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如
“我可能是當時所有編輯里,唯一一個沒有看過《天下足球》的人?!痹趧偧尤胙胍晻r,劉嘉對這個剛剛開播兩年的欄目尚一無所知。
2002 年,劉嘉結(jié)束了長達三年的英國留學(xué)生活,回到了北京。那輛承載著英國留學(xué)生無數(shù)回憶、每周末拉著劉嘉往返于眾多球場的維珍火車,也離開了劉嘉的生活。從英國回國時,劉嘉曾想,過不了多久,我一定要再回來看看。
可讓他意想不到的是,他多年后再次回到英國的緣由,仍然是因為足球。而這份CCTV5 的工作,作為劉嘉的第一份正式全職工作,一做,就是近20 年。
央視大樓附近的恩菲科技大廈九層,925A辦公室里,在靠近墻角的位置,有過這樣一張電腦桌。
桌子一面的玻璃墻上, 貼著維埃里、巴喬還有托蒂等意大利球員的海報,墻的另一面貼的則是曼聯(lián)國王坎通納、身穿英格蘭球衣的貝克漢姆,左下角還有張曼聯(lián)一線隊的全家福。
“這個辦公桌是我和劉嘉共用的,我比他早來一個月,正好隔了一個世界杯,剛到的時候我就用意大利球員占了一半,他來的時候又加了一些曼聯(lián)的?!焙蛣⒓瓮陙淼健短煜伦闱颉分谱鹘M的朱曉雨,對初到央視的那段經(jīng)歷仍記憶猶新。
2002年,那張摞滿比賽磁帶的電腦桌、貼遍海報的玻璃墻,見證了劉嘉在《天足》最初的時光——如今近二十年過去,他依舊在幕后為天下足球發(fā)光發(fā)熱,其身份也從當初的實習(xí)生,變成了《天下足球》的主編、元老。
也許不是所有的中國球迷都知道劉嘉這個名字,但《亨利:誰與爭鋒》《貝克漢姆:貝影》《弗格森的紅色帝國》《吉格斯:真正紅魔》《圣者卡西》等等經(jīng)典專題, 均是由他策劃、剪輯與配音的作品。
伴隨著《天下足球》二十周年紀念的,是一代中國球迷記憶之門的開啟。而劉嘉,就是那位拿著鑰匙的人。
“英國求學(xué)的日子“
當你們年輕時, 可惜, 你我已不再年輕?!?—— 《吉格斯:真正紅魔》14.06.02
2020年11月27日,是《天下足球》開播整整20周年的日子,我們在一家咖啡館見到了劉嘉。
就在采訪前一天,他正在臺里加班,以完成馬拉多納專題節(jié)目的制作。一代球王的突然離世,給整個世界留下了無數(shù)震驚、遺憾與眼淚。而讓這位阿根廷球王揚名立萬的1986年世界杯,也讓劉嘉與足球正式結(jié)緣。
“ 1 9 8 6 年世界杯, 幾乎所有鏡頭,我至今都還能記得清清楚楚。反而是近兩屆世界杯的印象,倒是沒那么深刻了。”談起童年的足球記憶,劉嘉如數(shù)家珍。
“ 當年的媒體渠道, 遠不及現(xiàn)在豐富。國際足球的新聞大多是來自《體壇周報》和《足球報》,但當時隨便一篇報道,我都能花好久時間反復(fù)地看,所以那會兒好多關(guān)于足球的新聞,我都記得特別清楚?!?/p>
1990年,當時的北京臺轉(zhuǎn)播了一場曼聯(lián)足總杯奪冠的集錦,那時北京臺也是國內(nèi)第一批轉(zhuǎn)播英國足球比賽的電視臺。后來幾年,每周守著北京臺看英超的劉嘉,逐漸被當時稱為“92班”的曼聯(lián)黃金一代所吸引,成為了一名忠實的“紅魔”擁躉。
至今, 劉嘉的微博頭像, 用的還是一張經(jīng)典的92班合影。
劉嘉從不吝嗇自己對92班喜愛。除去辦公室的海報,為紀念吉格斯退役,在《吉格斯:真正紅魔》那期《天足》專輯中,我們也能看到許多92班的身影。當《When We Were Young》的配樂響起,吉格斯、貝克漢姆、內(nèi)維爾等一個個92班的熟悉面孔也隨之出現(xiàn)。
“雖然沒能為92班專門做一期片子,但吉格斯那期你能看到很多92班的身影。我還記得那段結(jié)尾的詞,‘當你們年輕時,可惜,你我已不再年輕……”
或許是對足球的熱愛以及對夢劇場的向往,1999年,在紅魔“三冠王”的那個夏天,劉嘉選擇遠赴英倫求學(xué),踏上了那片夢想中的土地。但有趣的是,劉嘉進入了利物浦大學(xué)就讀足球產(chǎn)業(yè)管理專業(yè),其所在城市的利物浦隊,則是紅魔曼聯(lián)的死敵。
不過, 因為需在正式課程開始前就讀語言班的緣故,劉嘉留學(xué)的第一站,是諾丁漢大學(xué)旁一個叫比斯頓的小鎮(zhèn),那是一個只有幾百人的小鎮(zhèn)。在初到英國的四天后,按捺不住興奮的劉嘉,就迫不及待坐上了從小鎮(zhèn)出發(fā)的火車,只身前往曼徹斯特,來到曼聯(lián)的主場,被稱為“夢劇場”的老特拉福德朝圣。
那天恰逢比賽日, 他花了近80鎊的“天價”(在當時英鎊匯率最高的時候, 約合1 3 2 8 元人民幣),從黃牛手買了一張球票,看了人生中第一場曼聯(lián)的主場比賽。
談起那場20年前的英超觀賽“ 首秀” , 劉嘉仿佛在回憶一件昨天剛剛發(fā)生的事情。
“第一場看的英超,那太記得了。”劉嘉頗為興奮地說,“1999年10月16日,曼聯(lián)VS沃特福德,那是一場中午12點的球,從第一個倒鉤進球到最后的點球,比賽過程我記得清清楚楚,最后是4-1的一場大勝, 約克和科爾的倒鉤,還有埃爾文的點球?!?/p>
“看完就覺得這場比賽我太賺了, 從黃牛手中買的那8 0 鎊的票太值了,比賽結(jié)束之后我還要到了小貝的親筆簽名。之后其他比賽,甚至是現(xiàn)場捧杯什么的比賽,留給我的印象,都不如這場比賽深刻?!?/p>
于是, 那趟往返于曼徹斯特與諾丁漢住處的小火車,成為了劉嘉每周都要乘坐的交通工具。車程來回一共4 個小時, 英國的車票價格也同樣不菲,但因為足球,他樂在其中。
“那時候不管,年輕嘛?!?/p>
除了時不時去夢劇場看比賽,諾丁漢附近的德比郡、利茲以及萊斯特等城市,也都成了劉嘉英國足球巡禮的打卡地。
“在那個小鎮(zhèn)的日子,現(xiàn)在想想其實挺不錯的。只不過下午兩點就天黑的鬼天氣,真的讓人接受不了?!钡嵌螘r間,也被劉嘉稱作是“看球最瘋狂”以及“最無憂無慮的時候”。
“有什么比賽看什么比賽,哪兒離得近就看哪兒。在英國很多城市都待過,但我現(xiàn)在最懷念的還是諾丁漢?!?/p>
英國留學(xué)的時光, 讓劉嘉見識到了真正的足球文化。那種植根于英國人骨子里的足球基因,也讓他對足球——這項被稱作“世界第一運動”的體育項目,有了更深、更具體的理解。
此外, 身為推理小說迷的劉嘉, 還在英國有另一個朝圣地——倫敦貝克街221B,那是在著名偵探小說系列中,大偵探福爾摩斯所居住的地方。
“我第一次來到貝克街221B的時候,兒時的回憶一下清晰起來:二樓上有一條帶斑點的帶子,桌上是未合上的那本海軍協(xié)定,墻上跳舞的小人痕跡依稀,背后原來是那孤獨的騎車人,六座拿破侖半身像就立在那里,駝背人捧著藍寶石,牽著巴斯克維爾的獵犬,緩緩地翻開那部波西米亞的丑聞……”劉嘉饒有興致地回憶著,他在貝克街的游覽經(jīng)歷。
相對于足球, 推理小說甚至更早地進入了他的生活。從6 歲起,他就開始追著看《霍桑探案集》這種偵探推理小說。用劉嘉的話說,他對偵探小說的了解,“也許足以達到開場個人座談會的程度”。
誕生了眾多知名偵探小說和作家的英國,值得推理迷們一探究竟的地方,也遠不止貝克街。借著多年后《天足》拍攝“倫敦行動”的機會,劉嘉曾從溫布利開始驅(qū)車夜行,駛向230英里之外的小城托基。那是他最愛的推理作家之一——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故鄉(xiāng)。
“某種意義上,這些東西在我生活中的重要程度,完全不亞于足球?!眲⒓握f。
2 0 0 2 年, 劉嘉結(jié)束了長達三年的英國留學(xué)生活,回到了北京。那輛承載著英國留學(xué)生無數(shù)回憶、每周末拉著劉嘉往返于眾多球場的維珍火車,也離開了劉嘉的生活。
“剪片子是個體力活”
歲月你別催, 該來的我不推; 歲月你別催, 走遠的仍要追?!薄?《世上只有一個羅納爾多》11.02.14“
32歲的亨利就坐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過去,都是自己22歲的影子?!滨r有人知道,這句經(jīng)典的《天足》文案,也是原作者劉嘉寫給自己的一封獨白。
與亨利同年出生的劉嘉,從那雙眼里望到的,也是自己22歲時的張狂。
韓日世界杯后,從利物浦留學(xué)歸來的劉嘉剛進入央視,就被分到了《天下足球》節(jié)目組。當時央視的足球組只有兩個獨立的節(jié)目團隊,一個是《足球之夜》,一個便是《天下足球》?!短煜伦闱颉飞踔吝€是當時為了適應(yīng)歐洲賽事球迷的需要,從《足球之夜》國際部分里被“分”出來的欄目。
“我可能是當時所有編輯里,唯一一個沒有看過《天下足球》的人?!痹趧偧尤胙胍晻r,劉嘉對這個剛剛開播兩年的欄目尚一無所知。
而學(xué)足球產(chǎn)業(yè)管理出身的劉嘉,一投身體育行業(yè),遇到的第一份工作便是需要掌握視頻制作的媒體崗位。留學(xué)時學(xué)到的那些最前沿的足球產(chǎn)業(yè)管理知識,暫時沒有了用武之地。
在2000年伊始,視頻剪輯,還停留在用傳統(tǒng)機器操作的“技術(shù)活兒”階段。所有的與比賽相關(guān)視頻素材,都被收錄在老式的大盒磁帶里,每盒磁帶的分量近乎于一塊“板兒磚”。
在進行視頻剪輯工作前, 編輯需要自己先去一格一格、一盤一盤找到對應(yīng)的磁帶,然后再把所有的“板兒磚”搬到辦公室,用對編機挨個進行處理。這種被稱為“ 線性編輯” 的傳統(tǒng)制作方式, 是2000年以前,電視節(jié)目制作行業(yè)主流的電視編輯手法。
所以,無論是對于足球?qū)I(yè)出身的劉嘉,還是意大利語專業(yè)出身的朱曉雨,他們在這項工作面前,屬于徹頭徹尾的“門外漢”。
“剛進來的時候啥也不懂,看見機器和那些山一樣高的帶子就懵了。沒別的辦法,一點一點積累著,慢慢學(xué)吧?!眲⒓握f。
于是, 工作當前, 兩個人只好搭伴,從零基礎(chǔ)開始學(xué)習(xí)“剪片子”。二人一有空閑時間,就會在對編機上練習(xí)剪輯,比如拿一盤整場的比賽磁帶, 把它縮成5 分鐘的、3分鐘的短片等,盤點類的TOP 10系列以及新聞資訊類的專題,是二人最常經(jīng)手的任務(wù),這種狀態(tài)持續(xù)了一年左右。
直到2003年之后,他們才開始逐漸接觸《絕對巨星》這類人物專輯的制作任務(wù)。
“咔噠…吱…咔噠…咔…”
“嘰啾嘰…啾…嘰啾…”
對編機發(fā)出的聲音, 總帶著嚴密的賽博機械感;還有監(jiān)視器里帶有的橫斜紋;以及時不時出現(xiàn)的馬賽克…… 這些老炮兒設(shè)備,喚起了劉嘉對《天下足球》那段痛并快樂著的工作回憶。
而在劉嘉看來,與這些老設(shè)備相輔的,便是繁瑣的“找素材”過程。
“比如,一期《絕對巨星》專題節(jié)目的視頻內(nèi)容量,就大概需要一二百盤磁帶,才能湊齊所有節(jié)目素材。但當你找完的時候,視頻雖然還沒編輯, 你就會感覺,已經(jīng)把任務(wù)完成了一半,心里的一塊大石頭也基本落地了?!?/p>
“ 那段時間非常苦, 不像現(xiàn)在,想弄一個素材,隨便從網(wǎng)上就能下載下來?!眲⒓握f,“但是用機器和磁帶剪輯的時候,那種直觀的機械操控感,現(xiàn)在用電腦視頻剪輯是很難找到了。”
“摞滿一人多高的磁帶”,曾經(jīng)是每個“ 天足人” 的辦公桌日常。就連隔壁兩個桌的同事,都看不見彼此,劉嘉想要和朱曉雨說上話,都得努力后仰側(cè)著身子才能讓對方聽到,同時還要小心翼翼地防著把帶子碰倒。
每天拉著裝滿磁帶的小推車,從斜對面的恩菲科技大廈走過復(fù)興路一直拉到央視老臺里的日子,如今也成為了令人懷念的舊時光。一輛輛裝滿磁帶的小推車,承載著那代電視媒體人的獨家記憶。
同樣曾在《天下足球》工作過,并與劉嘉同為“紅魔”球迷老友的陸毅雋,也對磁帶相伴的日子印象深刻。“有個事情我記得挺深的,好像是2004年吧,那賽季穆里尼奧帶領(lǐng)波爾圖在歐冠淘汰了曼聯(lián),然后在老特拉福德激情狂奔。當時我正在和劉嘉一塊看直播,沒想到他一怒之下,把拉磁帶的小車給砸了。結(jié)果轉(zhuǎn)天就被領(lǐng)導(dǎo)抓住說了一頓?!?/p>
“工作之外,劉嘉其實真的是個很有性情的人。也難怪他能寫出那么多戳人心的解說詞出來?!标懸汶h說。
自2 0 0 6 年開始, 因為技術(shù)升級,央視的視頻剪輯手段,開始向電腦數(shù)字化進階。次年《天足》知名的專題片《貝影》,正是這一技術(shù)過渡階段的產(chǎn)物。那一年,伴隨著遠走北美的小貝暫別歐洲足球,央視的大磁帶與小推車們,也逐步退出了媒體的歷史舞臺。
“其實制作的過程,比真正片子播出的時候,帶來那種愉悅感還要強烈。”回憶起編《背影》的那幾天,朱曉雨的眼神中,滿是對那段回憶的眷戀。
“ 《貝影》那期片子, 我們都編輯完后,等著讓康翀去做最后的合成包裝還有特效。當時我和劉嘉就在旁邊看著,在央視老臺,那整個樓道里,只有我們?nèi)齻€人,當時就覺得,那一片天地都是屬于我們的?!?/p>
除去大量在幕后的剪輯配音工作之外,劉嘉也借工作出差的“便利”,現(xiàn)場報道過眾多世界性大賽:兩屆世界杯、兩屆奧運會、兩屆聯(lián)合會杯、兩屆歐冠、一屆歐洲杯、一屆美洲杯、一屆亞洲杯……作為一名體育媒體工作者,他已經(jīng)完成了報道職業(yè)生涯的“大滿貫”。
而無論場內(nèi)場外, 足球之于劉嘉, 也早已由一項狂熱的愛好,成為了自己為之奮斗近半生的職業(yè)。
2004年歐洲杯的希臘神話,是劉嘉第一次現(xiàn)場報道世界級大型賽事,他在里斯本的媒體工作間里,見證了希臘隊造就的神跡。
2006年德國世界杯,是劉嘉第一次現(xiàn)場報道世界杯,在德國的40多天里,他往返于多個城市之間,最多的時候一天開了1200公里。
2013年歐冠決賽,羅本在倫敦溫布利絕殺了多特蒙德,幫助拜仁捧起了冠軍獎杯,而那也是劉嘉迄今為止,最后一次造訪英國。
“金牌詞人”二十年
誰說時間不會說話, 它分明在我們2 0 歲時雕刻下風(fēng)起云涌, 又在4 0 歲時書寫下云淡風(fēng)輕?!薄赌腥怂氖?致敬76黃金一代》16.09.26
2020年底,為了慶祝節(jié)目的二十歲生日,《天下足球》欄目組出版了一套共120位球員的青春三部曲——《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球星》,這并不是該書第一次面世。
早在2015年《天足》十五周年慶時,該套書的前兩冊已經(jīng)面世發(fā)售過一次。新增加的第三本書,填補了諸如姆巴佩、孫興慜以及薩拉赫等足壇新貴。劉嘉的名字,則出現(xiàn)在了扉頁的“主編”一欄,僅次于制片人陳文江之后。
一步一步, 陪著《天足》也走了近20年的劉嘉,已經(jīng)成為了除制片人陳文江以外,待在《天足》節(jié)目組時間最長的一個人。
“春節(jié)左右就開始籌備,正好趕上二十年的這個1 1 月, 就出版了。其實成書我都還沒收到呢。”劉嘉翻看著我們在采訪時帶去的新版書籍說道。
作為一檔周播的國際足球欄目,《天下足球》欄目設(shè)計、編排與剪輯制作水平,二十年來一直保持著國內(nèi)領(lǐng)先的超一流水準。
而相對于歐洲足球欄目強調(diào)的理性與中立,強調(diào)感性與詩性的《天足》,則深刻抓住了國人的敘事化情結(jié)。其最被中國球迷們所耳口相傳的解說文案,則賦予了《天足》在中國甚至世界足球電視史上的獨特地位。
對于很多中國球迷來說,只有在《天足》播出退役專輯時,我們喜歡的球星才算真正退役了。
“在《天下足球》的眾多版塊設(shè)置中,最受追捧的當屬球星專輯。對很多球迷來說,自己喜歡的球星退役之后,期待《天下足球》制作的專題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習(xí)慣。‘天足出品,必屬精品更是成為了一種品質(zhì)保證?!?/p>
在《那些年, 我們一起追的球星》的再版書封介紹上,寫著如上一段文字。
“《天足》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放眼整個世界足壇,其實都難找到同一類的足球節(jié)目可以與之相比。”陸毅雋說,“我在英國工作期間,也看過很多足球節(jié)目,這種帶有強烈文人敘事情懷的體育節(jié)目,幾乎是唯一的存在?!?/p>
多年來, 《天足》長期保持著十幾人左右的小團隊“ 作戰(zhàn)機制”。從找素材、文案撰寫到剪輯成片,每個人基本都有著獨立成片的能力。而劉嘉的工作,則往往比其他人還重一些——他需要多負責(zé)一道的,便是頗需要深刻功力的文案撰寫及配音工作。
換句話說, 如果把每期《天足》的專題節(jié)目比作一首歌曲,那么,劉嘉的重要工作之一,便是為這首歌“填詞”。
“他的填詞水平,確實屬于那種大神級別的。比如,50分鐘的視頻畫面,我們可能得用上個兩三天才能完成。但劉嘉一個上午就能把詞填完,他有時甚至可能不用寫,到錄音間直接看著畫面配就可以。簡直神了?!蓖瑸椤短熳恪肪帉?dǎo)的呂楠,對劉嘉天才一般的“填詞”能力,十分欽佩。
“不是說右半腦發(fā)達的人,在知覺和想象力方面都有可能更強一些嘛!可能因為我是左撇子?右腦比較發(fā)達,所以思路也開闊一些吧?!眲⒓涡χf。
有人喜歡先配樂再填詞, 有人喜歡先寫詞再譜曲。劉嘉的工作習(xí)慣,便是先把素材找好,編輯成片,然后戴著耳機、聽著音樂、看著畫面, 順勢把詞寫出來,配好。這是他多年來養(yǎng)成的一個習(xí)慣。
亨利那段被眾多球迷奉為圭臬的《天足》解說文案,就是劉嘉一氣呵成寫出來的。
此外, 深受流行音樂特別是香港流行樂影響的劉嘉,也將那份對于港樂的癡迷,帶到了工作當中,成為了他“填詞”工作重要的靈感來源。那些歌詞字里行間被埋藏的細微情緒,都被他逐一挖掘了出來,用在了專題節(jié)目中。
如果你在喜歡《天足》的同時,又同樣是個港樂愛好者,你會發(fā)現(xiàn)眾多劉嘉經(jīng)手的節(jié)目里,都有港樂的影蹤。比如由他配音的那期專題《男人四十,致敬76黃金一代》的背景音樂,用的便是張國榮那兩首如風(fēng)的經(jīng)典歌曲《風(fēng)繼續(xù)吹》和《風(fēng)再起時》,后者正是張國榮作別歌壇的告別曲。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 是香港流行音樂百花齊放的黃金時代。諸如四大天王、B e y o n d 、張國榮、譚詠麟與李克勤等歌手風(fēng)光無限,迅速攻陷了年輕一代。
劉嘉便是跟隨港樂黃金一代,所成長起來的忠實聽眾。如今他仍然有收藏實體唱片的習(xí)慣,而那些經(jīng)典的港樂唱片,便占據(jù)了他獨家收藏的半壁江山。此外,他還是各大音樂APP的會員。
“我一句粵語也不會說,但我想都不用想,一秒鐘就能把如果癡癡地等某日終于可等到一生中最愛(譚詠麟《一生中最愛》)用粵語唱出來。” 劉嘉說。有次他為了去聽香港紅館的演唱會,請了三天的假, 打個“ 飛的” 去香港,什么也不買,溜達一圈就回來了,心滿意足,第二天正常上班,就當什么都沒發(fā)生過。
在劉嘉鐘愛的港樂背后, 是繁榮富饒的粵語文化。獨到的華洋融合文化體系,帶給了劉嘉充分的創(chuàng)作給養(yǎng),所滋養(yǎng)出的靈感火花,也為《天足》這檔原本硬邦邦的體育欄目,賦予了獨有的文人“ 詩性” 。但劉嘉卻謙虛地表示, 這類風(fēng)格并不是自己獨創(chuàng)的,只是對早期《天足》前輩們風(fēng)格的一種延續(xù)。
“我們的目的,始終是努力把那些故事講得更生動。我和朱曉雨只是在前輩們的基礎(chǔ)上,添加了一些個人情感在里面?!眲⒓握f。
有人發(fā)微博說, 劉嘉的聲音仿佛有種魔力,當那些文案被他一字一字讀出時,整個人仿佛一下子被拉入時光隧道,被帶回到了十幾年前,帶回到那段關(guān)于足球的青春回憶里。
但在劉嘉看來, “ 動情” 乃至“煽情”,也絕非他刻意為節(jié)目掛上的標簽。
“有一次在飯局上,同來的有一個《天足》忠實觀眾,他想當面聽我念一段文案,越催人淚下的那種越好?!眲⒓握f自己有些困惑,“我一直尋思著,自己其實是個挺地道也挺幽默的人,為什么大家總記著,我是怎么讓人催人淚下的呢?”
“可能那些字眼,確實觸動到了很多人對青春的回憶吧?!眲⒓谓忉屨f,“文案其實只是一方面,配合出現(xiàn)的畫面,響起的音樂,大家就自然而然被帶入那種情境下了?!?/p>
“接地氣,才可能獨有。”劉嘉如此總結(jié)《天足》成功的奧秘,“那些特別華麗的辭藻,可能一時半會兒能驚艷到大家。但經(jīng)得起時間打磨的,還是那些接地氣,和大家切身相關(guān)的東西?!?/p>
除去書籍出版與相關(guān)周邊的制作,央視還特別制作了一檔專題直播節(jié)目, 以紀念《天下足球》的二十年。身為節(jié)目元老的劉嘉,久違地從幕后走到臺前,在鏡頭前,一字一句,朗讀起了那段經(jīng)典的文案。
時光列車送走的,何嘗又不是劉嘉與足球相伴的二十年青春。但他的心中,依舊少年。
“他蓄著胡子的大叔造型,真的驚到我了。感覺突然變成魯迅了。”在直播中看到了劉嘉的陸毅雋,還翻出了兩張合影,通過微信發(fā)給了劉嘉。其中一張是2005年曼聯(lián)中國行時,二人結(jié)伴去看比賽時拍攝的。照片中的劉嘉,穿著紅色的曼聯(lián)主場球衣,留著半長發(fā),笑容青澀又靦腆。
“換個造型,換個造型而已?!泵鎸嫌训恼{(diào)侃,劉嘉有些難為情地笑了。
翻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球星》,每一冊的書封上,都清楚寫著如今每一位仍在《天足》制作組奮斗的姓名?!罢堄涀∵@些制作人的名字,《天下足球》的眾多精品節(jié)目,正是出自他們之手?!睍馍嫌≈@樣一段文字。
開始, 是足球選擇了他。后來,是他選擇了足球。但無論是愛好還是職業(yè),沒有什么是比“喜歡”更重要的事。
“ 離開央視的誘惑肯定都有過。但我寧愿把自己一個能干好的(工作)先干好。現(xiàn)在做這行習(xí)慣了,有了一些名聲,也有一定的個人風(fēng)格了。我要是再走了,那不就成了張國榮那首《由零開始》了嗎?”劉嘉說。
“那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