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張亮,付瑩,肖杜娟,袁艷娟
江西省新鋼中心醫(yī)院(江西省新余市 338600)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發(fā)病率、病死率較高,且該病發(fā)病較急,病情復雜,可累及全身多個器官,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1]。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治療CHD 較為常用的術式,能夠有效疏通狹窄、阻塞血管,恢復心肌血氧供應,以改善患者臨床癥狀[2]。但PCI 治療會對患者心肌血管造成一定機械損傷,部分患者因此出現(xiàn)并發(fā)癥,導致患者預后較差[3]。支架內再狹窄(in-stent restenosis,ISR)是CHD 患者PCI 術后較為常見的并發(fā)癥,主要因血管內皮損傷所致,導致機體血管內膜增生,引發(fā)血管病變[4]。研究表明,PCI 術后ISR 可影響CHD 患者遠期療效,甚至導致疾病復發(fā)[5]。因此,明確CHD 患者PCI 術后ISR 的危險因素尤為重要。鑒于此,本研究分析CHD患者PCI 術后ISR 的危險因素,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78例CHD 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6 例,女32 例;年齡51~76 歲,平均(63.61±3.12)歲;病程1~5 年,平均(2.45±0.49)年;合并癥,高血壓14 例,糖尿病18 例。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符合CHD 診斷標準[6];接受PCI治療;認知功能正常,具備一定的溝通、交流能力。排除標準: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患有其他心臟疾病;合并全身感染性疾??;合并嚴重軀體疾?。缓喜⒀合到y(tǒng)疾?。缓喜⒆陨砻庖吖δ苷系K。
設計基線資料調查表,內容包括年齡(<60 歲、≥60 歲)、性別(男、女)、病程、合并癥(高血壓、糖尿病)、吸煙史(是、否)、飲酒史(是、否)、病變支數(shù)(單支、雙支、3支及以上)、支架直徑及血清超敏C 反應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β2- 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 MG)水平[于術后1 個月取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以3 000 r/min 進行離心處理,離心半徑為10 cm,處理10 min 后,分離血清,經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煙臺艾德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BC-600 型)檢測血清hs- CRP、β2- MG 水平]。
術后對患者進行為期1 年的隨訪,分別于術后3 個月、6 個月、12 個月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支架遠端、近端、支架內距離邊緣5 mm 范圍內冠狀動脈管腔狹窄直徑≥50%為ISR[7]。將符合上述標準的患者納入發(fā)生組,否則納入未發(fā)生組,比較兩組基線資料并分析CHD 患者PCI 術后ISR 的危險因素。
采用SPSS 23.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檢驗CHD 患者PCI 術后ISR 的危險因素,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78 例患者中,16 例術后發(fā)生ISR,占20.51%;62 例未發(fā)生ISR,占79.49%。
兩組年齡、性別、病程、合并高血壓、吸煙史、飲酒史、病變支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發(fā)生組合并糖尿病發(fā)生率高于未發(fā)生組,支架直徑短于未發(fā)生組,hs- CRP、β2- MG 水平高于未發(fā)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
將2.2 中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變量作為自變量并賦值,將CHD 患者PCI 術后ISR 情況作為因變量(發(fā)生= 1,未發(fā)生= 0),見表2。經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合并糖尿病、支架直徑短及hs- CRP、β2- MG 水平高是導致CHD 患者PCI 術后發(fā)生ISR 的危險因素(OR>1,P<0.05),見表3。
表2 自變量賦值說明
表3 單項Logistic回歸分析
羅江賓等[8]的研究結果顯示,200 例CHD 患者經PCI 治療后,38 例發(fā)生了ISR,占19.00%。本研究中,78 例CHD 患者經PCI 治療后,有16 例發(fā)生ISR,占20.51%,與上述研究結論相似,可見CHD 患者PCI 術后發(fā)生ISR 的風險較高。因此,探尋影響CHD 患者PCI 治療后ISR 發(fā)生的危險因素是十分必要的。
本研究經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合并糖尿病,支架直徑短,hs- CRP、β2- MG 水平高是導致CHD患者PCI術后ISR的危險因素,分析原因如下。(1)糖尿?。禾悄虿』颊唧w內血糖長期處于高水平,而血糖具有高滲透性,可對血管內皮造成損傷,進而引發(fā)炎癥反應,并破壞人體凝血機制的平衡,促使血栓形成[9];同時,糖尿病患者體內糖脂代謝紊亂,可加重人體血管內皮損傷,導致機體內皮功能障礙,進而引發(fā)ISR[10]。(2)支架直徑:支架直徑過短不匹配病灶位置,導致治療無法發(fā)揮功能性作用,可加重機體血管內壁損傷程度,而術后內膜修復、增生情況與血管損傷密切相關,血管損傷越嚴重,機體內膜增生面積越大,患者術后ISR 發(fā)生風險越高[11]。(3)血清hs- CRP:炎癥反應是ISR 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而hs- CRP 是機體炎癥反應的敏感指標,可反映人體炎癥反應狀態(tài)[12];CHD 發(fā)病過程中,hs- CRP 可隨炎癥因子的釋放進入血液循環(huán),導致血管壁被脂質附著,引發(fā)血管損傷,加重動脈粥樣硬化程度[13];另外,hs- CRP 可促使單核細胞于血管內皮損傷處聚集,導致組織因子大量釋放,形成局部血栓,進而引發(fā)ISR[14]。(4)β2- MG:是一種蛋白質分子,由多種細胞合成,其中以淋巴細胞為主,β2- MG 是淋巴細胞分泌的重要因子,患者PCI 術后血管內皮受損,體內免疫細胞被大量激活,分泌血管內皮因子、炎癥因子,引發(fā)局部炎癥反應,促使淋巴細胞被激活,分泌大量β2- MG,并參與PCI 術后血栓形成,引發(fā)ISR[15]。由此可見,β2-MG 水平升高與CHD 患者PCI 術后ISR 發(fā)生密切相關。
針對上述危險因素,臨床可進行綜合干預,糾正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調整飲食結構,控制血糖,并遵醫(yī)囑規(guī)律用藥,控制基礎疾??;完善術前檢查,選取合適、匹配的支架,減少對血管內壁的損傷;同時,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血清hs- CRP、β2-MG 水平,以評估患者術后ISR 的發(fā)生風險。
綜上所述,CHD 患者PCI 術后發(fā)生ISR 與合并糖尿病,支架直徑短,hs- CRP、β2-MG 水平高等因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