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春萍(江蘇:南京市江寧區(qū)秣陵中心小學)
在小學信息科技課教學中,教師要明確自身的教學責任,通過對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培育,滿足新課程改革的任務要求。在當前這個信息化時代,掌握信息技術的水平直接影響著人才培養(yǎng)質量。小學是學生初步認知信息技術的階段,任課教師要樹立全面育人思想,結合當前教育理念的發(fā)展加強高效課堂建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讓學生能以更加高漲的熱情學習信息技術,培育學生的核心信息素養(yǎng)。與此同時,教師也要立足于學生的角度,通過學生感興趣的事物促進其學習主動性,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教育的主體,應當根據(jù)教師的引導有效把控自身的主動性,增強自主學習意識。教師在課堂上應引導學生積極開拓自我思維想象空間,有效整合所學信息技術知識,提升自己的綜合核心素養(yǎng)。
信息素養(yǎng)這一概念最早由美國學者保羅提出,它是一種在信息時代必須具備的能力,包括信息意識、信息道德以及信息技術知識等相關技能。在信息全球化的時代,要認真做好信息核心素養(yǎng)培育,注重信息素養(yǎng)的教育培訓,讓人們更好地了解和領會信息素養(yǎng)這一重要概念,加強信息素養(yǎng)儲備,提升獲取信息能力。信息素養(yǎng)的主要含義就是通過對信息社會的不斷適應,通過學習加強信息技能獲取能力,實現(xiàn)自身信息綜合能力的不斷提升。信息素養(yǎng)是一種綜合能力,是一種涉及各方面知識、涵蓋較為廣泛的知識能力,包括技術、經(jīng)濟、人文等多種因素,與科學具有緊密聯(lián)系。在對信息技術這門學科的學習中,信息素養(yǎng)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對信息技術加以認知和應用,從而提升其應用信息技術的熟練程度。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做好對學生信息意識的培育,通過對學生加強基礎信息技術教育,讓學生能夠強化自身的信息意識,打好信息技術基礎,并能夠積極地搜尋有用的基礎知識材料,在嚴謹?shù)倪壿嬎季S指導下,認真學習信息技術知識。與此同時,小學信息技術教師也要增強使命感和緊迫感,努力做好信息科技課教學工作,帶領和引導學生快速有效地學習和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切實提升學生的信息核心素養(yǎng),并合理構建高效的信息技術教學課堂,持續(xù)不斷地向學生傳輸信息技術知識。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和教學感悟,總結了以下幾點信息素養(yǎng)培育的作用和價值所在。
首先,信息素養(yǎng)的培育有利于學生增強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興趣和信心,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樂趣,使其在信息技術知識學習課堂中更加活躍。促使學生拓展學習思維,更好地適應信息技術知識學習的氛圍,從而提升其信息技術知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學習熱情的持續(xù)保持。與此同時,信息素養(yǎng)的培育也能夠反過來促進學生增強信息技術意識,讓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引導明確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重要性,并且結合教師提供的傳授和指導,認真學習、探究和應用信息科技課知識,實現(xiàn)自身信息素養(yǎng)的提升。
信息素養(yǎng)的培育還要求教師努力創(chuàng)設新型教育模式,展現(xiàn)更多教學手法,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讓教師能更好地將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也讓學生能夠更加理解教師傳授的知識,有效加速對當堂所學信息技術知識的吸收和鞏固,提高教學和學習效果。信息素養(yǎng)的培育也能夠讓學生更快地掌握信息技能,改善并提升學生的信息思維能力和深入探究能力,讓學生能夠對信息技術知識產(chǎn)生更深層次的了解,進而增強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并且結合課堂所學理論知識積極開展信息技能動手操作實踐。
除此之外,信息素養(yǎng)的培育也能夠使得學生更好地養(yǎng)成自身的信息道德水準,通過對信息技術知識的了解和完善信息道德的要求,明確有些事情是不該做的,有些事情是必須做的。學生要端正自身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通過對信息的明辨與剖析實現(xiàn)對自身信息道德的升華,使得自身的道德理念能夠得到正確引導,從而強化自己的人生道德觀念,進而促進自身正確信息道德觀的樹立,使得自己能在信息技術學習中持續(xù)進步。
在當前的小學信息科技課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學生的信息技能狀況,以此設計安排合適的教學方案,對學生開展信息技術教學活動和信息素養(yǎng)的培育。教師在教學中要明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自己則應以一個引導者的角色指導和輔助學生進行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能夠更好地通過信息化學習的方式掌握信息技術知識。教師應當對學生做好信息技術知識的簡介,通過對學生的合理引導,讓他們能夠意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有意識地、主動自覺地投入信息技術學習,進而在潛移默化中培育自己的信息素養(yǎng),推動信息科技課建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好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采用行之有效的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和手段,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認真學習中增強對信息技術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對例題的剖析等方式,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切實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引導,提升其信息技術技能,如引導學生了解文檔的使用與保存技能,即應當在文檔文字輸入完成后,點擊左上角的保存功能。同時,應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體驗這一功能,圓滿完成學習任務,提升自主學習能力。信息科技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結合理論知識講解,多為學生提供上機實踐操作的機會,讓其在實踐操作中認真消化所學理論知識,并在教師的指導下,不斷解決學習和操作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教師也要多給學生提供相應的思考題目,讓學生自主完成,幫助學生有效提高學習能力。
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提前做好教學方案設計,通過任務驅動、多元評價等方法,讓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信息課堂結構;并且要讓學生知曉,信息技術不僅僅存在于課堂之中,更無處不在地融入了人們的生活之中,對社會、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學習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教師還應注重動態(tài)地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案,改變傳統(tǒng)的單一教學模式,堅持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讓學生在學習中實現(xiàn)信息知識和技能的綜合升級。小學信息教師在教學中,要從多維化的角度讓學生有效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并實現(xiàn)信息技能的鞏固。例如,教師在教學《形狀補間動畫》時,應對學生進行多層面的講解,詳細講述形狀的多元化特點,如正方形變?yōu)檎暹呅?、圓形變?yōu)闄E圓形、三角形變?yōu)閳A形,等等,并且結合顏色的轉變和變化,讓學生在充分掌握其理論知識的前提下開展動手操作實踐,通過變換的模式有效地完成形狀補間學習。
在當前的信息科技課教學中,教師應采取有效措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通過了解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和思維特點,有針對性地合理融入興趣化教學素材。例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融入學生喜歡的動漫人物和卡通角色,讓學生能夠在饒有興趣的情緒中積極地投入信息課堂學習,掌握和應用所學信息技術知識。教師應結合信息素養(yǎng)培育,引導學生自主地、充分地對當堂所學信息技術知識進行綜合分析,實現(xiàn)高質量的信息技術知識學習。與此同時,教師也要根據(jù)教學目標改革要求,對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教學手段不斷加以更新。比如,通過組織新穎有趣的游戲活動,讓學生能夠積極而自覺地融入信息科技課學習中,激發(fā)學生對信息技術理論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同時,讓學生在上線進行動手實踐操作中,實現(xiàn)個人信息操作能力的提升,進而推動興趣化課堂教學的持續(xù)開展。因此,在當前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依據(jù)信息化的教育手段,結合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方式,讓學生更有效地掌握核心技術技能,并且結合游戲活動等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投身于學習課堂之中,完善自身的學習生活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信息科技課教學時,可以定期開展游戲活動,激發(fā)學生對于課堂學習的歸屬感,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興趣化。例如,在教學“使用信息知識傳遞”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種技術手段插入動漫角色,比如在進行圖形介紹時嵌入動漫角色的模板,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動漫角色動起來,從而有效調動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扎實推進興趣化課堂的持續(xù)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