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平,楊 樹,彭 茹,盛曉光
(1.德惠市園藝特產工作站,吉林 德惠 130300; 2.德惠市農業(yè)技術宣傳教育中心,吉林 德惠 130300)
在科學技術不斷發(fā)展背景下,玉米種植技術也得到了進一步優(yōu)化和提升,這對玉米產業(yè)發(fā)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在玉米種植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情況掌握先進的玉米種植技術,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從根本上控制病源和蟲源,為實現(xiàn)玉米高產、高質奠定良好基礎。
玉米是一種高大草本植物,頂生雄性圓錐花序,穎果呈扁球形,桿直立,通常不分枝,基部呈耳狀,中脈粗壯,雄小穗呈孿生狀態(tài),縱列排列于序軸上,植株喜光不耐陰。適宜生長溫度為22~30℃,且在玉米植株生長周期內不同階段所需溫度有所不同:種子發(fā)芽期對溫度要求較低,6~10℃之間;拔節(jié)期適宜生長溫度為15~26℃,且對水分的需求量也最大;在開花時期,適宜生長溫度為25℃左右;灌漿期適宜溫度為20~23℃,溫度過高或過低均影響玉米發(fā)芽和生長,不利于籽粒增重。其次,玉米需水量較大,在生長期間適宜降水量為400~640mm,降水過多必然影響光照;如果降水過少,直接導致葉片蒸騰面積減少,蒸騰量與水分吸收量嚴重不平衡,導致植株缺水,降低玉米豐產高產性。
在各類農作物中玉米具有較為發(fā)達的根系可以快速適應當?shù)赝寥拉h(huán)境,就算土壤環(huán)境不佳依然可順利生長。隨著植株不斷發(fā)育當進入到生長期后會增加水分的需求量,所以在選擇種植地必須保證灌溉條件良好避免影響后期的正常發(fā)育生長。為了確保土壤中水分和養(yǎng)分可更加順利被玉米根部吸收必須科學完成整地工作,首先需針對土壤的科學整理加大重視使土壤培育效果得到確保,為了促進玉米生長一般要保證土壤肥沃且土層深厚,在進行整地工作前還要全面測定土壤肥力,并按照最終結果科學分析其中酸堿度與肥沃狀態(tài)具體情況,如果肥力不佳可將基肥適當添加其中保證玉米生長可吸收足夠養(yǎng)分。播種前還要針對所選土地完成深松翻耕工作,這樣可讓土壤墑情與通透性更加優(yōu)秀促進種子的發(fā)芽并提高最終產量。
在對栽培玉米種子進行選擇的時候,一定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也就是要結合種植地區(qū)的氣候、人文、消費、環(huán)境以及土壤特性等綜合選擇,這是保證玉米質量和產量的基礎。同時在選擇品種的時候,還要選擇高產、抗病能力強的玉米品種進行種植。因為只有保證了種子的質量,才能為玉米高產量打好基礎;而且高品質的玉米種子,還能夠有效降低種植人員的勞動量。所以,需要種植人員將玉米品種選擇重視起來。除此之外,當對玉米品種確定以后,還要進行玉米品種的挑選工作,將存在不飽滿、干癟、破碎的玉米種子剔除出去,發(fā)霉和破損的種子也需要剔除出去,剩下的玉米種子還需要進行晾曬,一般需要晾曬3~4d左右,然后在浸泡12h以后,進行包衣,這樣做的目的是提高玉米種子的抗逆性,保證玉米出芽率,有效降低種子受到病蟲害的侵襲,影響到玉米生長和質量。
在玉米播種時,一定要考慮玉米播種時間。南北方溫差較大,一定要根據地域特點選擇播種時間,考慮當?shù)赜炅?、溫度等情況,提高玉米成活率。在南方地區(qū)播種,一般選擇春末或夏天開端,而北方受溫度影響,一般選擇在春季進行播種。其次,播種方式需結合玉米種子特點確定播種方式及種植密度。對于耐密型玉米,可以適當加寬種植密度,而對于普通型玉米,則在種植過程中保持一定間隙,以便為玉米提供良好的通風條件,使玉米能充分獲取所必需的養(yǎng)料與水分,提高產量。若種植密度過高不僅無法提高產量,反而會因間隙太小,無法進行光合作用,降低產量與經濟效益。
種植玉米的第一步主要就是深翻土地,將土地深翻控制在30~35cm,保證種植玉米土地的平整度,并且在深翻之后再施加肥料,大約為3.75萬kg/hm2,鉀肥不得超過225kg,磷肥大約需要90~120kg,而復合肥需要450kg左右。玉米種子不同于其他的種子,它有著非常頑強的生命力,對于肥沃的土壤能夠使玉米植株成長更加的快速,讓每棵玉米都能夠吸收到豐富的營養(yǎng),從而增強玉米植株的抗壓能力以及耐受力。目前來看,在實際地種植玉米過程中,很多農民因為其他因素,將玉米種植在貧瘠的土壤中,沒有辦法給玉米提供豐富的營養(yǎng),以及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部生產條件,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玉米的產量和質量,同時,還會因為各種外界因素、環(huán)境原因,造成病蟲災害的發(fā)生。如果說,農民在種植玉米時缺乏良好的土壤條件,那么就可以采用人工堆肥抑或者是育肥等手段,來有效提升土壤的肥力。當農民種植一些新興產品的品種時,應當對土壤進行檢測,該地區(qū)土壤的指標能否充分滿足新興玉米品種的生產條件。在經過一系列的檢查之后,在科學、合理地施肥,保證玉米種植中的營養(yǎng)能夠得到充分的吸收,從而培育出更加飽滿圓潤的玉米。
首先要全面了解玉米的種植情況,然后選擇先底肥后追加或一次性追肥的方式進行施肥。整個工作必須嚴格保證精準性和科學性,只有這樣才可對整體產量提升與植株健康生長進行確保,另外選擇肥料時還要結合當?shù)胤N植環(huán)境將適量農家肥添加其中,以此顯著提高肥料利用率避免正常發(fā)育中沒有足夠養(yǎng)分補充。施肥時要保證玉米根部和肥料之間具有一定距離,否則很可能導致根部受到肥料的傷害對發(fā)育造成影響??刂品柿蠎昧繒r首先要明確各個階段的具體長勢,然后按照生長情況合理控制。如果玉米已經處于抽雄-吐絲時期可將氮肥應用量適當增加同時將相應尿素添加其中,具體施壓時可根據尿素10kg/667m2的標準進行,以此對籽粒灌漿充足進行確保使每顆籽粒都可更加飽滿且提高結實率。在具體栽培中農戶還要對中耕培土加大重視,通過此操作可讓土壤通透性顯著提高,翻松土壤后水肥效果也可因此顯著增加明顯改善了土壤的肥力,讓玉米根部可向更深處生長促進整體發(fā)育加強營養(yǎng)吸收。中耕工作也可實現(xiàn)一定除草作用,全面中耕后可將周圍雜草以及根部雜草及時清除,減少水分與養(yǎng)分的流失。通過培土可有效穩(wěn)固玉米根部,植株也可顯著提高自身抗倒伏能力,當遭遇大風天時不會大面積出現(xiàn)倒伏情況。
2.6.1 黑穗病
黑穗病病癥表現(xiàn)為玉米穗呈現(xiàn)黑粉狀,一旦發(fā)生此病,會降低玉米產量。玉米黑穗病發(fā)生原因為:玉米在傳精授粉期間,雄性花發(fā)生改變,導致雄蕊生長發(fā)育發(fā)生異常,雄性花占據了雌性花的成長空間,減少玉米果穗,降低玉米產量。防治黑穗病,需在播種時挑選品質優(yōu)良的玉米種子,盡量選擇抗蟲害能力較強的玉米種子。同時,在玉米播種前,需對玉米種子進行藥水浸泡處理,挑選合適的藥劑對玉米種子進行處理,同時要注意溫度和培育時間,確保玉米種子出芽率。在播種過程中,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對土地進行翻新,選擇合適的播種方式和播種時間,為種子生長提供良好的溫濕度環(huán)境,確保其能夠長出更加優(yōu)質的幼苗。在出苗期,及時拔除已經感染病害的玉米幼苗。
2.6.2 大斑病
玉米葉片感染大斑病概率較高,主要特點是葉片上會有條形斑點。嚴重時,整個葉片枯黃,影響葉片光合作用,降低玉米產量。首先,利用物理措施防治大斑病。在選種時盡量選擇抗病雜交品種,從源頭上避免大斑病發(fā)生;其次,采用合理密植的方法進行防治。保持玉米田間良好通風,采取農作倒茬的種植方式。最后,針對已感染大斑病的玉米可以通過化學措施及時防治,避免影響其他健康的玉米植株。
2.6.3 螟蟲病
螟蟲是玉米生長過程中最常見的一種病蟲,給玉米植株帶來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直接影響著玉米產量。玉米螟蟲主要發(fā)生在玉米出葉的時期,通過食用玉米心葉和玉米根莖來破壞。玉米螟蟲病的防治需要根據測報部門提供的螟蟲發(fā)生情況和發(fā)病趨勢進行防治工作,如對幼蟲和卵蟲的防治可以采用赤眼蜂進行控制;還可以使用1000倍的10%吡蟲啉噴灑,這種藥物能在預防幼期螟蟲的同時,還能防治灰飛虱;而對于成蟲的防治可以利用黑光燈進行捕殺。
推廣高產栽培技術時,須充分展現(xiàn)此技術的價值,并在推廣期間將創(chuàng)新意識樹立起來。比如可針對示范地的建設加大重視,保證每個生產者可更加充分了解推廣技術效果。推廣時還需對各技術情況全面分析,對農業(yè)相關政策、科研技術進行加強,確保種植人員可得到更多利益,通過利益的驅使更加積極主動地應用不同的高產栽培技術,這樣可讓此類技術在整體上有效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并不斷做到優(yōu)化創(chuàng)新。現(xiàn)階段,農業(yè)技術水平在不斷快速上升,農業(yè)生產中出現(xiàn)了很多新型的玉米品種,通過對品種創(chuàng)新工作進行加強可讓玉米得到更加規(guī)范的分類,結合當?shù)貧夂蚺c土質條件讓種植中產生的損失有效減少,確保高產栽培技術可和目前新型的品種之間有效實現(xiàn)融合,最后讓玉米質量及產量得到最大化保證。
單粒播種技術就是精量播種,利用機械設備選取優(yōu)質種子,再根據土地性質選擇合理的間距和深度進行播種。一個地方只能進行單一玉米品種種植,而且接下來的玉米生長階段也不用繼續(xù)施肥,就能保證玉米的產量和質量。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各項土地養(yǎng)護政策的出臺,可耕種土地在不斷減少,玉米單粒播種技術的推廣尤為重要。玉米單粒播種技術為提高玉米出苗率和品質提供了保障。同時優(yōu)質的種子能增強玉米對病蟲害的抵抗力,強化玉米在生長過程中的光合作用。玉米單粒播種技術也能保證種苗之間的密度最佳化。
玉米種植示范區(qū)的建立可為農民提供最為直觀的增產感受,讓農民直接觀察到品種、技術的不斷提高所帶來的生產效益。由于農民種植水平有限,做好玉米種植示范區(qū)的建立還可有效推動新技術的應用和推廣,提高技術推廣過程中農民的配合程度。種植示范區(qū)建成后,應積極組織農民進行參觀和現(xiàn)場測產,用真實數(shù)據讓農民了解到玉米種植技術的優(yōu)勢,激發(fā)農民不斷應用新技術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農民對玉米種植技術重要性的認識。
實現(xiàn)玉米高產和穩(wěn)產,其中測土配方技術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今后工作中相關部門應該大力宣傳并推廣該項目技術,提高測土配方技術應用率,引導廣大農戶不斷驗證配方施肥技術參數(shù)。根據該地區(qū)土壤狀況印制施肥建議卡,確定玉米施肥配方,并且將建議卡發(fā)送到農民手上。當?shù)赝练收疽部梢耘c企業(yè)簽訂合作協(xié)議,建立測土配方供應一條龍服務體系,在農村聯(lián)產責任承包制不斷深化的社會背景下,突出施肥重點,強化示范帶動效應,在必要時可以利用雙中心推廣模式,組建配方肥料配送中心和施肥技術服務中心,以提升玉米種植技術手段為突破口,擴大配方施肥應用覆蓋面,以此改良土壤結構,提高耕地生產力。
第一,補充人員,提高待遇。目前政府主導的基層農技推廣隊伍力量薄弱,人員少、經費薄是限制政府部門農業(yè)技術推廣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在此大環(huán)境下,相關部門需要加大對基層農技推廣的經費支持,根據不同區(qū)域玉米種植任務合理招聘人員。同時提高基層人員福利待遇,激發(fā)工作人員工作熱情。第二,加大培訓,提高技能。政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民群眾的技術培訓力度,合理利用多媒體渠道將最新的農業(yè)科學技術傳授給農民群眾,讓他們成為先進農業(yè)科技的應用者和受益者,多渠道和多方法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的綜合素質水平。如在行業(yè)內聘請技術專家和教授通過網絡直播、組建微信群或錄制宣傳廣播來推廣玉米種植技術。
綜上所述,玉米作為我國當前最重要的糧食作物,種植面積較大,輻射范圍較廣且單產高,規(guī)模化種植可以有效滿足市場對玉米所需,緩解糧食供應緊張問題。利用精細化栽培和管理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玉米植株產量和質量。因此,在今后工作中相關部門應該對優(yōu)質種源、測土配方技術、綠色防控技術進行推廣,提高耕地生產力,控制農業(yè)面源污染,最終提高玉米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