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杰偉(甘肅省臨夏州人民醫(yī)院藥劑科)
毛細支氣管炎是一種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氣道持久性擴張和炎癥,具體臨床癥狀為反復咳嗽、咳痰和反復呼吸道感染。長期的炎癥反應會導致患者支氣管結構改變,使得痰液不易排出,為微生物提供了繁殖環(huán)境,從而進一步加重炎癥和感染。目前,治療毛細支氣管炎的主要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療、物理治療和支氣管擴張劑的使用。近年來,皮質類固醇藥物在治療多種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中表現(xiàn)出較好的療效。那么,皮質類固醇藥物在毛細支氣管炎治療中的作用如何?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皮質類固醇藥物廣泛應用于各種炎癥性疾病的治療中。皮質類固醇主要通過抑制炎癥細胞的遷移和活化,以減少細胞因子和化學趨化物的產生,抑制白細胞的功能,從而達到抗炎的效果。
毛細支氣管炎主要是由于持續(xù)的炎癥和反復感染引起的。皮質類固醇藥物可以抑制炎性細胞的遷移和增殖,特別是發(fā)揮破壞作用的嗜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其主要通過釋放多種蛋白酶,對支氣管壁的結構進行破壞,通過抑制各種炎癥細胞功能,米樂松可以避免毛細支氣管炎進一步的病變。
與毛細支氣管擴張嚴重程度和病程進展直接相關的還有各種炎性細胞因子,疾病發(fā)作時這些細胞因子在患者體內的濃度會明顯升高,皮質類固醇藥物可以抑制這些炎性細胞因子的生成和釋放,從而實現(xiàn)減輕炎癥嚴重性、改善患者癥狀的目的。
皮質類固醇藥物還可以減輕患者呼吸道的高反應性,降低呼吸道對各種刺激的過度反應,例如過敏原、冷空氣和病毒感染等。這種作用能夠保證患者在遭遇這些外部刺激時,身體不易出現(xiàn)急性加重的癥狀。
因為慢性炎癥會損傷呼吸道的正常防御機制,使得細菌和病毒更容易侵入和繁殖,因此,毛細支氣管炎患者常常伴有呼吸道感染。而皮質類固醇藥物的抗炎作用可以間接地減少感染的可能性,即通過減輕炎癥以恢復呼吸道的正常防御機制,降低感染的風險。
皮質類固醇藥物可以抑制患者呼吸道黏膜下毛細血管的擴張和滲透,減少支氣管黏膜的腫脹,從而改善呼吸道的通暢度。同時增加患者呼吸道上皮細胞的修復能力,加快受損組織的修復。
值得注意的是,長時間大劑量使用皮質類固醇藥物可能會影響患者的免疫功能,使其更容易受到感染,并產生抗藥性。因此,在疾病治療過程中,需要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情況,適時調整藥物劑量,確保既能充分發(fā)揮其抗炎作用,又不增加感染的風險。
總的來說,皮質類固醇藥物為毛細支氣管炎治療帶來了希望。但患者應在專業(yè)醫(yī)生指導下,綜合評估風險與療效后進行個體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