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舞う街で~
其實,對我來說,《羽毛球》雜志應(yīng)該是一個歷史記錄者般的存在,就像以前總會有史官負責編寫歷史傳給后人。雖然雜志期刊這種載體大多數(shù)時候只是看個當下,可是對于七年前剛剛?cè)肟佑鹈虮荣惖奈襾碚f,是個很重要的了解隊史的工具。
因為小時候信息了解渠道有限、時間有限,加上興趣并不在競技體育這邊,我是個純純的大賽黨,頂多就是看看亞運會,看看奧運會,甚至看完就忘。
我從1996年開始記事那會兒就跟著家人看奧運會,最開始是看體操、跳水、舉重等,后來又加上乒乓球、羽毛球。知道那時候羽毛球最棒的就是女單、女雙,甚至只需要關(guān)注決賽就好了,一定會贏。悉尼奧運會的時候,知道運動員的名字怎么寫了。再后來就是認識了“蛋總”(林丹)、“芳姐”(謝杏芳)他們,知道“芳姐”是“蛋總”的女朋友,知道鮑春來,知道“風云”。2012年倫敦奧運會,史無前例的五金把國羽帶到了新高度。是的,那時候我連三大杯都不知道……
后面幾年,因為家里變故、工作忙,加上興趣還是不在競技體育,2013年世錦賽也就看看男單、看看“蛋總”。2016年奧運會的時候我呆了,王儀涵怎么在四分之一決賽就0比2出局了?她上屆是亞軍呢!隨后就是李雪芮受重傷,女雙也沒能進決賽,這兩個國羽曾經(jīng)強勢、曾經(jīng)站滿領(lǐng)獎臺的項目,這屆居然沒進決賽,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段時間,國羽被推到風口浪尖,許多人都在指責。最開始我也被輿論誤導(dǎo)了,但后來比賽結(jié)束后,我就在想四年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呢?道聽途說肯定不對,也許傳給你的就是錯的。那時候正好看《羽毛球》雜志官博在發(fā)新聞,我就在想,也許可以通過買舊雜志去認真了解一下這四年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那會兒,我買了2014年和2015年還有2016年上半年的刊,一本本翻過去,還翻看了2013年的報道,原來短短四年發(fā)生了很多事,應(yīng)該說是從廣州世錦賽就開始了。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變故,外面的變故加上我們自己也遇到了很大困難,各種不巧交織在一起,才出現(xiàn)了里約奧運會那樣讓人心痛的一幕幕。誰不渴望冠軍?但曾經(jīng)看似理所當然的贏球卻越來越難。閱讀完兩年多的舊刊,也讓我對于隊伍結(jié)構(gòu)的變化以及困難挑戰(zhàn)出現(xiàn)的時間線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
希望《羽毛球》雜志為我們記錄下白色小球劃過時光的感動與故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