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軍迷火山
在各種子彈、炮彈等被運到戰(zhàn)場上之前,都要待在彈藥庫里“睡大覺”,所以,彈藥庫的安全非常重要。
小軍迷阿南
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彈藥庫!了解一些關于彈藥存儲和保安的軍事知識。
五花八門的選址
因為彈藥易燃、易爆,所以建彈藥庫時,必須精心選擇庫址,并且合理布局。
美軍在新加坡有一個海軍彈藥庫,距離市區(qū)不過數(shù)十千米,但整個區(qū)域隱藏得很好,外表看上去就如同一片開闊的高爾夫球場,不知內情的人還真不知道里面有彈藥庫,附近的居民經常說的就是——沒發(fā)現(xiàn)它與周圍有什么不同?。?/p>
在俄羅斯,許多彈藥庫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原本是建在郊外的,但后來因為城市擴大了,彈藥庫就自然而然地被城市包圍了起來。怎么辦呢?為了確保安全,俄軍將其中的一些彈藥庫轉移到地下。俄羅斯黑海艦隊的基地彈藥庫經過改造后,上面是水兵家屬宿舍區(qū),腳下就是彈藥庫。哎呀,腳下是彈藥,想想有點可怕!
印度全國設有多座大型彈藥庫,每座彈藥庫的彈藥總重量一般都超過10萬噸。這些彈藥庫大多建在高高的草叢里,甚至有的還在簡易帳篷里。這個做法是印軍的傳統(tǒng)。因為印軍認為,在彈藥庫周圍種草,既省錢又可以提供很好的隱蔽。當然,這樣選址也有顯而易見的缺點,那就是容易發(fā)生彈藥庫爆炸事故,印度就發(fā)生過多次這樣的事情。
存儲有講究
小軍迷可能想不到,彈藥在儲存時,需要每隔一段時間就調整層次和擺放順序,這叫作“反堆”。酸、堿等易燃品不能與彈藥混放在一起。
有趣的是,有些彈種不能放在一起,如照明彈與黃磷彈。因為照明彈里含有鎂鋁劑,會漂浮在水面上,漂到哪里哪里燃燒,因而只能用干粉滅火器來滅火。而黃磷彈失火時,則要用水來熄滅。二者的消防需求完全不同。
彈體的擺放也大有講究。反坦克火箭彈的彈頭一定要朝向沒有危險的那一邊,不然一旦出了問題,推進火箭就會帶著高威力火箭彈到處亂竄。
黃磷彈則要直立儲存,因為彈內的黃磷沒有完全裝滿,留有一小點空間,庫房溫度較高時會溶解成液體。如果平放,等黃磷再凝固時,表面會不均勻。假如發(fā)射這樣的彈藥,在彈體高速旋轉時,會造成偏彈甚至打到自己人,這可是不得了的事。
當然,人員進出彈藥房也有許多安全規(guī)定,如不能帶打火機,進彈藥庫前還需觸摸靜電棒以去除身上的靜電,不能用普通電燈、煤油燈照明等。
彈藥厙宛如“地下宮殿”
美軍彈藥庫的自動化程度很高。美軍的許多軍火庫內裝有各類抽濕、恒溫及除塵設施,就像“地下宮殿”一樣。
倉庫內還設立了完善的網(wǎng)絡信息系統(tǒng),各類彈藥入庫時都要進行掃碼登記。哪些彈藥到期了,哪些該進行抽樣檢查了,都由計算機進行管理并及時提醒工作人員。
美國還有一座霍桑彈藥庫,規(guī)模之大位居世界第一。它的占地面積為850平方千米,里面建設有2000個“碉堡”,分門別類存放各類彈藥武器。在二戰(zhàn)時,這個彈藥庫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它為美軍源源不斷地供應彈藥和武器,也賣給了英國上億發(fā)子彈。
如何看管核武庫
核武器可是重要而危險的家伙,那么,儲存它的庫房又是怎樣的呢?
美國和俄羅斯兩國看管核武器的方式可以說太不相同了。美國人盡量使用高科技保護核武器:庫房全部自動化,擁有先進的攝影機、紅外夜視儀和電子警報系統(tǒng)等,盡量減少人依賴。管理核武庫的軍官坐在控制室的一排排電視機和各種儀器之前,就能對里面的情況一目了然。
俄羅斯正好相反:多用人力,少用科技。他們擁有一支專門保護核武器的部隊。美國看管核武器的軍人,通常兩人的密碼組合無誤就能通過大門,接近彈頭并執(zhí)行任務。而俄軍的相關人員則需要3人密碼合一,才能走近核彈,而且還另有人秘密監(jiān)視。
俄軍用大批人員保護核武器,容易發(fā)生人為錯誤。不過,人可以處理機器無法處理的問題,而且俄軍核武器部隊的工作態(tài)度及能力十分專業(yè)。
軍犬來站崗
看管彈藥庫還有很多“原始”的做法。如美軍的一個空軍基地軍火庫,有8條軍犬每天在周圍巡邏。盡管軍火庫附近安裝有熱感應儀等先進的探測設備,但是美軍官兵說:“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替代這些軍犬的鼻子以及它們靈敏的耳朵和眼睛?!?/p>
越戰(zhàn)期間,美軍曾經訓練了1000多條軍犬專門用來看管彈藥庫。美軍還別出心裁,利用鴨子和鵝膽小的特點來守護軍火庫,稍有風吹草動,這些動物就會叫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