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旻雅
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2.0”改革項目中已經明確強調,要在教學系統(tǒng)中有機、深入地嵌入現代化教育技術,且要從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技術操作能力轉而關注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動態(tài)發(fā)展,使學生能夠順利適應信息時代的發(fā)展特點。平板電腦應用能夠讓學生人手一臺,師生雙方可以通過平板電腦及時互通學科資源、交流教學信息,可動態(tài)記錄學生在數學探究中的知識生成情況、認知問題,且支持學生通過平板電腦終端去搜索互聯網中的網絡資源進行數學探究、數學表達,非常有利于優(yōu)化學生的信息意識、數字化學習能力,而且教師也可通過動態(tài)的網絡互動,面向全體學生進行精準輔導,科學兼顧學生的共性需求、個體差異,將更易于促使小學生動態(tài)生成數學知識、優(yōu)化數學思維,可綜合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信息素養(yǎng),這也就有利于構建智慧教育環(huán)境。為此,小學數學教師則應主動利用平板電腦構建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具體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
一、課前預習,通過平板電腦終端反饋學情,以學定教
智慧教育的基本特征便是始終以學生為中心,堅持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習行為,并通過教師指導去發(fā)展學生的關鍵能力。對此,小學數學教師則可在課前督促學生自主預習數學知識,且要通過平板電腦應用及時搜集學情信息,判斷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現有問題,根據學情特征去設計課堂教學計劃,初步實現以學定教,優(yōu)化學生的數學認知狀態(tài)。
首先,通過平板電腦平臺設計預習任務,學生通過學生終端接收預習任務,自主安排預習計劃。
其次,學生將個人在預習時使用的資料、所寫的筆記以及認知問題,拍照、掃描上傳到平板電腦平臺,教師據此接受預習反饋,科學分析學情特點,結合教材內容設計相應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與學習策略、教學活動等等,做到精準預設。
在“住新房”一課教學實踐中,本節(jié)課的知識重點是引導學生使用豎式計算推導出兩位數乘兩位數算式的結果。根據本節(jié)課的知識重點,筆者通過平板電腦平臺在班級群中上傳了預習任務:
推導使用豎式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
能夠在“住新房”問題中自主列出乘法算式,并且使用豎式進行計算推導。
小學生普遍已經掌握了乘法知識,但是他們在使用豎式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式時,經驗稍顯不足,而且因為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運算量偏大、計算步驟繁瑣,所以很有可能會出現運算錯誤?;谶@一考慮,筆者同樣在平板電腦終端上傳了簡單幾道計算題,如14×12=;24×13=;41×12=等。學生可以使用智能筆直接在平板電腦頁面寫下豎式計算步驟,也可直接通過紙筆驗算寫下豎式,然后將紙質材料拍下來上傳到平板電腦平臺上。待學生操作完畢之后,教師便可通過教師端收到提醒,一一查看學生的驗算步驟、計算結果,據此判斷學生是否能自主使用豎式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式結果。根據學情反饋可以進行提前預設:學生在使用豎式時容易出現數位沒對齊、計算不精準等現實問題,而且學生并不能自主推導出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步驟與思路。對此,筆者便由此設計了課堂教學計劃,以“用豎式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為重點內容,以“住新房”為問題情境,使學生能夠自主推導、積極演練,以便切實優(yōu)化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且會由此設計小組合作、計算競賽等趣味活動,以便切實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習行為,優(yōu)化課堂互動形式,提升學生的學習力。
二、課堂探究,通過平板電腦呈現研究過程,優(yōu)化課堂
在新課改環(huán)境下,探究式教學活動已經逐步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普及,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下文簡稱《新課標》)中,教育部也再一次強調了“自主”“探究”活動的重要性,旨在促使學習活動真正發(fā)生。但是,探究活動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為主,教師可從旁觀察、巡視,但是教師難以在較短的時間里實現觀察每一個學生的探究過程與效益。對此,小學數學教師則可通過主動在課堂探究環(huán)節(jié)應用平板電腦平臺記錄、反饋學生的探究行為,且可動態(tài)監(jiān)測學生的探究效益、認知結果,根據學生的認知進度去進行數學指導,精準干預、提高探究水平,從而切實優(yōu)化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益與行為。
比如在“小數點搬家”一課教學實踐中,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要引導學生探究小數中小數點的位置移動對小數大小的具體影響,使學生能夠利用小數點的位置變化去計算相應的乘除法。在本節(jié)課上,教師便可通過平板電腦平臺呈現本節(jié)課所要完成的探究任務:
任務一:在現實問題中探究小數點往右移動對小數大小的影響;
任務二:根據教材內容思考小數點往左移動對小數大小的影響;
任務三:完成教材中的練習題,通過小數點的位置移動進行乘除法計算。
根據這三個學習任務,小學生便要以小組為單位共同探究小數點的位置移動對小數大小所產生的變化,而且在平板電腦平臺中還會設計相應的練習題。每完成一個學習任務,小學生便可在平板電腦平臺寫下探究結論,解答相關習題,且要掃描上傳本小組在演算小數點位置對小數大小影響的相關筆記。這樣一來,教師便可通過終端去判斷各個小組的探究進度、具體結論,且能直觀地分析本班學生是否能理解小數點的位置變化會對小數大小產生具體影響這一知識點,根據學生的探究結論進行數學指導,幫助學生歸納關鍵知識。由此,師生雙方便可通過線上互動實現即時交流,這也就有利于促使小學生順利實現深度學習,將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便于優(yōu)化學生的數學認知狀態(tài),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課堂探究環(huán)節(jié),教師還可通過平板電腦平臺隨機點名、設計即時互動方式,肯定學生的探究成果,提升學生的探究熱情,使學生能夠在數學探究活動中順利實現有意義的思考。
三、課堂練習,通過平板電腦實現任務推送,增質提效
課堂練習活動是幫助學生鞏固探究所得、檢測認知問題的知識應用活動,對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都有引導作用。在平板電腦平臺的支持下,教師可以直接在線推送練習任務,學生根據自身的認知特點進行嘗試練習,使學生能夠自主遷移所學知識、運用所學知識當堂完成練習設計,并能實時進行數據的統(tǒng)計。在此方面,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優(yōu)化課堂練習效益:
首先,根據重難點知識通過平板電腦平臺推送統(tǒng)一的練習任務。此類練習任務的作用在于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使其能準確理解數學概念的實際意義,由此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其次,根據學生的個體需求通過平板電腦平臺推送個性化的練習任務,使學生能夠查漏補缺,進一步開發(fā)學生的個體認知潛能,切實優(yōu)化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比如在“2、5的倍數特征”一課教學實踐中,教師可圍繞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掌握2、5的倍數特征與奇偶數的概念”設計課堂練習題,通過平板電腦平臺推送給學生,由學生自主計算2、5的倍數,判斷一個數是不是2、5的倍數,使學生能夠及時地遷移數學概念,在課堂檢測活動中進一步總結2、5的倍數特征。待學生獨立做完練習題之后,平板電腦平臺會直接智能批改學生的作答情況,生成錯題資源,而這就直接反映著學生的認知盲區(qū)。比如有的學生在判斷一個數是否是2或者5的倍數時便會出現認知問題;有的學生則在計算2、5的倍數時出現運算錯誤。根據錯題資源,教師可通過平板電腦平臺搜索同類習題,同時調出課件中的相關筆記內容,使學生能夠自主復習數學知識,進而根據學生的個體需求去推送個性化的練習任務,使學生能夠參與同類習題的檢測應用活動。在第二輪課堂檢測活動中,本班學生的錯題量明顯減少,這就說明在兩輪課堂檢測活動之間的復習教學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然后教師再根據個別問題進行重點輔導,直到學生能夠徹底消除認知疑問。除此之外,在兩三天之后,再次通過平板電腦平臺組織錯題再練活動,觀察學生是否會出現同樣的錯誤和新的錯題,以便不斷地鞏固學生的知識記憶,使其能順利積累有效的數學活動經驗。
通過平板電腦平臺推送課堂練習任務能夠動態(tài)、準確地檢測學生是否能順利突破重難點知識,且可面向全體學生、也可兼顧學生的個體差異,更易于促使學生實現異步發(fā)展,而這也有利于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效益、學習態(tài)度,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使其實現有意義學習。
四、即時評價,通過平板電腦互動賞識學生,以評促學
在《新課標》中,教育部強調要注重“教學評一體化”的設計與改革,而在構建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時,即時、準確的課堂評價也有利于促使學生自主監(jiān)控數學探究所得與學習效益,自主總結探究經驗、調整學習策略。平板電腦平臺支持師生、生生實現即時互動,這不僅可幫助師生雙方共享數學資料,也可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創(chuàng)新課堂評價的操作方式,在更恰當的時機內賞識學生、評價學生,保護學生的自尊自信,切實優(yōu)化學生的情感體會。為此,教師可通過平板電腦平臺的實時互動與課堂評價功能去組織課堂評價,科學賞識學生,以評促學。
比如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課教學實踐中,班級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探究并論證了通過切割法、填補法去推導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公式。各小組及時在平板電腦平臺中上傳了本小組在切割、填充平行四邊形時的草稿,以及在推導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時的公式推導資料。對此,教師便可通過平板電腦終端圈畫出有效的觀點、結論,同時使用平板電腦平臺中的表情包與鼓掌的音效及時進行賞識評價,學生也能通過學生終端及時接收到評價信號,根據教師所做的標注去總結有效結論。這樣一來,學生便可順利生成學習自信,這也就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認知能力,便于優(yōu)化學生的數學學習意識。在通過平板電腦平臺推送課堂練習任務時,每當學生準確解答一道習題,正確使用面積公式完成計算與應用,該平臺也會呈現撒花、鼓掌等音效和動畫內容,表示肯定、賞識,而當學生出現應用錯誤時,平板電腦平臺也會發(fā)送一個代表遺憾、再接再厲的表情包。由此,教學評價便會伴隨著學生的探究行為展開,而學生也能通過動畫、音效的提示去調整學習方法,重點探究學習難點,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優(yōu)化學生的數學探究行為。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利用平板電腦平臺構建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是非常有利于實現在線教育的,而且能夠突破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不足與弊端,使師生雙方的智慧交互、情感交流變得更加即時與有效。對此,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前、課中乃至課后都可利用平板電腦平臺組織數學教育輔導活動,支持學生自主探究數學概念,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基本教學原則,切實優(yōu)化數學課程的育人環(huán)境與操作程序,順利發(fā)展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與信息素養(yǎng)。
*本文系2021年泉州市教育信息技術研究課題《基于PAD應用的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模式實踐研究》(課題編號:QZDJKT2021-1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