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暉
“有一只活了一百萬次的貓,它死過一百萬次,也活過一百萬次。它是一只有老虎斑紋,很氣派的貓。有一百萬個人疼愛過這只貓,也有一百萬個人在這只貓死的時候,為它哭泣, 但是,這只貓卻從未掉過一滴眼淚?!?/p>
這只很氣派的貓,曾跟過國王、水手、魔術師、小偷、老婆婆、小女孩等,它屬于任何人,但它又不屬于任何人。因為這些擁有它的人它都不喜歡,所以,有一百萬個人為它哭泣,它都沒掉過一滴眼淚,它對死一點也不在乎。
終于有一次,這只貓成了野貓,它不屬于任何人。
有一天,這只野貓遇到了一只白貓,并慢慢地喜歡上了這只白貓,最后它和白貓生活在了一起。它們生了很多小貓,后來,這些小貓也一只只地離開了它們。
時間不停地往前,有一天,白貓?zhí)稍谪埖纳磉?,安安靜靜的,一動不動了。
“貓第一次哭了,從早上哭到晚上,又從晚上哭到早上,整整哭了一百萬次?!?/p>
后來,貓停止了哭泣,它躺到白貓的身邊,也一動不動了。
“貓再也沒有活過來?!?/p>
活了一百萬次的貓,為什么沒有再活過來呢?
因為它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我們再反過來看這個故事。
為了找到生命的意義,這只活了一百萬次的貓做了什么呢?
它執(zhí)著地活了一百萬次。在不知道下一次活過來的時候是否還會碰到小女孩、老婆婆、小偷、魔術師、水手、國王等的情況下,在對未來一無所知且很大概率會重復上一世命運的情況下,這只貓帶著對命運的不甘,以及對那活著的一百萬次的遺憾,誓不罷休地一遍一遍地重來。
直到它遇到了那只白貓,直到它第一次哭了,它的這趟生命之旅才終于結束了——“貓再也沒有活過來?!?/p>
“在閱讀多元化的今天,我們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汲取知識,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悅讀’中外名著,還可以手捧傳統(tǒng)的紙質書,徜徉書海……”但是,無論閱讀方式如何多樣,我們在閱讀的時候,都應該有自己的所得所悟,就像我在閱讀這本《活了一百萬次的貓》的時候,我在想,我就是那只貓活的最后一次,但我找到生命的意義了嗎?我又是否為了找到生命的意義而不斷地努力呢?我在人生的最后階段,能否像這只貓一樣,可以了無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