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天黑下來的時候,永突然想家。
那年他十一歲,收拾了書包,溜到了寄宿學校的門口,夜的霧氣都彌漫開來了,能在黑透之前走到家嗎?
先走再說。說不出是一股什么力量催促著,永一刻也不能等。
學校在河堤下面。河水的高度剛夠到課桌的高度,出校門,要爬四十七級臺階才能到河堤上來。永穿著黑面布鞋,一身灰藍色衣褲,剃著平頭,像一個小沙彌。河上有一座石橋。去年春天大水一發(fā),橋便垮了,兩岸來往只得靠劃船。這只臨時渡船沒有艄公,人到哪邊,就將船劃到哪邊。
爺爺那次送他去學校,船正好被人劃到了對岸,這邊的人想過去,只能等對面正好有人要過來。爺爺看到對岸遠處有人走動,就用力呼喊,但是聲音在風雨里很快就被吹散了,或許人家聽到也不會過來。透過岸邊的楊柳,永看到有個急匆匆的人影,這人回應了:干什么呀?爺爺說,幫我把船劃過來吧。那人說,我沒空呀,我要去獸醫(yī)站找朱醫(yī)生,我家豬拉肚子,拉兩天了,我得買藥。
過了半小時,終于等到對岸有人過來,是一個父親帶著女兒,父親跳到船上,麻利地解纜劃槳。小姑娘站在船艙里,一只手搭著船幫,另一只手提著干凈的竹籃,竹籃的篾還閃著竹子的青光,里面放著一只宰好的公雞。小姑娘頭巾鮮紅,船劃動時,就像紅色的花朵從水面漂過來。才幾分鐘,船就到了這邊。永看著那只公雞的眼睛還是半睜著的,又看看小姑娘,小姑娘的眼睛又黑又亮,瞟了他一眼,跳上岸去。這邊爺爺接過船槳,卻有點使不上勁,永也不知如何幫忙,幸好風小浪靜,花了雙倍的時間,總算到了對岸。
現(xiàn)在,橋修好了,石橋矗立,河水奔流。永一路小跑,一瞬間就躥到了岸這邊。天光尚亮,他本來想走大馬路,看到路邊的紅花草全開了,他轉念一想,還是走小路吧,小路近。
已經(jīng)有人從這塊紅花草田里穿行過,田里隱約可見一條踩出來的斜徑。永就走下田去。這是插秧的季節(jié),說不定兩三天后,這塊鮮艷的紅花草地就要被犁掉,放水進來,將花草踩成爛泥,做水稻的肥料呢。
早春培育紅花草的時候,又是選種又是曬種,爺爺還用細砂磨種子,說是這樣好吸水、發(fā)芽。過冬怕它受凍,蓋了一層稻草。立春過后,水多了,又怕它爛根、黃苗。爺爺常去田間看,扛著鐵鍬放水。等到怒放成鋪天蓋地的鮮花時,人們就不愛惜它們了,可著勁踩它們?nèi)崛醯纳碜雍图t艷艷的花朵。
永從紅花草田的中間穿過去。柔和的、淡藍色的天光罩著村莊,田西邊這個村子是臨清老屋。他太熟悉了,有一次,他從這個村子走過,一群大嬸和姑娘朝他指指點點,說,這個伢臉上好光滑呀,沒長過癤子,沒生過瘡,臉盤大大的、圓圓的。一個大一點的姑娘小聲說,像個小沙彌。有小姑娘問,什么是小沙彌呀。永有點羞怯,昂著頭,加快腳步走遠了。
永走在田里,田里靜悄悄的,沒有一個人。永的布鞋被紅花草打濕了,腳心涼涼的。他東張西望,想記住這鮮花盛開、涼風勁吹的黃昏。他知道下周這些花海就徹底消失了,像從未存在過一樣。
現(xiàn)在,成片成片的紅花草包圍了村莊,村莊就像浮在花海上的小島。晚炊升起來了,和淡藍色的夜霧糾纏在一起。公雞不想回到雞塒,還在尋找今天最后一次打擾母雞的機會,被女主人呵斥了一頓,滾回去了。三條小黑狗,幾乎長得一模一樣,在苦楝樹底下賽跑。它們可以無日無夜地玩耍。一只小狗想學貓爬樹,它胖嘟嘟的身子當然爬不上去。它用腦袋拱那棵初生的小樹,藍瑩瑩的楝樹花就落下啦,它們又搶著去銜住那些花兒。這是難得的短暫的農(nóng)閑時光,等到往紅花草田里灌水,等到牛拉著犁將這些成片的花海從根部掀起來,再蓋下去,水田里就冒出了無數(shù)的青蛙,人們就要開始插早稻了。
永沒有注意天光已由淡藍色變成深紫色。夜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他蹲下來,數(shù)一束花有幾朵。這些花瓣像張開的紅色的嘴,像綢子一樣絲滑,柔軟,但輕輕一捏,它就化成一點紫色的水痕。花瓣頂端是紫色的,靠近花蕊的部分顏色越來越淡,花心部分幾乎是白色的。有的是五朵,有的是七朵、八朵?;ǘ鋰@著花心,像一把紅白相間的雨傘,這把傘太小了,太嫩了,太柔弱了,不過,它們在晚風里開得都好開心。
“我想找一個十朵的,我一定要找一個十朵的?!庇罁芘@些紅花草,頭插在花叢里,屁股撅得高高的,他忘記了暮色已經(jīng)將田野和村莊包圍,這個糊涂的小沙彌。
他終于找到了十朵的,高興得像一條狗,在紅花草地里打滾。
他躺在花海里往上看,這時眼里是一覽無余的天空。沒有任何遮擋。沒有樹枝,連一只麻雀也沒有。他想起去年姜濤將他架在肩頭上往同慶小學上學的時光,一群同學圍在后面,一路全走在紅花草田里。姜濤說:“永,你跟杏枝在一間房子里寫作業(yè),共用一盞煤油燈。燈罩擦得真亮堂,是你擦的吧?”永不知道他為什么要編排這些根本不存在的事,但和杏枝在一盞燈下寫作業(yè)也是很愉快的事,他就沒有反駁。姜濤又說:“一只黑貓打開窗戶跳進來,一陣風將燈火吹得搖搖晃晃,你裝著用手去捂燈罩,將燈火壓滅了,對不對?”“我沒有,你亂講?!庇啦⒉幌矚g和杏枝坐在黑燈瞎火的地方。大家起哄,永覺得現(xiàn)在離黑暗很遠,四下里鮮花怒放,他對姜濤的話也就聽之任之。姜濤一路上講了很多奇奇怪怪的話,永很陌生,但不反感,坐在姜濤肩頭上的感覺也很新鮮。一直到學校,他還坐在姜濤肩頭上,他對著坐在教室后排的杏枝微笑,甚至想和她分享剛才一路走來的秘密。等永回到自己的課桌前,他看見杏枝剜了他一眼。
永還想起到姜濤家里玩的事。姜濤家在永回家的大路的東側。一條小路,一叢楝樹,樹下五六戶人家。姜濤的媽媽很年輕,穿著月白色的單衫,正在一棵香樟樹下剝蠶豆。姜濤的媽媽將永當大人招待,用蛋花煮了蠶豆,還切了細碎的瘦肉絲在里面,那是頭年的臘肉。姜濤媽媽是微笑著的,沒有大聲招呼,永一點也不拘束。永還聞到她身上一股淡淡的香味,有蠶豆葉的味道,還有他不熟悉的從未聞到過的香味。
永仰面朝天,發(fā)了一會兒愣。等他回過神來,啊,怎么天幕上有星星了呢。廣袤的、藍色的天幕變成了灰黑色,而且天空變低了,四周都是淡淡的黑色。
他爬起來,一溜煙往前狂奔。
二
永跑得很快。過了臨清老屋,就是漢閭老屋,再往前是黑漆門樓。黑漆門樓早沒有門樓了,只是一個村子的名字。念叨著這個村名,想一想黑漆的門樓矗立在水田中央,永就有種莫名的恐慌。
永記得鄰居伯伯因為肺病去世,辦喪事的時候向爺爺借過長凳。等長凳還回來時,頂端有一塊黑漆。這個伯伯才五十多歲,常年咳嗽,家里并未想到他會突然故去,事前沒有準備。人去世了,他大兒子才慌忙去買壽材,找油漆匠來刷漆,在全家人悲哀的哭號聲里,喪事辦得很局促。
漆匠用刷子一遍又一遍往杉木棺材上刷漆,永目不轉睛地看著。刷漆是一門手藝,這個師傅用刷子蘸起油漆,像老師寫毛筆字逆鋒起筆一樣,將刷子上飽蘸的油漆往上斜斜一拎,然后再往四下里抹勻,蘸一次,刷四下。永沒有發(fā)現(xiàn)他掉下過一點漆,他的衣袖上也沒有一個黑點。永后來想,家里那條長凳上的油漆黑點,應該是棺材放在凳子上,油漆長時間滲滴下來的。
永沒有提醒過家里任何人注意過那個黑點。他盡量不坐那條長凳。那塊黑色的油漆就像釘子一樣,讓他緊張。
現(xiàn)在他走過黑漆門樓,就無端想起那條長凳以及長凳上放過的東西。還有,鄰居伯伯的大女兒,就嫁在黑漆門樓,那是一個始終溫和地對他微笑的大姐姐,臉色蒼白,身體孱弱,她的名字叫桃花。
桃花姐就在黑漆門樓。永想著這些事,從村子里走過,已經(jīng)沒有一絲亮光,天徹底黑了。
爺爺說,小孩子不要走夜路。
遠處的水塘里傳來野鳥的叫聲。頓——頓——呼嚕?!魢!?/p>
是一個老頭在蘆葦叢里一邊飲酒一邊打呼嚕,還是在吸水煙袋?
剩下的路,都是夜路。
爺爺說,小孩子的火焰高,雙肩上有兩盞火,徹夜透亮。走夜路不要隨便轉頭亂看,轉頭帶來的風會將肩上的火焰吹滅,這就危險了。如果雙肩的火都滅了,就會有東西找上來。
永兩眼直視前方,一步一步,踏實有力地往前走。
前面是一座窯。
這座窯燒磚,還燒瓦。磚是青磚,瓦是青瓦。
爺爺說,他小時候蓋房子用的是土磚。收割之后,冬天稻田空出來,就可以讓牛拉著石磙將稻田里的土壓平壓實,然后用專門的工具切割好,將切好的磚立起來,讓風吹干,再摞起來,讓太陽曬透,就可以蓋房子了。
土磚不如青磚結實,在水鄉(xiāng)也經(jīng)不起大水浸泡,后來大家都改用青磚了。不過,土磚也有好處,能循環(huán)利用,拆舊房子,那些年深月久的土磚破碎了可以作為肥料,回填田里。永的父親開始蓋起了青磚瓦房,后來又用土磚加蓋了一間披廈,給爺爺奶奶住。村子里兒女成家的老人,幾乎都住在這樣的披廈里。
青磚在燒制過程中,要在磚坯燒透之后,往窯中淋水,水遇到燒紅的磚坯瞬間就成了水蒸氣,造成窯內(nèi)短時間缺氧,這時磚中的三價鐵離子就變成了二價鐵離子。二價鐵離子是青綠色的,于是磚坯燒成了青磚。永要在兩年之后才學習這些知識。他現(xiàn)在只知道:燒窯的火候不好,一窯磚就全部報廢,燒窯師傅一年的工錢就沒了。所以師傅會在晚上對那些路過的人下手。在點火、封爐門、澆水這些關鍵時刻,師傅掐點計算,等有人從窯邊經(jīng)過,就呼喚他們的名字,只要人答應了,他們的魂兒就被封鎖在這座窯里,保障這一窯磚燒成功。不久這個人的身體就不行了,因為他沒有魂了。
永此刻就走到了窯廠旁邊。據(jù)說越是加快步伐靈魂就越容易被燒窯師傅的呼喊聲套住。永不知是走快好還是走慢好,停下來是絕不敢的。冷汗從脊背冒出來,他好像看見了紅紅的爐火,或者那是師傅通紅的眼睛。兩粒紅火球,在黑夜的窯洞上方閃爍、滾動。天剛剛黑下來,眼睛還不能適應這鋪天蓋地的黑暗,心里又隱隱約約盼著喊他的名字的那個聲音快點響起來,好屏住呼吸絕不回答。
四野靜寂無聲,只有遠處水塘里傳來凄厲的鳥叫聲:惡——惡——
他有點害怕起來,不過,他記得爺爺?shù)脑挘^對不回頭看,也不左顧右盼。他的腦袋僵直著,轉動眼睛,用余光掃視周邊。他有時看到附近村莊里有一道亮光閃過,有時空中有什么東西飛過去,還撒了一泡尿。
終于沒有什么人喊他的名字,永很驕傲,他將窯廠甩到遠遠的身后了。
三
今晚沒有月亮。四野都是黑的,但黑也有層次:不是那種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咕隆咚,而是淺黑色、灰褐色。在黑暗中久了,也能看清楚一些東西的輪廓,譬如土丘,譬如大樹。
前面的村子叫橋下。村前有一塊很大的水塘,水塘四周栽了不少楓樹、梓樹?,F(xiàn)在是春天,這些樹沒顯出特色,到了秋天,楓樹、梓樹的樹葉都紅了,塘里的水特別清澈,陽光下映照著紅葉,特別耐看。那時候,村子里的女人穿紅著綠,都在這個塘里洗衣服。
永不知道村子為什么叫橋下,它的橋在哪里呢?
有一年干旱,為了放水灌溉稻田,塘壩被人挖了一道決口,決口很深,上面放有木板,讓人通行。晚上就看不見了。海銀叔的兒子到橋下看電影,很晚沒有回來,海銀叔就去找。他沒有發(fā)現(xiàn)這個決口,一失足掉了進去,骨折了。他是個瓦匠,此后一輩子,他瘸著一條腿爬高下低。永不擔心路上有決口,他能模模糊糊看清腳下的路。
他害怕的是另一件事。
通往永的村莊,現(xiàn)在有兩條路可走,就是水塘兩邊的塘壩。東邊塘壩是早夭孩子的墳墓,還有暫時存放的靈柩;西邊塘壩有一棵樹皮會流血的古樹。每次走到這里他都很糾結,不知選哪條路。白天他總可以屏住氣隨便選一條路走過去,目不斜視。晚上情況就復雜多了。他有點后悔不該從紅花草地里插過來,走大路回家就不會遇到這些麻煩。走哪條路呢,一旦選錯,后面就有難以預料的兇險。
永想從西邊的塘壩走過去。不就是一棵樹嗎,一個人怎么會害怕一棵樹呢。
可這不是一棵普通的樹,它會流血。不是樹汁,是鮮紅的血。只要用指甲輕輕摳去它的樹皮,里面就汩汩流淌出鮮血來。
永聽到這種說法之后,從未靠近過這棵樹。白天,他遠遠望著它,它很老了,樹冠稀疏,像老年人的腦袋。這棵樹太普通了,它真的會流血嗎?即使它流血,那又怎樣?它流它的血,關我何事?而且我并不想去摳它的樹皮。
盡管這樣安慰自己,永還是猶豫不決。不是這棵樹,而是這種說法讓他恐懼。一棵樹不可能流血的,但這棵樹卻是一個例外。許多人向他描述過鮮血怎樣奔涌而出,他們睜大眼睛,嚴肅地、神秘地相互警告,不要靠近它。“如果它流血,我會怎樣呢?”永反問過一次,大伙兒就用怪異的眼神看著他,像看一個怪物?!澳愀覇栠@種問題,趕緊呸呸呸!”沒有人給他解釋,只有驚恐的警告。
永從來沒將這個問題問過爺爺,就像他從沒跟爺爺說過板凳上那個黑點一樣。他害怕問了說了,萬一對爺爺不好呢。
現(xiàn)在,他想從這棵樹下走過。他邁出了腳步,又突然猶豫起來。黑夜里,我當然不會去碰它的皮,但是,如果它垂下枝條將我綁起來了呢。他在學校里聽到同學說這世界上有這樣吃人的樹。他是多么幸運,這種樹居然長在通往他村莊的路上。
算了,我還是走東邊吧。
東邊塘壩上小小的墳堆埋的是小小孩。永的嬸嬸生了個小弟弟,不到一歲得病死了,叔叔痛哭一場,將樓板抽下來,沒喊木匠,自己釘了一個小棺材,扛著一把大鐵鍬,就到村西頭方子塘的塘壩上將兒子埋了。
嬸嬸有時候還到這個水塘里洗衣服。
鄰村強兵的兒子,六歲了,永和他還在夏天的月亮底下做過“點兵點將”的游戲。一不小心,掉水塘里淹死了,也埋在方子塘塘壩上。
強兵的女人當時哭昏死過去了,是強兵把她從塘壩上抱回去的。
在缺醫(yī)少藥的年代,小孩子健康長大并不容易。永是獨子,父母給他起了個好養(yǎng)大的小名:和尚。但很少有人這樣叫他。
永開始往東邊走。黑暗中,高高低低、層層疊疊,有許多小墳包,這里面的小人兒,就像花朵剛剛打開,就謝了。有的甚至還沒有打開,沒有見識過太陽、風和雨露,就永遠關閉了花瓣。永多了一些哀憐的心情。永記得剛才從紅花草田里穿過的情景,那些開了的花,那么鮮艷,在晚風里沉醉,很快就要被鋒利的犁鏵切斷,埋沒在深深的污濁的泥水里。
紅花草為什么要開花,人為什么要到世上?永平日里從來不去想這些問題,今晚獨行,他小小的腦瓜里各種念頭在翻動,他憐惜起那些匆匆逝去的東西,心里有一點沉重的東西涌上來,又墜下去。也許明天早晨他從家里回來,那塊紅花草就沒有了,只有青蛙在那里喝著水,大聲鼓噪。他剛才找到的十朵花聚在一起的花傘,也化作了泥,永遠消失了,永遠見不到了。
他突然想,現(xiàn)在腳底下的泥,也許曾經(jīng)是花朵呢。
這樣想著的時候,他心里又開朗起來,黑暗慢慢淡退,他的目光穿透橋下,穿透一個又一個村莊,看到十分遙遠的地方,他覺得,周圍濕潤的空氣、稻田、水塘、梓樹,都變得親切起來。他們都是一起的。那些塘壩上的小弟弟小妹妹,他們的世界也有花朵、陽光、和風,也有嬉笑、打鬧,也有鮮嫩的臉蛋和柔軟的頭發(fā),只是現(xiàn)在他們沉睡了,就像花朵睡在深深的泥土里。
(選自2023年第2期《長城》)
原刊責編 唐慧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