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碧霞
隨著素質教育步伐的不斷推進,班主任工作被越加重視起來。班主任管理工作應該從傳統(tǒng)的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管理轉變?yōu)閷W生全面發(fā)展的管理,面對所有學生的管理。班主任管理工作涉及學生的思想、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班主任,對自己班主任工作要有正確的定位,秉承“不僅要教學生讀書,還要教會學生生存、生活,并懂得生命的意義”的班級管理理念。
小學階段的學生,開始擺脫小學生的幼稚、不成熟,某些學生也開始有了青少年的叛逆行為。因此,在這個階段,班主任就一定要做好班級管理。作為班級的管理者,班主任也需要對這個方面予以重視,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注意教育藝術,保證管理效果。
一、目前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所面臨的問題
1. 管理方式不具備藝術性
在當今社會中,素質教育已經(jīng)開始了很多年。素質教育的興起,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提高了教學效率。但是,由于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固化,導致某些班主任在日常教學或者是管理工作中仍然帶有傳統(tǒng)教育的理念。在班級管理中,命令式的管理無法體現(xiàn)出教師對學生的尊重,使得教師和學生的地位不平等。很多時候,某些教師還存在著“嚴格管教”的舊式管理理念。然而,這些管理理念不僅缺乏藝術性,也無法符合現(xiàn)在的素質教育下管理需求了。對于現(xiàn)在的學生而言,這種管理方式并不適用。
2. 學生的心理特征極具個性化
現(xiàn)在的學生,處于青春期的過渡時期,每個學生的心理特征都是不一樣的,學生的個性已經(jīng)變得越來越鮮明?,F(xiàn)在小學階段的學生思想更加開放,也更加具有鮮明性。有的學生比較內(nèi)向、不擅于表達自己,但有的學生又比較外向、用于表現(xiàn)自己;有的學生比較聽話、自覺遵守學校的相關規(guī)定,但有的學生卻喜歡按自己的想法做事、不遵守學校的相關規(guī)定。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個性。因此,學生的這種個性化特點,也為班級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阻礙。
在班級管理中,要充分考慮這一特性。但部分班主任只一概而論,把全部學生歸為一類。然而,這種做法并不能有效幫助班級的管理。因此,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如果沒有注重教育藝術,那么學生就非常容易產(chǎn)生抵觸的情緒,這就影響了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
二、關于提高班級管理教育藝術的相關方法
1. 樹立正確的管理理念
在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中,通常都以教師為中心的管理模式為主。在班級管理的工作中,班主任發(fā)揮著主導作用。這就導致了大部分教師將決定權牢牢握在了自己的手里,也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點。因此,這樣的班級管理往往無法發(fā)揮出有效的作用。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如果想要發(fā)揮出班集體的良好作用,就必須要重視提高班級管理的教育藝術。班主任首先應該轉變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樹立正確的、以學生為主體的管理理念。在開展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學生的實際需求,并積極地聽取學生的意見,形成民主決策的機制。
2. 注重運用溝通技巧
在小學階段,班主任的角色往往是多方面的,不僅要上課,也要處理班級的日常事務。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班主任就難免在處理某些問題時會帶有很強烈的主觀感情色彩。這樣一來,如果班主任直接依據(jù)自己的定論來決斷,就有可能會誤會學生,從而使得學生對班主任產(chǎn)生不信任,甚至出現(xiàn)厭惡、叛逆的情緒,班級管理工作也就無法正常地開展。因此,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為了提高班級管理的教育藝術性,班主任也需要注重運用溝通技巧,與學生進行平等、和諧地溝通。
從本質上來說,語言本身就是一門藝術,而且具有非常強的藝術性,因此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班主任也可以充分地將語言的藝術性發(fā)揮出來,構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樣,也有助于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促進教育藝術的提高。
3. 真心教育學生
班主任要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用心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采取不同的方法教育學生。小學階段正是學生的思想品質固定成形的時期,班主任要不斷探索新的管理方法與教育手段,以新的形式來進行班級的管理,提高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健康的發(fā)展。一個班級整體水平的高低、班風的好與差的關鍵就在于班主任。如果班主任能真心地去教育學生,整個班級就能進步,學生也能真正學到對社會有用的知識。俗話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這就證明,只要用真心教育學生,就一定可以教出優(yōu)秀的學生。
由于小學生的心理還不是很成熟,犯錯是難免的。這時班主任就不能一味地批評學生,而要精心設計教育的方法,既能夠讓學生記住這次教訓,又不會讓學生覺得失去了自尊。如果學生違紀,在課上大聲說話,班主任就可以讓學生體驗當老師,在講臺上講課,教師則扮演學生跟別人聊天。學生通過這樣的實踐體驗,能夠理解教師的辛苦,并且在以后的課堂學習中能夠遵守紀律,認真聽講。因此,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要講究方式方法,用心與學生溝通,讓學生能夠真正領會教育的意義,從而自發(fā)地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跟學生聊天時,班主任也可以把自己過去的一些經(jīng)歷,無論好壞,只要是對學生有所幫助或是能夠啟發(fā)學生的事例給他們講述,讓他們明白班主任是在用心地教育他們,而不是在敷衍。因此,誠意和真心地教育每一位學生能夠有效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
4. 樹立為人師表的典范
言傳不如身教,班主任應該做學生的好榜樣,通過自身人格魅力感染學生,讓學生把班主任作為生活和學習的好榜樣。在小學階段,班主任不僅承擔著班級管理的責任,也肩負著傳授知識的責任。其中,傳授知識與班級管理之間,其實也具有一定的聯(lián)系。
在實際情況中,要想提高班級管理的教育藝術,也需要班主任積極地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做到為人師表的典范。比方說,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表現(xiàn)出親切、幽默風趣的一面,使學生能夠更愿意與教師相處。這樣一來,教師不僅能夠使學生對教學科目產(chǎn)生興趣,而且還會讓學生自覺地配合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性格和心理特點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從而有效提高班主任管理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