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名稱:“藍紙鶴”
檢察院:江蘇省射陽縣檢察院
講述人:江蘇省射陽縣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孫芹
十佳品牌
在江蘇省射陽縣檢察院三樓的檔案室里,整齊地擺放著各類案件的卷宗,其中一本塵封了近10年的卷宗,對我們未檢團隊來說有著一份特殊的意義。因為在這本厚厚的卷宗里,完好地保存著一枚手工折疊的藍紙鶴。這是一名曾經受到侵害的智力殘疾小女孩親手疊好送給我們的。雖然她無法用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但是她把對我們的愛意都深藏在了這枚藍紙鶴里,成了我們射陽未檢人共同的記憶,而“藍紙鶴”也由此成為射陽縣檢察院的檢察文化品牌。十年守望,我們在辦理未檢案件時,逐步由單純辦案到推進未成年人綜合保護,不斷提升著“藍紙鶴”的辨識度、覆蓋面和感染力,同時也讓愛氤氳在鹽阜大地上。
由于年齡上的代溝、思維上的差異和身份上的區(qū)別,在辦理未成年人案件時,我們不僅要求自己要有一顆甘愿奉獻、不怕攬事的熱心,還要更主動學習如何去拉近與未成年人之間的距離,如何成為呵護他們成長的港灣。
“如果我爸爸也能像您這樣和我溫柔地說話就好了。”這是我第一次在辦案區(qū)見到未成年嫌疑人小偉時他說的最后一句話。小偉父親不善言辭,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母親忙于照顧年幼的弟弟,對父子間長年累積的嫌隙有心無力。找不到存在感的小偉開始夜不歸宿,父母也經常找不到他。在沒有經濟來源又不愿向家人伸手的困境下,小偉最終陷入了犯罪泥潭。
站在“訴與不訴”的抉擇點,我們需要考慮的有很多,也不愿放棄任何一個孩子。這起案件案情并不復雜,可對于小偉的家庭能否盡到監(jiān)管職責,我們確實心存顧慮。經過評估,我們決定對小偉作附條件不起訴,設定考驗期為六個月。為了幫助小偉早日回歸正軌,我們聯合婦聯對小偉父母開展親職教育“回爐再造”,實施“一對一”心理扶持,引導面對面交流,改善互斥心理,邀請他們參加“金巢銀窩”家長課堂,引導他們正確實施家庭教育,并定期開展回訪。在我們的努力下,小偉和他父母的關系得到完全修復。后來在父親的資助下,小偉專門到上海學習制茶技術,回縣城開了一家奶茶店。
看到小偉的積極改變,我們感到欣慰的同時,也在思考社會上還有多少像小偉一樣的孩子正處于危險的邊緣呢?為了能夠幫助更多這樣的孩子,我們在江蘇省鹽城市率先起草出臺《附條件不起訴考察辦法》,還牽頭組建幫教小組,建立“私人定制”幫教機制,強化幫教成果。目前,共有13個孩子因表現突出被縮短考驗期限,2名孩子順利考上大學。
對于那些迷途的孩子,我們倍感惋惜,還有些孩子,則讓我們倍感心疼和無力。小玲是一名遭受不法侵害的智力殘疾女孩。在她4歲時,患有精神疾病的母親被娘家接回,從此杳無音信,而小玲只能和患有二級智殘的父親生活在一起。面對生活的壓力,小玲的父親脾氣變得暴躁。稍有不慎,小玲就會被她的父親一頓抽打。
了解到小玲的境況后,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的生活環(huán)境,我們聯合民政、殘聯、婦聯等單位,通過監(jiān)護權委托的方式將小玲安置到“中國好人”負責的“救助托養(yǎng)中心”,同時啟動監(jiān)護權變更程序。我們還為小玲爭取到3萬元司法救助金,縣殘聯也決定每年給予小玲1.4萬元托養(yǎng)補助,民政部門跨鎮(zhèn)村協(xié)作將小玲的低保轉為“五保”。
小玲只是眾多殘疾失依孩子的一個縮影。通過小玲的案子,我們想付出更多努力,承擔起更大責任。2020年,我們聯合11家單位對全縣失管失依智殘未成年人群體開展權益保障調研,推動縣政府出臺《關于智殘未成年人權益保障實施方案》,為智殘未成年人搭建起司法保護、社會救助、成長成才的綠色通道。后來,我們的這項工作獲評江蘇省志交會銀獎項目。此外,我們還引導社會力量成立“藍紙鶴”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中心,走進每一個失學輟學未成年人家庭,對他們學習給予指導、對他們不良行為進行疏導,不斷給予激勵,最終幫助8名孩子重回課堂,為20余名家長提供了咨詢輔導。
無論是折翼的天使還是迷途的羔羊,涉及未成年人的每一起案件都讓人痛心。如何成為燈塔指引他們人生的方向,怎樣讓他們能沐浴在陽光下如花兒般綻放?為此,我們成立“藍紙鶴”法治宣講團,在全院征集39名青年干警加入,同時積極邀請退休老干部、老教師、老勞模等赴全縣60余所中小學開展法治宣講。
2021年5月25日,“藍紙鶴”團隊赴江蘇省射陽縣第三中學開展“防范校園欺凌”主題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成年人五彩斑斕、情感豐富的世界對未成年人有著極大的誘惑力,少數商家借此牟利,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我們積極發(fā)揮法律監(jiān)督職能作用,整合社會力量,努力凈化外部環(huán)境。我們與公安機關聯合開展未成年人文身專項檢查、旅館違規(guī)接待未成年人專項督查,堵塞管理漏洞;與城管部門聯合走訪學校周邊的商鋪、攤點,嚴防“病從口入”;聯合衛(wèi)生部門,建成全市首家“一站式”救助中心,一體化推進辦案、救助和保護;聯合司法局升級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開展暑期法治夏令營,引導青少年學法知法、用法守法。我們還積極借助大數據,依托“智慧未檢”小快靈平臺,開通 “強制報告隨手拍” “法治課堂預約”“教育基地預約”等服務,讓“藍紙鶴”更加全面、精準地飛向每個角落。
追風趕月莫停留,平蕪盡處是春山。十年來,“藍紙鶴”始終為護佑未成年人平安、健康、快樂不懈努力。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xù)秉持“初心”的執(zhí)著、“守心”的標準、“用心”的態(tài)度,讓“藍紙鶴”飛出更美的姿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