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琪
深藍色的燈光透過玻璃,射入寬敞而明亮的游廊,映照著隨海波蕩漾的水草。通體晶瑩的魚兒自由曼舞,用伸展成扇的魚尾和觀眾親切互動。這個光怪陸離的海洋世界,正是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陶陽學??萍拣^光展區(qū)項目“時光隧道”內的場景。2021年,在珠山區(qū)委區(qū)政府的支持下,學校與新東方智慧教育團隊聯(lián)手打造的“未來學?!ぶ腔劭臻g”項目正式落地,他們用一幅幅生動的教育圖景、一場場炫酷的互動體驗,點亮每個孩子美好的科技夢。
培育懷有愛國情愫的科技少年
早在2017年學校立項規(guī)劃時期,珠山區(qū)政府就有了建造一座科技館的想法。2019年正式辦學后,學校結合“陽光教育”的辦學理念,專門設計了一套科技教育課程體系,除開發(fā)程序設計、無人機、3D打印等課程外,還組建了一支信息教師團隊。他們關注當前科技發(fā)展的前沿成果,也始終思考,怎樣在達成“培育愛國少年”育人目標的同時更有效地向學生傳遞科技內容。
為此,團隊教師曾認真學習美國波士頓大學等世界多個高精尖團隊制作的機器人項目,并將優(yōu)秀成果作品剪成視頻,在校門口的大屏幕上展示播放。機器人的輪番表演引得許多學生與家長駐足觀看,其間,不少學生不時發(fā)出“好厲害”“太棒了”之類的感嘆。每每聽到這些聲音,校長王娟與其他值班教師總會抓住時機向學生介紹這些“表演者”的由來,并鼓勵他們努力學習,未來創(chuàng)造出更高水平的作品。
“可是我們國家好像還做不出這么棒的機器人,光是芯片技術就和外國差了一大截。”
某天早上,王娟聽到一個小男孩發(fā)出了這樣的疑問,便俯下身來,輕聲問道:“那你有什么想法?”
“當然是長大以后超越他們!”小男孩信心滿滿地回答。
王娟覺得,男孩充滿童真的話語正體現(xiàn)了教育工作者期待在孩子身上見到的文化自信,這也是學校發(fā)展科技教育渴望達成的目標之一。在王娟看來,學校要培育的,絕不是只擅長解題的應試高手,而是充滿好奇心、懷有愛國情愫的科技少年,它是國家與社會培養(yǎng)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的需要,也是未來教育需要突破的發(fā)展方向。
以此為目標,學校與支持團隊按照學段標準,將當前的九年一貫制劃分為小學低、中、高年級和初中四個階段,針對每個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與發(fā)展需要,分別搭配相應的目標、教材、師資及硬件設施。從引發(fā)好奇思考到進行實物操作,每個學段的任務由易到難,層層迭代升級。以學生最感興趣的機器人為例,教師帶領小學低年級學生從認識機器人開始,激發(fā)其想要接觸科技的興趣;教授中年級學生機器人的各項功能,讓他們學會驅動機器人做各種運動;引領高年級學生動手拆卸組裝,熟悉不同類型作品的內部構造;指導初中生發(fā)揮想象,親手制作出獨具特色的機器人,一步步培育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與愛國情愫。
讓科技的力量從書本流向生活
自建校以來,為了避免科技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脫節(jié),學校安排科學教師每周設計一個科學小實驗,再由聚樂科學社團中的學生講解員錄制操作視頻供其他學生觀摩。“做實驗的目的不僅在于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科學原理,還可以借此契機融合多種學科知識,激發(fā)他們探索世界、探究科學奧秘的興趣,做真正的STEM教育。”王娟如是說。例如,面對孩子澆花時的好奇提問,教師設計小實驗“喝水的白菜”,從材料準備到實際操作,全程細心指導學生依次完成步驟,并就現(xiàn)象闡明原理,幫助他們了解植物的結構與色素傳輸?shù)倪^程。在此基礎上,教師還會進一步向學生解釋水質、土壤等因素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從而為他們樹立保護自然的環(huán)保理念。
科技館正式啟用后,王娟希望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它的作用,使之與現(xiàn)有的課程體系兼容配套,讓學生在更加直觀的互動體驗中感受科技的魅力。如果教師有教學需要,可以隨時利用館中的科技互動設備和器材,帶領學生體驗學習。風力如何發(fā)電?太陽能怎樣轉化?幾個滑輪最省力?當展廳豐富多彩的互動模型取代了枯燥的符號和公式,當可操作的展品、展項代替了抽象的計算結果,科技的力量就能從書本自然流向生活,在不經意間點亮學生心中的小小熒燈,用生發(fā)的光與溫暖培育每一顆科技的種子。
除了在課堂內增強科技內容互動,學校還通過多種形式鼓勵學生探索課堂之外的科技奧秘,如每月結合熱點策劃一次主題活動,組織教師帶領學生進館參觀;為每個展位配備學生講解員,幫助其他學生了解相關科學知識;帶優(yōu)秀班級與學生進入天文探究中心仰望宇宙……漸漸地,王娟發(fā)現(xiàn),角度多元的活動參與增強了學生的認知體驗,也為他們的日常寫作積累了豐富素材。“哪怕只是記錄下參觀的過程,體驗式的認知方式也會觸發(fā)學生不同層次的感悟,這是僅從書本上匆匆一過無法達到的效果?!?/p>
用科技手段講述家鄉(xiāng)故事
王娟記得,清代黃墨舫在其雜記中曾有記載:昌江之南,有鎮(zhèn)曰陶陽。自觀音閣江南雄鎮(zhèn)坊至小港嘴,前后街計十三里,故稱陶陽十三里。身處其中,特殊的選址賦予了陶陽學校復興千年古鎮(zhèn)的歷史使命?!吧钤谶@樣一座充滿歷史厚度的城市,應當值得孩子們自豪。”
經過與智慧教育團隊的多次商討,學校將科技館負一層設計為陶藝文化中心,分為陶瓷文化區(qū)與陶瓷制作區(qū)兩個部分。王娟與團隊教師一致認為:“知往鑒今,以啟未來,要讓新一代青少年在歷史與未來交匯的洪流里看見景德鎮(zhèn)陶瓷更多的可能性?!庇谑牵幌盗谢顒颖话徇M館內——“我從土中來,走到火里去”展示景德鎮(zhèn)陶瓷的原料、溫度、產地,教會學生分辨陶與瓷,使其了解瓷都的背景信息;“我從古代來,走到你眼前”介紹了本地陶瓷發(fā)展的歷史進化過程;“我家就在你附近”著眼瓷都瓷業(yè)發(fā)展,以地圖、地名歌等方式展示了城內瓷業(yè)及周邊窯廠的分布情況;“宋元明清陶瓷發(fā)展”利用滑軌屏技術通過MG動畫形式科普景德鎮(zhèn)陶瓷在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發(fā)展歷史;天工開物,流光溢彩,窯火見證了世界瓷都的繁榮昌盛。景德鎮(zhèn)以永不消散的瓷器見證人間煙火、記錄世界變幻……得益于弧幕投影等形式的支持,景德鎮(zhèn)陶瓷的器型用途、工藝流程、文化交流等內容生動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其中,讓王娟津津樂道的是展覽“沉船里的珍寶”。在環(huán)繞音效和立體投影營造的還原場景中,“珠山八友”的高超技藝等一系列陶瓷故事乘著沉淀千百年的南海一號緩緩而來,船上價值連城的青花瓷走過水上絲綢之路的各大城市,讓學生看見了本地陶瓷對世界的影響。如今,除了被人們當成珍藏的手工藝品,景德鎮(zhèn)的先進陶瓷還因其自身高硬、耐磨、耐腐蝕、耐高溫、絕緣、超導等屬性,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電器設備、醫(yī)療器械等領域。
在陶陽學校開放而創(chuàng)新的科技教育中,王娟逐漸看到了學生勇于嘗試的一面。談及學??萍冀逃壳叭〉玫某煽儯蹙晏龟?,科技館只是開展科技教育的載體,當前仍面臨設備更新、師資建設、資源賦能、家長思想轉變等多項挑戰(zhàn)。未來,陶陽學校將不斷創(chuàng)新,推動變革,在新東方智慧教育的支持下,通過師資培訓、研學旅行、科創(chuàng)普及、開辦校本課程、舉辦科技賽事等方式,繼續(xù)引領學校師生去探索更加廣闊的科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