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先勝
作者單位: 437199 湖北省咸寧市婦幼保健院
支氣管哮喘是兒科常見疾病,多集中發(fā)生于兒童,近年來其患病率逐年遞增,其中因支原體肺炎(MP)所導致的支氣管哮喘占較大比例[1]。目前,臨床上關于其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多數(shù)學者認為其發(fā)生可能與過敏源接觸、病毒性感染有關,具體表現(xiàn)為:喘息、氣急、咳嗽、胸悶等,對患兒的日常生活、身心健康均造成不良影響[2]。霧化吸入是治療支氣管哮喘合并MP的主要方式,藥液通過設備以氣霧狀噴出,能夠直接進入到呼吸道,進一步達到平喘、止咳的作用[3]。β2受體興奮劑具有降低血管通透性的作用,有效緩解哮喘癥狀,對改善患兒臨床癥狀效果顯著[4]。本研究觀察β2受體興奮劑聯(lián)合糖皮質(zhì)激素霧化吸入治療支氣管哮喘合并MP患兒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20年1—2月湖北省咸寧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支氣管哮喘合并MP患兒100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觀察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3~10(6.87±1.01)歲;病程5~11(7.91±1.21)d;其中急性發(fā)作30例,慢性發(fā)作20例。對照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2~10(7.01±0.87)歲;病程4~10(7.61±0.89)d,其中慢性發(fā)作27例,急性發(fā)作23例。2組患兒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1.2 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標準[5];(2)均由MP感染所引起;(3)發(fā)熱≥38.5 ℃,且超過10 d;(4)經(jīng)大環(huán)內(nèi)酯抗生素藥物治療1周仍無效果;(5)患兒家長均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低氧血癥、心肌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染患兒;(2)電解質(zhì)、酸堿平衡紊亂患兒;(3)消化道出血或合并先天性心臟病患兒;(4)肺結核或支氣管異物患兒;(5)合并惡性腫瘤疾病或主要臟器功能受損者;(6)合并先天畸形或免疫功能異常者;(7)對本次研究藥物有過敏史者。
1.3 治療方法 2組患兒均接受常規(guī)抗感染、止咳化痰治療。對照組予糖皮質(zhì)激素霧化吸入治療,選擇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AstraZeneca Pty Ltd生產(chǎn))1 mg霧化吸入,每天2次,治療1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β2受體興奮劑霧化吸入治療,給予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萬托林制藥公司生產(chǎn))2.5 mg與糖皮質(zhì)激素一同霧化吸入,每天2次,治療1周。
1.4 觀察指標與方法 (1)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pred),采用肺功能儀測定,儀器由浙江興華科技公司提供;(2)炎性因子:采集患兒治療前后空腹靜脈血4 ml,離心并分離血清,采用ELISA法測定血清紅細胞沉降率(ESR)、C反應蛋白(CRP)水平,步驟按儀器或試劑盒說明書為準;(3)免疫功能指標:采用流式細胞儀測定患兒治療前后血清T淋巴細胞CD4+、CD8+、CD4+/CD8+變化,儀器由美國Reter公司提供,檢測步驟嚴格按照儀器說明書進行;(4)不良反應:包括腹瀉、嘔吐、紅疹等發(fā)生情況。
1.5 療效評定標準[6]顯效:臨床癥狀及病灶完全消失,X線胸片、痰培養(yǎng)均已恢復正常,肺功能正常;有效:癥狀及病灶緩解,X線胸片顯示炎癥基本吸收、痰培養(yǎng)均恢復陰性,肺功能基本正常;無效:用藥治療72 h后,癥狀無明顯變化或病情有加重趨勢??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2.1 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為94.00%,高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332,P=0.037),見表1。
表1 對照組與觀察組治療效果比較 [例(%)]
2.2 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2組患兒FVC、FEV1%pred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周后,2組FVC、FEV1%pred均較治療前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對照組與觀察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2.3 炎性因子比較 治療前,2組患兒ESR與CR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周后,2組ESR較治療前減小、CRP水平較治療前下降,且觀察組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3。
表3 對照組與觀察組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比較
2.4 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2組患兒CD4+、CD8+、CD4+/CD8+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周后,2組CD4+、CD4+/CD8+均高于治療前,CD8+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升高或降低幅度大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4。
表4 對照組與觀察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2.5 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6.00%,低于對照組的22.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315,P=0.021),見表5。
表5 對照組與觀察組不良反應比較 [例(%)]
MP感染是導致支氣管哮喘的主要因素,同時也是呼吸系統(tǒng)中較常見的慢性疾病,多集中于秋冬季節(jié),對患兒的生長發(fā)育造成嚴重影響[7]。近年來,因其患病率逐年遞增,且危害大,受到臨床醫(yī)學者的高度重視。
既往臨床治療支氣管哮喘合并MP的方法較多,其中霧化吸入是目前治療哮喘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起效快、療效好等優(yōu)點[8]。而糖皮質(zhì)激素霧化吸入是支氣管哮喘合并MP的有效治療藥物,用藥機制:藥物直接作用于患兒的呼吸道黏膜上,進一步增強內(nèi)皮細胞、平滑肌細胞的穩(wěn)定性,進而快速緩解臨床癥狀,對改善患兒的肺部功能、促進病情轉(zhuǎn)歸有積極作用[9-10]。β2受體興奮劑能夠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增強細胞內(nèi)的環(huán)磷腺苷含量,促進支氣管平滑肌得到松弛、擴張,對緩解患兒的喘息、呼吸困難等癥狀具有積極作用[11]。劉寒冰[12]研究指出,將糖皮質(zhì)激素霧化吸入與β2受體興奮劑聯(lián)合能夠在減少糖皮質(zhì)激素藥物劑量的同時,增強藥理作用,進而快速緩解臨床癥狀,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本研究對收治的部分患兒給予β2受體興奮劑聯(lián)合糖皮質(zhì)激素霧化吸入治療,旨在觀察其對患兒臨床癥狀的改善效果。結果表明,觀察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為94.00%,高于對照組的80.00%,表明聯(lián)合用藥可有效改善患兒的肺部功能,提高治療效果,效果顯著優(yōu)于單一用藥。MP感染與炎性因子異常明顯相關。糖皮質(zhì)激素具有抗炎、抗過敏的作用,可有效抑制炎性因子產(chǎn)生,進而減輕炎性反應。β2受體興奮劑具有增強血管通透性,減輕氣道黏膜水腫的作用,進而調(diào)節(jié)炎性反應[13]。結果中治療后觀察組ESR小于對照組、CRP水平低于對照組,表明聯(lián)合治療可明顯抑制炎性反應。
另外,相關研究表明,MP的直接侵犯和免疫損傷二者也可共同作用導致支氣管哮喘合并MP發(fā)生,因此密切監(jiān)測患兒免疫功能變化,對評估病情有指導作用[14-15]。本研究顯示,治療后2組CD4+、CD4+/CD8+均高于治療前,CD8+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升高或降低幅度大于對照組,表明聯(lián)合治療可有效改善患兒的免疫功能,增強機體抵抗力,進而提高治療效果。從安全性方面看,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6.00%,低于對照組的22.00%,表明聯(lián)合治療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但本次研究所納入的樣本量較少,且研究時間較短,在今后的臨床研究中,可擴大樣本量行進一步論證。
綜上所述,支氣管哮喘合并MP患兒應用β2受體興奮劑聯(lián)合糖皮質(zhì)激素霧化吸入治療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兒肺功能及免疫功能,抑制炎性因子表達,安全性高。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