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趙竹村 張 艷
2021年4月16日,中共中央發(fā)布新修訂的《中國共產(chǎn)黨普通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圍繞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明確高校黨委要領導學校學術組織,高校院(系)級單位黨組織要領導本單位學術組織。加強黨對高校學術組織的領導,是傳承紅色基因,扎根中國大地,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的必然要求。高校黨委和院(系)級單位黨組織(以下簡稱校院兩級黨組織)亟須進一步推動黨的建設與學術治理深度融合,著力拓寬路徑,健全機制,引領學術發(fā)展方向,為現(xiàn)代化建設貢獻智慧力量。
1.我國高校學術組織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教師學術共同體。我們的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加強黨對高校學術組織的領導,是堅持和加強黨對高校全面領導的必然要求。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把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就是要保證高校始終成為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堅強陣地。高校學術組織和學術活動是事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領域與關鍵環(huán)節(jié)。我國高校學術組織作為黨領導下的高校教師學術共同體,既是廣大師生積極開展學術活動的組織載體,同時也是黨組織密切聯(lián)系廣大知識分子的重要紐帶。黨對學術組織的領導屬于政治領導,根本目的是要保證學術事務的正確發(fā)展方向,使學術活動切實服務于我國現(xiàn)代化事業(yè)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只有加強黨的領導,推動黨的建設與學術治理深度融合,最大限度把知識分子團結凝聚在黨的周圍,才能切實增強政治合力,把我們高校的特色和優(yōu)勢有效轉化為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能力。
2.黨對高校學術組織的領導貫穿黨領導高校發(fā)展的歷史進程。早在延安時期,黨領導創(chuàng)辦新型正規(guī)大學的過程中,就大力支持師生學術組織建設和學術活動的開展。其中,延安自然科學院生物系師生積極參與發(fā)起成立了中國農(nóng)學會、延安生物學會,經(jīng)常舉行擴大座談會,開展各種交流研討,蔚成風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高校學術組織建設經(jīng)歷了由簡到繁的發(fā)展變遷。20世紀五六十年代,高?;鶎印敖萄薪M”“教研室”為學術活動的基本組織。改革開放后,高校在黨的領導下不斷健全以學術委員會為核心的學術管理體系與組織架構,逐步形成校院系多層級學術組織體系?!吨腥A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中國共產(chǎn)黨普通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進一步規(guī)范了黨對高校及校內學術組織的領導。新時代高校黨的建設與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國際交流等不斷深度融合,切實把黨的領導貫穿辦學治校、教書育人全過程。
3.高校學術組織健康發(fā)展和作用發(fā)揮迫切要求加強黨的領導。在高校內部治理體系中,學術組織相對比較松散,既有學術性、專業(yè)性,也有政治性、群眾性,離不開黨的堅強領導和廣大教師的支持參與。多年來,高校學術組織建設與發(fā)展取得積極成效,同時也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現(xiàn)實問題。在高校實際工作中,有時學術組織管理不盡規(guī)范,人員組成結構不盡合理,學術民主氛圍還不濃厚,對學術重大問題討論不夠充分。對于涉及意識形態(tài)問題,有時學術組織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不強,旗幟鮮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作用發(fā)揮還不到位。高校學術組織、學術治理與科研推廣及技術轉化活動、人員職稱評聘、評獎評優(yōu)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有時學術組織發(fā)生處事不公、風氣不正的問題。新時代新征程,以中國式現(xiàn)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迫切要求加強黨對高校學術組織的領導,引領學術組織在加快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和科教強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1.黨對高校學術組織的領導,是高校黨的建設與學術治理深度融合、黨的知識分子工作與學術發(fā)展相互促進的生動實踐。黨對高校學術組織領導的政治屬性,對高校黨委、院(系)級單位黨組織增強政治功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抓好學校黨建工作這個基本功,把黨的組織優(yōu)勢轉化為新的學術治理效能。高校黨組織加強對學術組織領導,與支持各學術組織按照各自章程獨立自主開展活動是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絕非以黨組織代替基層學術組織、以行政化方式包攬學術事務。高校黨組織通過充分發(fā)揮學術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密切與廣大知識分子的聯(lián)系,更好地貫徹黨的知識分子政策。黨的組織對學術組織領導的政治能力越是增強,學術組織的學術創(chuàng)新活力越是能夠從深層次得到激發(fā)和保證??梢哉f,高校黨組織對學術組織領導的實現(xiàn)過程,就是以提升政治領導力激發(fā)高校學術活力的過程。黨對高校學術組織領導的實現(xiàn)路徑,嵌入到高校黨建創(chuàng)新的生動實踐之中。
2.強化思想政治引領,不斷增強高校學術組織“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政治自覺,是黨對高校學術組織領導的根本途徑。黨對高校學術組織領導的重要方式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始終堅持對標對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和中心環(huán)節(jié),引領高校學術活動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做到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不懈促進高校和諧穩(wěn)定,堅持不懈培育優(yōu)良校風和學風。高校各級黨組織既要注重征求學術帶頭人的意見,也要廣泛聽取青年教師的心聲,有針對性地開展學術組織成員的理論學習、教育培訓和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重在解決實際問題,高校黨委、院(系)級單位黨組織需要把定期調研分析學術組織情況和把握教師思想狀況列為重要工作內容,下功夫研究解決學術組織遇到的各種困難問題。
3.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相互統(tǒng)一,加強和改進學術委員會建設,是黨對高校學術組織領導的基礎環(huán)節(jié)。高校學術委員會是學校最高學術機構,是校內學術組織的龍頭。高校黨委、院(系)級單位黨組織加強對學術組織領導,基礎在于加強和改進校院兩級學術委員會建設,包括研究制訂學術委員會章程,研究學術委員會換屆事宜,審議學術委員會委員人選,研究通過學術委員會委員組成名單,審議學術委員會專門委員會組成等,其中把政治立場和思想政治表現(xiàn)作為遴選學術委員會成員的底線要求,從嚴從實進行政治把關,確保正確的政治方向、價值取向和學術導向。加強和改進學術委員會建設的目標導向就是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fā)揮學術委員會和其他學術組織的積極作用;其問題導向就是瞄準解決影響學術委員會和其他學術組織作用發(fā)揮的突出問題;其效果導向就是最終把廣大知識分子團結和凝聚在黨的周圍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1.創(chuàng)新高校黨組織書記抓學術委員會建設的責任機制?!吨袊伯a(chǎn)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將領導學術組織的要求,與領導群團組織、教職工代表大會的要求一并列入了高校黨委、院(系)級單位黨組織的主要職責范圍。校、院兩級黨組織就要像領導群團組織、教職工代表大會一樣,認真落實對學術組織的領導。校、院兩級黨組織書記作為第一責任人,就要像抓好群團組織建設、教職工代表大會建設那樣,切實主動擔負起抓學術組織特別是學術委員會建設的責任。作為高校黨委,應定期聽取學術委員會工作匯報,及時研究解決學術委員會自身建設和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作為高校院(系)級單位黨組織,也應把加強和完善院(系)學術委員會組織建設、制度建設等事項,納入院(系)黨委會、黨政聯(lián)席會重要議事決策的范圍。新時期,上級黨委對校、院兩級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仍須細化對黨組織書記抓學術委員會建設的考核要求。
2.創(chuàng)新校院兩級黨組織密切聯(lián)系學術組織的工作機制。密切聯(lián)系群眾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yōu)勢,高校學術組織也是黨密切聯(lián)系知識分子的橋梁與紐帶,校院兩級黨組織對于學術組織的領導只有在密切聯(lián)系學術組織的過程中才能真正得到加強。這種黨組織與學術組織密切聯(lián)系的工作機制的建立,除了采取會議、走訪等方式外,主要還得靠黨組織要求黨員在學術組織中發(fā)揮積極作用來實現(xiàn),只有學術組織中的黨員骨干多起來,黨組織與學術組織的日常聯(lián)系才能更加密切起來。目前,高校黨建工作中基層黨組織設置對于學術組織的延伸覆蓋還需要進一步擴大,努力做到哪里有學術組織,哪里就要有黨員骨干發(fā)揮作用。在黨內政治生活中,擔任一定學術職務的黨員骨干應及時反映學術組織中廣大群眾的意見。在日常工作中,校院兩級黨組織還應加強對廣大師生的引導,調動起廣大師生對學術問題的重視與興趣,鞏固黨加強對高校學術組織領導的群眾基礎。
3.創(chuàng)新院系骨干教師“雙帶頭人”培養(yǎng)選任使用機制。高校中院系教師“雙帶頭人”隊伍建設,對于加強黨對高校學術組織領導具有關鍵性意義。一方面,教師“雙帶頭人”作為黨建帶頭人,能夠擔負起基層黨組織書記或委員的擔子,在抓黨建中發(fā)揮骨干作用;另一方面,教師“雙帶頭人”作為學術帶頭人,能夠擔負起學術組織負責人或學術委員會委員的職責,在學術組織建設及學術活動中發(fā)揮骨干作用。為了加強黨對高校學術組織的領導,應著力培養(yǎng)教師“雙帶頭人”,也就是把學術帶頭人培養(yǎng)為黨建骨干,并注重從中選任一批骨干從事基層黨組織書記或委員工作;把黨建帶頭人培養(yǎng)為學術骨干,并注重從中推薦一批骨干從事學術組織工作,促進基層黨建與學術發(fā)展的深度融合。高校黨委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應通盤謀劃加強黨的建設和學術組織建設,統(tǒng)籌使用好骨干教師“雙帶頭人”。這樣做到黨建、業(yè)務一盤棋,有利于黨對高校學術組織的領導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