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山市港口鎮(zhèn)民主小學 李菲菲
為了達成“高質(zhì)量課堂教學”這一目的,筆者以白居易《憶江南》為例,從課前準備、課中落實、課后拓展三個階段來談談構(gòu)建高質(zhì)量小學語文古詩詞融合教學模式的做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課前教師認真地分析教材和學情是上好一節(jié)高質(zhì)量的課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huán)。
1.全面的教材分析有助于厘清教學目標
教材分析包括單元的語文要素訓練重點、文本內(nèi)容、作者生平、寫作背景、編寫意圖和特點等。《憶江南》是小學語文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內(nèi)容,是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白居易曾經(jīng)擔任蘇杭刺史,為官一方,造福百姓,他晚年時對江南充滿深深的眷戀之情。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試著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體會優(yōu)美生動的語句。試著把觀察到的事物寫清楚?!痹~,這一文體在這里是第一次出現(xiàn)在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編者的編寫意圖很明顯,就是讓學生由古詩過渡到詞的學習。那么根據(jù)語文要素的要求,本課應把“欣賞大自然的美景,想象畫面;初步感受詞的語言美、韻律美,感覺中國經(jīng)典詩詞的無限魅力”作為教學目標。
2.深入的學情分析有利于明確教學重難點
教師要把“提高學生正確、有感情地誦讀詞的能力,能讀中賞文、讀中悟情、讀中生情”作為教學重點,另外,讀寫結(jié)合的訓練和語言思維訓練是中高年級閱讀教學的難點,在本課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完成對詞句表達的意思、思想感情的領悟,豐富想象力,對語言思維、閱讀積累進行拓展,激發(fā)熱愛古詩詞的情感。
《憶江南》這首詞短短的27個字,既寫景又抒情。為了架起文本、作者、學生三者之間的有效對話的橋梁,筆者設計教學思路如下:
1.走近作者,理解題意《憶江南》教學片段:
欣賞江南四季美景,出示白居易簡介,設置懸念,猜測這兩者之間的關系。
觀看白居易的生平事跡視頻,揭開謎底,激發(fā)學習興趣。
默讀文本,比較詩、詞的異同,初識詞這種文體的特點。學習詞有各種不同的詞牌?!稇浗稀芳仁沁@首詞的題目,也是詞牌名,題意就是回憶美麗的江南風光。
2.吟誦指導,讀出韻律
學好古詩詞離不開誦讀。教師首先要指導學生讀準字音,把古詩詞讀通順;然后要讀出節(jié)奏,注意頓挫;最后還要讀出古詩詞的韻律美。吟誦,是古詩詞不可或缺的一種美的表現(xiàn)形式。
《憶江南》教學片段:
同學們,吟誦是我國傳統(tǒng)的讀詩詞和讀文方法。吟誦古詩詞是有方法的,要講“平仄”。在普通話里,一聲和二聲屬于平聲,要讀得長,我們用橫線標識;三聲和四聲是仄聲,讀得短,我們用豎線標識。入聲是古漢語的四聲之一,普通話中入聲已經(jīng)消失,我們用感嘆號標識,入聲要讀得最短。老師已經(jīng)把這首詞的平聲、仄聲、入聲全部標出來了,大家看著符號,先跟著錄音來吟誦,然后自己試試,用手劃一劃,一定能讀出味道來。
3.想象畫面,感悟情懷
古人云:言為心聲,歌以詠志。詩歌,需要有音樂性和圖畫性,它感動人心的藝術魅力在于以聲傳情,借景抒情。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組織個性化地閱讀、表情達意。
《憶江南》教學片段:
個性化閱讀指導:同學們,吟誦詩歌能把我們更好地帶進詩詞所描繪的意境中去。江南好,到底好在哪里?請大家閉上眼睛,聽老師來配樂吟誦,大膽地展開想象,你從“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一句中,仿佛看到了什么畫面,誰來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表情達意指導:詩人早就已經(jīng)離開江南許多年了,為什么還會如此思念江南呢?詩人除了憶江南美景,憶的還有什么呢?
推動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高質(zhì)量發(fā)展,不僅是在課堂上,更是要深入到課外、家庭里。我們可以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在校園內(nèi)營造中華經(jīng)典古詩詞濃郁的學習氛圍,提升師生審美情趣和文學藝術素養(yǎng)。如打造中華經(jīng)典古詩詞長廊,把名家著作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分類呈現(xiàn)出來,讓孩子們生活在古詩詞文化氛圍中;以古詩詞綜合性學習活動為載體,進行跨學科融合活動,并且多元化展現(xiàn)學生的學習成果,鍛煉學生的能力,發(fā)展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