位上為祖國的發(fā)展和建設貢獻力量。每當節(jié)假日,我都會收到來自全國各地學生的微信、視頻問候和祝福。
每當夜半更深,我總是回憶起對教育事業(yè)的情懷,對教書育人的深情。此生我與教育結緣,無怨無悔。
我愛這個崗位? ? 辛勤的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