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潔 編
2022年,江西胡同學失蹤案牽動著國人的心,成為網絡熱點。
根據(jù)媒體信息,其母親李女士說,孩子在2022年9月27日打來電話,言語中說到“想哭”,李女士追問原因,未得到進一步回答。大家猜測,其中隱情或與失蹤密切相關。
孩子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很多已超出其處理能力,需要交由成人處理,或成人幫助指導處理。
父母希望孩子遇到什么事,有什么想法說出來,但很多問題孩子不愿說出,特別是中學階段的孩子。
如果父母與孩子溝通不暢,父母動不動就訓斥孩子,孩子更不愿跟父母多說一句話。但潛藏在孩子心中的問題,也往往是安全隱患。有的孩子因為陷于心理困境,采取極端自傷行為;有的孩子遭遇欺凌和暴力,致身心傷害。這種事攤在哪個孩子身上,就是給孩子及家庭壓上一座大山。
孩子遭遇的問題和困境可能有:學業(yè)壓力、家庭變故、欺凌暴力、性侵猥褻、戀愛困境、師長的歧視辱罵、同學間矛盾糾紛、被冤枉偷竊,等等。
人生并非一帆風順,會經常遇到問題,家長和孩子要學會應對:
1.遇到危險或身處困境,孩子們要勇于說出真相,包括跟家長、老師說,報警,撥打熱線求助等等。要知道,我們現(xiàn)在有很多救助渠道,如:法律熱線、心理熱線、欺凌舉報電話、市長公開電話等。所以,遇到問題解決不了時,不要憋在心里。
2.面對學業(yè)壓力,要向家長表達自己的感受,放下對成績的執(zhí)念。家長也要明白,孩子在表現(xiàn)得不在學習狀態(tài)時,是想調整和休息,并非不上進,沒有哪個孩子不希望進步。
3.若遭遇欺凌暴力、性侵猥褻,可報警,跟家長說,向老師報告,要敢于反抗。同時,在身處險境時要學會冷靜和靈活應對,避免吃“眼前虧”。
4.被認定為偷竊時,要報警,由警察進行調查處理。
5.如果遭遇個別老師的體罰、辱罵、毆打,可舉報。我們說的舉報,是個別老師違背師德的行為,例如,某老師對新轉來的學生無緣無故辱罵,被學生錄音曝光,該老師受到處理。這名學生很勇敢,也有辦法。
6.孩子們遇到困境時,要讓自己內心強大起來,相信正義的力量,相信社會非常關心和支持我們,只是不知道我們遭遇的困境。所以,要學會求助。
不愿向成人表達是孩子特別是青春期孩子的特點,但不說,別人不知道,我們就得不到支持,問題也得不到解決。所以,遇到心理問題,要充分表達出來;遇到險境,請勇敢說出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