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無錫市五河新村小學 徐國新
當下,“教育指向兒童的發(fā)展” “教育應該是依靠兒童展開和進行的” “教育必須從兒童的實際需求出發(fā)”等諸如此類的“兒童立場”理論已經得到教育者的普遍認同 。然而,我們靜心觀察當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尤其是低年級童話教學,依然很容易看到缺失“兒童立場”的做法。顯而易見,“兒童立場”在不少教師心里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在課堂教學實踐層面上還有很多路要走。
童話這種文學體裁有其特有的魅力,它能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走進美好的情境,使其受到真、善、美的熏染和影響。低年級的語文教材收錄了很多獨特別樣的、充滿奇幻色彩的童話,它們在學生學習成長的道路上起著其他文本作品所無法替代的作用。
童話世界充滿虛幻和色彩,同時別有味道。要想把學生帶到真真實實的童話意境,會用兒童的視角去解讀童話是有效教學的重要前提。
盡管童話源于生活,但卻包裹著一層引人入勝、離奇浪漫的虛幻色彩,使之鮮明地具有神奇味。如教學統(tǒng)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我是什么》時,筆者指導學生體會水的不同狀態(tài):
師:請同學們自己試著讀一讀第3自然段。想一想:水在不同的場合中有何不同的表現?
生:睡覺、散步、奔跑、跳舞。
生:還有唱歌、開大會。
(課件隨機出示詞語)
(師范讀第3自然段,生模仿練讀)
師生交流反饋:讀“我在池子里睡覺”時聲音要輕、要柔和,表現出環(huán)境的安靜;讀“在小溪里散步”時語調要悠閑,體現出“我”的愜意自在;讀“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開大會”時語速要快,語氣要活潑歡快,顯得場面熱鬧。
(生再一次練讀,同桌之間互相品讀,糾正)
(課件豎列排列文本,指名朗讀)
師:請同學們仿照課文第3自然段句式,想象畫面,照樣子說一說。
課件出示:
在水杯里( ),
在魚塘里( ),
在汪洋里( )。
生:在水杯里閉目養(yǎng)神。
生:在魚塘里竊竊私語。
生:在汪洋里大聲咆哮。
在這樣的想象練說中,大自然水世界的神奇之象在學生頭腦里得到很好呈現。課堂上也彌漫著美麗神奇的童話氣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從觸摸文本到揣摩語言,再到想象說話,在童話世界里或駐足或漫游,真切體會其中蘊含的豐富感情,語言素養(yǎng)獲得了較好的實踐鍛煉。
童話之所以能夠吸引學生閱讀,是因為其擬人化手法描述的故事帶有強烈的幻想色彩,充滿童真童趣,還蘊含深刻的思想教育意義。如教學統(tǒng)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狐貍分奶酪》:
師:面對兩只小熊的質疑,狐貍是怎么說的呢?
(生讀課文相關句子)
師:什么叫作“公平”,你能舉一個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說一說嗎?
(生聯系生活實際舉例回答)
師:你覺得狐貍分得公平嗎?為什么?
(學生交流)
師:這次奶酪被狐貍用詭計騙吃完了,你覺得小熊們下次還會上當嗎?它們會怎么想?
(學生回答)
學生在問題導讀的方式下自主思考,自主解決問題。盡管學生的回答不盡相同,甚至大相徑庭,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絕不是單純給出“對”與“錯”的回應,首先要做的是及時對學生獨立思考、自主發(fā)現給予肯定;其次,針對回答中的問題指出不足,引導他們對故事所蘊藏的核心思想價值有一個準確把握。當然,童話故事內容存在不同,學生學習理解力也參差不齊,在領悟童話故事真諦時,教師需要恰當地選擇教學方式,著力于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信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聯系生活讀童話,帶著兒童的視角去領悟體驗其中的味道。如教學統(tǒng)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霧在哪里》時,成人眼中的“霧”只是一個普通的自然現象,而兒童眼中的“霧”卻是一個調皮可愛的孩子,我們要以兒童的視角去感悟體會 :
師:生活中,你見過的霧是怎樣的?霧喜歡把哪些事物藏起來呢?
生:霧是白色的,朦朦朧朧的。它喜歡把遠處的房屋、大山等藏起來。
生:霧是涼涼的,它喜歡把天空和汽車藏起來。
師:如果你變成了霧孩子,你準備把誰藏起來呢?
生:我準備把我喜歡的小貓藏起來,不讓別人欺負它。
生:我準備把學校藏起來,這樣我就可以睡懶覺了。
師:霧孩子和我們躲貓貓后,發(fā)生了什么呢?
生:我們原先藏的東西都顯露出來了。
生:周圍的一切恢復了原來的樣子。
在童話閱讀過程中,霧在學生心中有形有情,賦予濃濃的生活氣息。學生的思維想象力和語言表達力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兒童天生喜歡童話。假如課堂把關注重點放在探索架構童話、學生、教師的情感點上,那么,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品味出童話中獨特的“語文味”。
情境創(chuàng)設對于教學目標達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童話教學中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運用多樣化手段,主動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與童話相匹配的想象空間,使其思想自由自在地轉化,把自己自然想象成童話故事里的各種角色,感受角色的喜怒哀樂,體驗角色的豐富情感。
1.重視題目
眾所周知,一篇文章的窗口就是題目。我們常??梢酝ㄟ^題目大概讀懂一篇文章。所以,讀懂題目是深入學習一篇文章的基礎。日常教學中,每每新課教學時,筆者經常引導學生先“審題”。所謂“審題”,即教師在對一篇課文內容展開教學前,專門圍繞課題引導學生進行認真審視,借助課題,初步了解課文的表達思路、主要內容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等。
2.關注插圖
低年級的課文很多都配有對應文字表達的插圖,童話體裁的也是如此。這些課文中的插圖生動、形象、活潑,吸引著學生閱讀時的目光。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充分抓住這一特點,發(fā)揮插圖的獨特表達優(yōu)勢,先引導學生用心觀察,了解圖意,然后圖文對照,深入閱讀課文。如教學統(tǒng)編版語文一年級上冊《青蛙寫詩》第一小節(jié):
(課件出示課文插圖“荷葉、小草、蜻蜓”)
師:看看圖片,說一說小青蛙每天都能看見什么美麗的景象?
(課件出示課文插圖“小青蛙”)
師:在淅瀝瀝、沙啦啦的雨聲中,小青蛙會想些什么呢?
(生想象練說)
就這樣,在圖像信息和文字符號轉化之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就容易多了,同時閱讀思維也得到了很好的訓練。
3.利用動畫
信息化手段使我們的課堂教學越來越精彩,既能增強教學的情景性,又能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教學效果顯而易見。如教學統(tǒng)編版語文一年級上冊《雨點兒》一文時,在整體感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播放“下小雨”動畫,引導學生觀察下雨的過程。教學第二課時感受大地的變化板塊時,教師可以播放“花草生長過程”動畫,引導學生思考雨點兒給大地帶來了哪些變化。
學生在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中,主動體驗角色,積極思考問題,在美好的閱讀體驗中整體感知文本內容,對字詞的深入品味也做了很好的鋪墊。
童話的語言文字表達形式應當是教師課堂教學自始至終需要關注的內容,對文中極富感染力的詞句和段落必須引導學生認真去比較、揣摩、品讀、鑒賞,領悟童話這一獨特表達方式的精妙、傳神之處。
1.多元欣賞,激發(fā)童稚之心
閱讀教學中學生的理解感悟往往是很多元的。懂得欣賞應該成為教師童話教學的基本功。教師要善于抓住童話這一學生喜愛閱讀的心理特點,激發(fā)學生的童稚之心。課堂上要做到“導而弗牽”,最大限度引導學生用自己的已有經驗和獨特視角學習理解。切忌羈絆學生思維,強求統(tǒng)一“標準”答案。
2.補白想象,開啟心靈之門
根據低年級學生想象力異常突出的特點,教師如果在童話文本中尋找到恰當的“空白”之處,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豐富畫面,充實情節(jié),用童心去體驗、去感受,他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訓練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又會在抽象和具體轉換中得到情感的主動升華。如教學統(tǒng)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寒號鳥》時,想要指導學生把寒號鳥的懶惰和喜鵲的勤勞對比起來理解,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文中沒有提到的寒號鳥的行為進行補白想象:
喜鵲早早起床時,寒號鳥卻在( );
喜鵲東尋西找時,寒號鳥卻在( );
喜鵲忙著搭窩時,寒號鳥卻在( )。
這樣的發(fā)散思維方式簡單直接,有利于打開學生心靈之門,可以讓學生體會到童話故事的情感美,讓學到的東西變得有用起來。
3.突出亮點,誘發(fā)真切體驗
每一個童話中都有寫得精彩的地方,它集中體現童話的情理意趣,這就是文本亮點之處。教師要善于抓住這些亮點,誘發(fā)學生的真切體驗。比如學生學習童話后,可以抓住《棉花姑娘》中棉花姑娘生病時急切的語調,抓住《小壁虎借尾巴》中小壁虎借尾巴時天真活潑的語調等,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扮一扮” “演一演”“說一說”,更深刻地領會把握童話文本中各主人公的個性特點,生動形象、直觀充分地再現童話故事,做到知趣合一。通過如此真切的體驗,很多膾炙人口的童話,在學生心中都印象深刻、難于忘懷,這樣學生樂學愛學,教學真正做到寓教于樂。
1.演活角色
通過課堂角色演練,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到了童話故事的語言美。如教學統(tǒng)編版語文一年級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時,筆者讓學生分角色飾演小蝌蚪、鯉魚媽媽、烏龜、大青蛙,引導學生在讀好角色對話呈現小蝌蚪找媽媽過程的同時,感受小蝌蚪變成青蛙的自然變化。這樣的學習方式,學生更樂于接受。
2.增添角色
在符合童話情境的前提下適當增加角色,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組織材料的能力。比如教學統(tǒng)編版語文一年級上冊《雪地里的小畫家》時,筆者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增加角色的對話情境:
師:同學們,雪地里的小畫家還有哪些呢?你想邀請誰呢?
(課件出示松鼠、小熊、小鳥的腳印,提示學生)
生:(練說)( )畫( )。
(全班交流反饋)
情境會話的創(chuàng)設無形中引導學生主動運用習得的語言與人禮貌交際,借鑒習得的表達方式表達自己的領悟感受。這樣既訓練了學生語言的表達力,又豐富了他們的內心體驗。
教師除了正確解讀文本、深化文本外,還應該考慮如何使其主題思想與學生的思想“最近發(fā)展區(qū)”相吻合,與學生的思維相鏈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童話的人文功能。
學生與眾不同的見解是學生獨特個性的表現。教師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性,善于運用課堂機智積極引導。如教學統(tǒng)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小馬過河》:
師:小馬給你留下了怎樣深刻的印象?生1:小馬不大愛動腦筋。
生2:小馬懂得向別人請教。
生3:小馬輕信別人的話。
師:首先要表揚同學們勤于動腦、善于思考。課文中的小馬并沒有一直不動腦筋,而是積極向別人請教,最后選擇聽取了經驗豐富且最信任的媽媽的話,勇于嘗試,這是值得鼓勵的,我們同學也要向小馬學習哦!
學生的童心在閱讀引導中得到積極呵護,潛移默化中文本的核心價值觀也得到了傳遞和領悟。在童話教學中,教師只有真正把兒童放在課堂的中心位置,從兒童視角出發(fā),童話才能變?yōu)閷W生生活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營養(yǎng)滋補品”。相信一個在童年愛上童話的學生,他的未來也一定會是美好的。
低年級學生的語言充滿童真童趣。他們的想象豐富多樣,充滿著童話般的色彩。童話教學中,教師要做到善于傾聽學生的每一次發(fā)言,敏銳洞察他們發(fā)言中的有效信息。它將成為我們有效課堂中寶貴的課堂生成資源,帶領我們遇見不一樣的課堂精彩。教師要站在兒童的立場上,教學中以兒童的視角解讀童話文本,帶領學生在樂趣無窮的動物王國流連忘返、在奇幻美妙的未來世界駐足暢想、在鳥語花香的大自然中賞花聞香。這樣的童話教學才應該是它本來的面貌。讓童話,猶如一顆璀璨明珠,照亮每一個學生成長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