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歲的盛夏是讓人難以忘記的。風(fēng)中吹起成長的號角,同學(xué)們洋溢著明媚的笑容嬉鬧。教室的電扇不停地轉(zhuǎn)動著,我們在課桌前奮筆寫下青春。高考結(jié)束的那天,我們肆意拋灑書本,奔跑在學(xué)校的每個角落,張揚地在校服上寫下自己的名字。我們高唱著青春萬歲,用心感受美好的歲月。直到走出校門,看到等待已久的爸媽,我的心里開滿了向日葵。
那年暑假是漫長的,我有了人生中的無數(shù)個第一次:第一次拉直了我自來卷的頭發(fā),第一次進入社會找兼職,第一次和好朋友去旅行蓋章……青春時期的我總是覺得大人們都不理解我,所以和他們有過很多次的唇槍舌劍,老師和爸媽會給我設(shè)置很多屬于好孩子的條條框框,不許我逾越。
但也是在那個珍貴的暑假,我初次正視了自己的偏見,與爸媽來了一場大和解。菊芬姐是我的媽媽,我愛叫她姐姐,因為她一直擁有年輕的心態(tài)。當(dāng)她看到我暢游在青春的海洋里時,不禁和我講起了自己的青春。多年前,爸媽也有過屬于自己的青春記憶,他們只是被柴米油鹽的生活推著長大了而已。
菊芬姐的青春時期,班級里也刮著各種潮流。男孩子們大都喜歡學(xué)張信哲唱深沉憂郁的情歌,攢錢買一盤盤磁帶。那時候家里有一臺錄音機是一件十分炫酷的事情,既可以聽電臺,又可以聽歌。男孩子還會想象自己是金庸筆下拯救江湖的大英雄,被女孩子像崇拜偶像一樣追隨。春心萌動的女孩子則喜歡看瓊瑤的言情小說,想象自己是小說里的女主角,獨得帥氣男主角的偏愛。
在那個沒有電子產(chǎn)品的時代,菊芬姐也愛收集東西。每次外公收到來自遠(yuǎn)方好友的信件,她都會高興得像個孩子,扯著外公的衣角,叫他趕緊回信,然后輕輕地把郵票撕下來,貼在自己的筆記本上。信件越收越多,郵票的圖案和樣式也越來越多。
當(dāng)年在班級里,他們還舉行過一場“集郵大賽”,誰集的郵票數(shù)量又多,樣式又新穎,誰就獲勝。懷揣著不想輸給別人的小心思,菊芬姐背著外公,模仿他的字跡給他的遠(yuǎn)方好友寫信,這樣,她就能收集到源源不斷的郵票了。結(jié)果這件事沒過多久就被拆穿了,為此大家都樂開了花。
那場“集郵大賽”最后無疾而終,取而代之的是每天看當(dāng)時席卷了他們青春的《射雕英雄傳》。那時村子里誰家有臺黑白電視機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為了能看一集電視劇,菊芬姐會草草地吃完晚飯,然后求著外公帶她去村子里的王叔家看電視。村子里很多人圍在一起,只為等待經(jīng)典的電視劇開播。
散場后,大家還會紛紛模仿電視劇里的一招一式,與好友見面時點頭作揖,問候一句“久聞少俠大名”。他們也幻想過自己獲取武林秘籍,練得絕世武功,有一天能行俠仗義,浪跡江湖。菊芬姐那時還和好友一起創(chuàng)立過幫派,叫作“傾城派”,能進入幫派的都是“傾城美女”。
那些小人書里藏著的夢想,記在筆記本上的歌詞,貼在青蔥歲月里的明星貼紙,隨意哼唱的小曲……組成了菊芬姐的青春。飄散的風(fēng)吹過田野,眼前是炊煙裊裊的小村莊,她知道小巷子盡頭白墻黑瓦的那間小房子就是她青春造夢的起點。
青春究竟是什么時候消逝的,菊芬姐也說不清楚,成長的秘密藏在歲月里,也藏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中??墒撬J(rèn)為,只要保持年輕的心態(tài),青春就永遠(yuǎn)不會遠(yuǎn)去。
因為是母女,年齡的鴻溝曾把我們拉扯在歲月的兩端,我們互相不理解。此時此刻,我卻對菊芬姐有了新的認(rèn)識。
雖然我和菊芬姐不曾擁有一樣的青春,我們對青春的感受卻是相同的。青春期的我也暢游在各種小說里,幻想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女主角;也在筆記本上偷偷寫下成長的煩惱和無處安放的小情緒;當(dāng)然,也像菊芬姐一樣追逐過青春的潮流。
菊芬姐回憶著往事,眼眸里染上氤氳,若有所思地說道:“我們的青春從不是著急地活著?!?/p>
哪怕現(xiàn)在距離菊芬姐的青春已經(jīng)過去了那么多年,可翻看那些泛黃的相片,或是電視里響起一段熟悉的旋律,她依舊會想起恍如昨日的青蔥歲月。
十八歲的我風(fēng)華正茂,青春尚好,未來充滿無限可能。蟬鳴的盛夏依舊熱烈,微風(fēng)吹過放在窗口的書本,翻開了一頁又一頁。這個暑假,我擁有了和菊芬姐相同的青春感受。
她輕聲告訴我,青春這場遠(yuǎn)行,重要的永遠(yuǎn)是出發(fā),從不是結(jié)果。
(本刊原創(chuàng)稿件,視覺中國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