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體育學院 馮 妍
常州大學 胡宏瑞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邏輯分析法,對常州市6家規(guī)模較大的跆拳道俱樂部體能訓練的相關情況進行分析和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常州市跆拳道俱樂部體能訓練存在設施不足、教資水平較低、無詳細地訓練方案等問題。鑒于此,應該對訓練課程進行精心的設計,才能使得訓練更加科學合理,能夠滿足俱樂部訓練的多元化需求。
自國務院頒布了《關于加快發(fā)展體育產業(yè)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關于加快發(fā)展健身休閑產業(yè)的指導意見》,二者都明確指出要大力發(fā)展健身休閑項目。跆拳道項目于1999年傳入我國,是以腿法進攻為主的格斗對抗性項目。其訓練方法獨特,能夠強身健體、培養(yǎng)良好體育品德,因此在我國得到大力推廣和普及。小學生是祖國未來的花朵,具有良好的體能必不可少。但是,跆拳道體能訓練在課程內容設置和訓練體系建設等方面面臨著巨大挑戰(zhàn),特別對小學生而言,因此建立一個科學、系統(tǒng)的體能訓練體系至關重要。
體育俱樂部的訓練課程是俱樂部的核心部分,優(yōu)質的課程體系是學生身體素質提升以及運動技能成長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俱樂部所開設的課程依據(jù)跆拳道項目特點,分為“十級九段”,不同級別對應的課程內容也將會有不同的特點,分別圍繞著從腿法、品勢、對打、擊破、表演、比賽等部分貫穿于整個訓練課程。由于具有獨特的項目特點,在跆拳道的練習過程中,大多是處在一種單腿支撐的不平衡狀態(tài),訓練過程中,學生的體能與下肢力量是訓練的中的重點也是難點,應多進行針對靜態(tài)平衡、動態(tài)平衡能力訓練。目前在奧運會中所開展的跆拳道項目,屬于跆拳道中的競技板塊,跆拳道比賽以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相結合為主,是以磷酸原代謝系統(tǒng)為主要供能形式的競技項目[1]。因此,如果運動員若要在比賽中表現(xiàn)較好的競技狀態(tài)、發(fā)揮出超長的技戰(zhàn)術水平,想要占據(jù)比賽的主導地位,均要具備快速的制動能力、靈活多變的步法、及時調整攻防的能力[2]。
(1)體能訓練缺乏針對性的課程方案,理論內容缺失。黃寶宏曾指出跆拳道體能訓練思路不清晰,沒有將訓練內容與跆拳道項目的本質特征結合。第二是跆拳道練習者的身體素質研究過于寬泛,沒有劃分出不同年齡階段和不同水平層次的練習者的運動素質標準[3]。跆拳道俱樂部在體能訓練方面,以“經驗法”為主要教學手段,課程的訓練風格受教練員的技術風格影響以及與動作水平高低有較為直接的關系。盡管部分俱樂部有規(guī)范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大綱,由于對體能訓練的理解層面較淺,并未結合兒童或青少年的生理特征和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進行訓練,致使會出現(xiàn)過度追求局部肌肉力量和專項身體素質的情況,應依個人特點循序漸進進行針對性練習。
(2)體能訓練與專項結合過度。鄭少飛指出4~6歲幼兒以及處于小學階段的學員,由于年齡較小,且都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重要時期[4]。據(jù)當前對各俱樂部情況探析得知,教練的專業(yè)知識能力較為薄弱、俱樂部的行業(yè)準入標準低,在教學與訓練中對于課程的設計缺乏科學和系統(tǒng)性,導致在教學過程中頻繁出現(xiàn)“為了練而練”、“急于求成”等情況。俱樂部一味追求獲得更好的比賽成績,提高自身培訓質量,獲得較好的社會效益,以及迎合家長“效果論”的心理特征,使得部分兒童或青少年學員在超負荷狀態(tài)下進行強化和刺激訓練,不得不過早進行專項化訓練。
(3)功能性體能訓練課程較為缺乏。通過訪談得知,各個俱樂部在功能性訓練方面涉及較少。功能性訓練是指在完整動力鏈中將各環(huán)節(jié)都協(xié)調發(fā)展的一種針對性訓練。馬林清指出功能性力量訓練可以一定程度提高跆拳道選修課學生的速度素質,體能訓練可以大膽采用該訓練方法用于提高跆拳道速度素質的練習[5]。功能性訓練對于我們人體的穩(wěn)定性、協(xié)調性、柔韌性以及預防運動損傷有較大幫助,特別對于平衡能力有較為明顯的影響,通過加強下肢力量、增強核心力量都有助于提升動態(tài)和靜態(tài)平衡能力[6],Shirley S.M.Fong等人指出,跆拳道訓練可以加快11-14歲兒童單腿姿勢控制和前庭功能的發(fā)展[7],降低意外損傷的風險,例如跌倒、崴腳等。
(1)基于訓練原理進行體能課程的設計。在進行俱樂部體能課程設計時,應基于體能訓練的一般原理,在運動訓練學、運動生理學、運動解剖學等基礎學科所指明的神經與肌肉關系的原理上,進行體能課程方案的設計,教學者明確訓練的一般原理,設計的課程內容給方案應針對不同年齡的學生,進行有區(qū)別對待,訓練方案進行客制化、定制化打造。
(2)體能訓練應與專項進行適當?shù)慕Y合。在進行體能訓練時,力量、速度、耐力、靈敏、協(xié)調、柔韌等方面,應注意體能訓練的基本要求,與專項動作適度相結合。特別在進行專項體能訓練時,密切結合學生的基本生理狀況,避免大強度、大運動量、大負荷,過度追求運動成績,導致學生產生不可逆轉的生理和心理的傷害。
(3)功能性課程成應為俱樂部特色課程。功能性課程具有獨天獨厚的優(yōu)勢條件,特別作為跆拳道俱樂部的優(yōu)勢課程,以受訓者需求為導向,針對性的訓練方案的設計,依學生情況進行適當?shù)恼{整,依此來保障訓練的效果。特色課程也可作為俱樂部在運營方面的獨特的賣點,以其特有的功能幫助受訓者更好的恢復健康從而參與到生活和工作之中,對于練習者來說,不僅可以避免意外的損傷,更是有助于提升運動成績,以至于獲得更好的比賽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