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欣 特級教師,首都師范大學附屬實驗學校副校長,作家。已出版《優(yōu)秀教師的自我修煉》《教育微創(chuàng)新》《做個自驅型教師》等作品。
家庭教育,是針對孩子的個性教育;學校教育,是共性的基礎教育。只有家校合作,形成一種教育合力,才更適合孩子的未來發(fā)展需要。2023年,本刊邀請知名中小學校長、教育專家,繼續(xù)為讀者解讀家校合作,實現(xiàn)家校共育。
如果家長不能理解并認同老師的理念,就很難形成育人的合力,教育效果會大打折扣。
學生小尹的媽媽突然給我打電話,問我到底用了什么方法,讓原先不喜歡英語的孩子,竟然主動寫單詞、背課文了?我說其實很簡單,就是尊重孩子的興趣,做孩子的傾聽者和支持者。
小尹不玩兒手機也不追劇,就喜歡寫作,夢想當作家,于是見縫插針地抽時間寫劇本。父母很惱火,覺得她不務正業(yè):“把寫劇本的時間花在學英語上多好!”但媽媽越嘮叨,小尹越逆反,甚至連英語作業(yè)都不做了。
我和小尹媽媽的觀點不一樣。得知小尹在英語課上寫劇本,我把她叫到辦公室,沒有批評她,而是笑著問可不可以讓我看看她寫的劇本,因為大家都說她寫得挺精彩的。小尹很驚訝,兩天后拿來了自己很得意的一個劇本。雖然故事情節(jié)一般,但文字優(yōu)美,書寫特別工整。我表揚了小尹,同時提醒她不要在課堂上寫劇本。“上英語課寫劇本,時刻擔心被老師發(fā)現(xiàn),這樣寫出來的劇本也不會很好吧?”小尹笑著點頭,答應我以后會利用課余時間寫劇本,爭取把英語成績趕上去。
學期末,我在她的評價手冊上寫道:“你有偉大的興趣,但興趣的發(fā)展需要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卓越的學習能力。老師永遠是你的忠實讀者,我相信你的父母也是?!?/p>
從那以后,小尹一有新作品就給我看,讓我欣慰的是媽媽發(fā)現(xiàn)孩子的變化后馬上跟我溝通,還虛心接受了我的建議。寒假期間,媽媽看了小尹所有的作品,還和她一起把劇本裝訂成冊。家長很好地理解和認同了老師所說“做孩子的傾聽和支持者”的理念,并進行了創(chuàng)造性配合,而孩子也很快呈現(xiàn)出她期待的理想狀況。
但不是所有家長都愿意聽取老師的意見并積極配合。發(fā)現(xiàn)張海海抄襲同桌的作業(yè),我及時制止,并打電話給他媽媽委婉地說明了情況。沒想到她說我侮辱了孩子,之后還趕到學校,當面指責我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在意他的心理感受?!拔覀兙瓦@一個孩子,他的快樂比什么都重要?!蔽疫€能說什么呢?
幾天后,張海海媽媽打來電話詢問孩子近期的表現(xiàn)。我說:“很好?!彼龁栁沂遣皇巧洗握伊宋?,我不好意思說實話了?我堅持說孩子表現(xiàn)真的很好。作為一名有經(jīng)驗的老教師,我決定用這種不表態(tài)的方式“懲罰”一下家長。自從媽媽來學校找我后,張海海每次見到我都躲著走??磥?,媽媽的行為對他是有影響的。當然,我對張海海的關愛一如從前。
在孩子面前表達對老師的不滿甚至嘲諷、貶低,這種家長怎么能真誠地與老師溝通?又怎么能和老師達成一致?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比绻议L不尊師重教,他的孩子怎么會品學兼優(yōu)?
當然,與老師的理念保持一致,并不是要家長對老師的話言聽計從。如果不認可老師的做法,可以找機會與老師溝通,最后達成基本一致。這種一致性需要建立在互相理解的情感基礎上。老師的義務不是無限的,比如寒暑假,老師沒有義務輔導或推進學生的學習。如果老師這樣做了,是出于責任感,而不是履行義務。只有家長理解了老師勞動的邊界和特點,才會為孩子贏得老師更好的服務。
家長要合情合理地向老師表達訴求,但以下幾個錯誤要避免:1.無視孩子的感受;2.不想得罪老師而一味回避、忍讓;3.對于老師的無心之失或輕微過失,不依不饒非要討個說法。以合理、合情和尊重對方的方式表達感受與訴求,這才是智慧家長該有的樣子。
玄圭?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