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表弟來豆豆家做客。兩人一起玩遙控小汽車,他們都想控制小汽車,就搶起了遙控器。兩人互不相讓,遙控器“啪”的一聲掉在地上摔壞了。
“都怪你,把我的遙控器摔壞了!”豆豆心疼地說。
“還怪我?誰讓你不給我玩的?”表弟不服氣地說。
爸爸聽見爭吵聲,從書房里走了出來,撿起地上的遙控器說:“孩子們,不要吵了,我來考考你們,誰知道《三字經(jīng)》中‘融四歲,能讓梨’的故事???”
“爸爸,我知道,孔融四歲的時(shí)候就知道把大梨讓給哥哥吃!”豆豆說完看了看爸爸。
“既然你知道這個(gè)故事,那你又是如何做的呢?”爸爸笑瞇瞇地問。
“哎呀!”豆豆一拍腦門,不好意思地說,“爸爸,我知道錯(cuò)了。表弟來咱們家做客,我不應(yīng)該跟他搶遙控器?!?/p>
“我把哥哥的遙控器弄壞了,對(duì)不起。”表弟說。
“既然小汽車不能玩了,我就給你們講故事吧!”爸爸把表弟和豆豆招呼到身邊。
兩只山羊過河
森林里有一條清澈的小河,河上有一座獨(dú)木橋。一天,白山羊去河對(duì)岸的外婆家,在橋中間遇到了想來這邊吃草的黑山羊。兩只山羊站在橋中間誰也不肯讓路。
白山羊叉著腰大叫:“我趕著去外婆家,你快給我閃開!”
黑山羊仰著頭大吼:“我肚子餓了,要去對(duì)岸吃草,你趕緊往后退!”
白山羊說:“你不講道理!”
黑山羊說:“你沒有禮貌!”
兩只山羊吵著吵著就頭頂著頭,角對(duì)著角,打了起來,獨(dú)木橋開始搖晃。
小蝴蝶看見了大聲喊:“別打了,別打了!再打你們就要掉河里了!”
兩只山羊聽到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趕緊都往后退。
白山羊低頭說:“對(duì)不起,你先走吧!”
黑山羊不好意思地說:“我不著急,還是你先走吧!”
最后,兩只山羊安全地過了河。
“爸爸,如果我和表弟像白山羊和黑山羊一樣,互相謙讓,遙控器就不會(huì)被摔壞了。”豆豆后悔地說。
“你說得對(duì),謙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古代不只有‘孔融讓梨’的故事,還有‘六尺巷’的故事呢?!?/p>
“六尺巷”的故事
清朝康熙年間,張英擔(dān)任文華殿大學(xué)士兼禮部尚書。他老家的宅子與吳家為鄰,兩家院落之間有條巷子,供雙方出入使用。后來吳家要建新房,想占這條路,張家不同意。雙方爭執(zhí)不下,將官司打到當(dāng)?shù)乜h衙??h官考慮到兩家人都是名門望族,不敢輕易了斷。
張家一氣之下給張英寫了封加急信,要他出面解決。張英看到信后,在給家里的回信中寫道:
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
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dāng)年秦始皇。
家人看完信后,明白了其中含義,主動(dòng)讓出三尺空地。吳家見狀,深受感動(dòng),也主動(dòng)讓出三尺空地?!傲呦铩庇纱说妹?/p>
“‘六尺巷’就在安徽桐城,現(xiàn)在還是一個(gè)旅游景點(diǎn)呢!”爸爸說。
“爸爸,有機(jī)會(huì)你帶我們?nèi)タ纯窗桑 倍苟估淼艿氖终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