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治國
與錢穆父一首:
別后書問簡廢,到官百冗,未皇上狀,先枉教墨,得聞比日起居佳勝,感慰兼集。聞坐嘯竟日,孟公綽豈可屈在滕、薛,而衰病坐苦煩劇。當易地而后安。又天官司徒皆闕人,當令公厭事矣。大熱不可出,初到略須鋤治,紛紛湖山,咫尺尚未見也。思企談笑,起望西興藹藹,若聞謦欬。尚冀珍衛(wèi),少慰區(qū)區(qū)。不宣。
有所譯:
和你離別以后,書信少了很多。我到任后很忙,還沒有來得及給你寫信陳述,你就先寫信給我了,知道你日常起居安好,又欣慰,又感動。聽說你終日無事可干,在越州這樣的小地方,像你這樣的大才是很難施展的呀,反而衰老疾病更容易加劇。應該換一個地方就好了。而吏部和戶部也缺人,當請你擔任此職務。大熱天不能出來,剛到的時候需要去除一些雜草。眼前都是湖山圍繞,你我雖然近在咫尺,卻不能相見。想念和你在一起談笑的日子,向遠處望著云霧彌漫的越州,好像聽到你的咳嗽聲。希望你保重自己,就不再多說了。
有所感:
寫這封信的時候,蘇軾在杭州任知州,錢穆父在越州(今浙江紹興)做太守,距離很近,卻不能相見。蘇軾仿佛看到了朋友錢穆父的樣子,但只能寫信來傾訴思念。這也許就是真正的咫尺天涯。
在另一封寄給錢穆父的信里,蘇軾又一次提到這種空間上的折磨:“兩邦相望,衰拙自知,常有絕塵之嘆?!?/p>
又一次,蘇軾從煩瑣的公務里暫時抽身出來,走出官署,站在杭州的高處,朝紹興的方向望,他知道那里有著他的朋友錢穆父。
見一面不容易,但物品卻可以帶著朋友的思念來到身旁。
錢穆父寄來名貴的海產(chǎn)品江瑤,蘇軾吃了,很是喜歡,回信道:“惠示江瑤,極鮮,庶得大嚼,甚快?!?/p>
蘇軾還把拿手菜的步驟寫在信上寄給錢穆父,要他同享美味,信中一個“呵呵”,一個快樂的蘇軾從紙上呼之欲出。
而錢穆父也老給蘇軾寄好茶。在北宋時期,紹興是名茶的產(chǎn)地之一。錢穆父囑咐蘇軾把茶藏好,少拿出來示人,留著自己喝。
蘇軾在回信里至少兩次回應錢穆父,主旨只有一個:放心吧,知道了。
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春,錢穆父要調(diào)離越州,去更遠的瀛洲(今河北河間)了。他路過杭州,和蘇軾告別。多么不容易的相見,但相見也是為了告別。
分別時,蘇軾設(shè)宴款待錢穆父,在席上寫下一首《臨江仙·送錢穆父》來為他送行。
蘇軾和錢穆父三年不見了,但都還在紅塵中磨礪生命。被貶,高升,或者天涯踏遍,這是他們的命運。蘇軾和錢穆父都五十多歲了。相見時,“依然一笑作春溫?!弊詈玫呐笥严喾陼r,不管經(jīng)歷了什么,都依然帶著笑,依然像春天般的溫暖。蘇軾贊美錢穆父,“無波真古井,有節(jié)是秋筠?!薄澳阈娜绻啪乃黄鸩?;你高風亮節(jié),像秋天的竹子。”在我們來看,這也好像在說蘇軾自己,因為能交到這樣的朋友也同樣讓人羨慕和欽敬。
“惆悵孤帆連夜發(fā),送行淡月微云?!弊尡舜硕加涀〈藭r此刻吧。不要哭,不要難過,朋友,請記住我微笑的模樣。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是的,在人世間,蘇軾、錢穆父、我們每個人,都是行人,都在旅途當中。
編輯/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