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棟 張浩 韓蘭順
【摘要】目的 探究晚期胃癌患者使用曲妥珠單抗的治療效果,并采用SOX方案對晚期胃癌患者用藥的合理性進行評價,為臨床合理性用藥指導提供借鑒。方法 納入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進入萊陽市中心醫(yī)院進行診治的56例晚期胃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不同治療方案分為常規(guī)組和研究組,各28例。常規(guī)組針對晚期胃癌患者采用SOX方案治療,研究組則接受曲妥珠單抗聯(lián)合SOX方案。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功能狀態(tài)(KPS)評分、血清因子指標及腫瘤標志物、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 研究組患者客觀緩解率(ORR)(46.43%)和疾病控制率(DCR)(71.43%)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ORR(14.28%)和DCR(25.00%)(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KPS評分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高于常規(guī)組(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癌胚抗原(CEA)、糖抗原199(CA-199)均低于常規(guī)組(P<0.05);研究組患者治療期間出現(xiàn)Ⅰ~Ⅱ度和Ⅲ~Ⅳ度白細胞下降程度、乏力、惡心嘔吐、貧血均高于常規(guī)組(P<0.05)。結論 曲妥珠單抗聯(lián)合SOX方案治療晚期胃癌患者的療效好,減少了對患者身體的損害,提高了患者KPS評分,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時間,但會增加白細胞下降程度、乏力等不良情況的發(fā)生率。
【關鍵詞】曲妥珠單抗;SOX方案;晚期胃癌;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R735.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3.24.00.04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3.24.008
胃癌是最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根據2013年統(tǒng)計,我國胃癌發(fā)病率在男性中排名第二,在女性中排名第四,對人民的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1]。近年來,胃癌的發(fā)病率已呈現(xiàn)出年輕化的趨勢,但在40~60歲的人群中更為常見[2]。由于早期胃癌往往無明顯癥狀,通常在體檢或因其他疾病就醫(yī)時才被發(fā)現(xiàn),據調查,70%~80%的患者確診時已處于中晚期[3]。晚期患者常伴有消瘦、貧血、上腹疼痛等明顯癥狀。目前,胃癌的最佳治療方法是手術,但只限于早期胃癌。對于晚期胃癌患者,臨床常采用化療治療。陳玲等[4]研究表明,在胃癌患者中,有12%~20%存在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過表達。曲妥珠單抗作為靶向HER-2的抗體藥物,通過靶向HER2受體,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和擴散,同時增強人體對癌細胞的免疫作用[5]。基于此,本文旨在對曲妥珠單抗聯(lián)合SOX方案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價值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進入萊陽市中心醫(yī)院進行診治的56例晚期胃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不同治療方案分為常規(guī)組及研究組各28例。常規(guī)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8例;年齡范圍43~75歲,平均年齡(59.02±12.62)歲;病例分類:低分化腺癌16例,黏液腺癌5例,管狀腺癌4例,印戒細胞癌3例。研究組患者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齡范圍45~74歲,平均年齡(59.51±10.04)歲。病例分類:黏液腺癌3例,管狀腺癌5例,低分化腺癌17例,印戒細胞癌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萊陽市中心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納入標準:①經細胞學、影像學、組織病理學確診為胃癌晚期[6];②有正常的溝通能力與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③治療前>3個月未接受相關治療;④均全程耐受治療方案。排除標準:①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②血液系統(tǒng)性疾病者;③有嚴重臟器功能不全或其他惡性腫瘤疾病者;
④貧血、過敏性疾病者。
1.2 治療方法
1.2.1 常規(guī)組 針對晚期胃癌患者采用SOX方案治療,該方案包含自莫沙必利(成都康弘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19990313,規(guī)格:5 mg)、奧沙利鉑(杭州中美華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113457,規(guī)格:50 mg)、卡培他濱(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073024,規(guī)格:0.5 g×12片/盒)3種藥物,通過聯(lián)合應用三種藥物來提高治療效果,減輕副作用。其中,莫沙必利250~500 mg/次,1次/d,靜脈注射,連續(xù)14 d;奧沙利鉑每次劑量為100 mg/m2,每3周1次靜脈注射;口服卡培他濱每次800 mg/m2,2次/d,連服14 d。以上3種藥物組合使用21 d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2~3個療程。在治療期間定期檢查患者的血常規(guī)、生化指標和心、肝、腎功能等,以及監(jiān)測治療過程中的副作用和患者的身體狀況。
1.2.2 研究組 針對晚期胃癌患者在SOX方案的基礎上加用曲妥珠單抗(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10020,規(guī)格:440 mg)治療。根據患者的病情、年齡、身體狀況等綜合考慮,制定合適的曲妥珠單抗治療方案。首次使用劑量為8 mg/kg,第1次治療時,根據患者體重計算出相應的劑量,然后以靜脈滴注的方式緩慢注入,持續(xù)1.5 h。每隔3周,給予6 mg/kg維持靜脈滴注,以維持療效。
1.3 觀察指標 ①根據RECIST1.1實體瘤評價標準[7]對治療晚期胃癌的療效進行評價。該評價標準,通過影像學檢查觀察腫瘤的變化情況。治療后,所有腫瘤靶病灶消失,沒有新病灶的出現(xiàn),且腫瘤標志物也恢復正常,被定義為完全緩解(CR)。治療后腫瘤靶病灶的最大徑之和減少30%,且持續(xù)維持了4周以上,被定義為部分緩解(PR)。治療后腫瘤靶病灶的最大徑之和增加≥20%,或出現(xiàn)新的病灶,被定義為病變進展(PD)。治療后腫瘤靶病灶的最大徑之和沒有達到部分緩解的程度,或者有輕微的增大但不足以被定義為病變進展,被認為是病變穩(wěn)定(SD)。計算公式:客觀緩解率(ORR)=[(CR+PR)例數/總例數]×100%;疾病控制率(DCR)=[(CR+PR+SD)例數/總例數]×100%。
②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功能狀態(tài)(KPS)[8]評分進行比較,其總分為0~100分,評分越高則反映胃癌患者的健康狀況越好。
③比較兩組患者的腫瘤標志物水平,在治療前和化療結束后,空腹抽取4~5 mL靜脈血樣本。經過離心處理,離心速度為3 000 r/min,離心時間為10 min,以分離血清。將血清樣本保存在-80 ℃的環(huán)境中。為了測量血清中的癌胚抗原(CEA)和糖抗原199(CA-199)水平,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進行檢測。
④對兩組患者化療后不良反應進行比較,采用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不良事件通用毒性評價標準(CTC)[9]。重要觀測項目包括白細胞下降、乏力、口腔黏膜炎癥、惡心嘔吐、貧血、肝功能受損、周圍神經毒性和脫發(fā)。根據不良反應嚴重程度的不同,可以將其分為Ⅰ~Ⅳ級。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6.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經正態(tài)性和方差齊性檢驗,均符合正態(tài)分布且方差以(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患者ORR(46.43%)和DCR(71.43%)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ORR(14.28%)和DCR(25.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KPS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KPS評分明顯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比常規(guī)組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在治療后CEA、CA-199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比常規(guī)組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治療期間出現(xiàn)Ⅰ~Ⅱ度和Ⅲ~Ⅳ度白細胞下降、乏力、惡心嘔吐、貧血發(fā)生率均比常規(guī)組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胃癌是一種惡性腫瘤,好發(fā)在胃的黏膜或腺體上皮細胞,表現(xiàn)為腫塊、潰瘍等病變。目前,胃癌是全球范圍內發(fā)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之一,其亞洲地區(qū)的發(fā)病率尤為突出[10]。胃癌初期癥狀不明顯,常被人們忽略,但隨著病情的發(fā)展,患者會出現(xiàn)消瘦、食欲下降、黑便等癥狀,嚴重時會出現(xiàn)惡病質、肝肺轉移等。晚期胃癌患者失去手術治療最佳時期,病變已波及周圍組織或其他器官,手術治療難度大,風險高,且治療效果不佳[11-12]。此時,全身化療就成為主要治療手段,可控制癌癥的發(fā)展并延長患者生命。曲妥珠單抗是一種人源化的單克隆抗體,靶向表達過量的HER2蛋白。HER2在胃癌中的過表達與腫瘤的侵襲性和預后惡化相關[13-14]。HER2作為一種重要的細胞膜受體,在胃癌患者中過度表達。曲妥珠單抗的結合可阻斷HER2信號通路的活性,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及擴散。此外,曲妥珠單抗還可以激活免疫系統(tǒng),增強自身免疫反應來對抗腫瘤。SOX方案是一種包含莫沙必利、奧沙利鉑、卡培他濱三種藥物的化療方案[15]。
莫沙必利是一種常用的胃腸動力藥物,可促進胃腸蠕動,增加食物通過胃腸道的速度,減少惡心、嘔吐等消化道副作用;奧沙利鉑是一種鉑類抗腫瘤藥,當奧沙利鉑與DNA結合后,形成的DNA-奧沙利鉑復合物阻礙了DNA鏈的正常結構和功能,導致DNA損傷的積累,其損傷程度在癌細胞中更為嚴重。此外,卡培他濱是一種抗代謝藥,可以阻斷DNA和RNA的合成,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和分裂[16]。有研究表明,晚期胃癌患者運用曲妥珠單抗聯(lián)合化療進行治療,可以控制腫瘤的生長和擴散,從而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提高其生命質量[17]。
本研究顯示,研究組患者ORR和DCR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KPS評分明顯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高于常規(guī)組(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CEA、CA-199均低于常規(guī)組(P<0.05);研究組患者治療期間出現(xiàn)Ⅰ~Ⅱ度和Ⅲ~Ⅳ度白細胞下降程度、乏力、惡心嘔吐、貧血均高于常規(guī)組(P<0.05),證明曲妥珠單抗聯(lián)合SOX方案可顯著提高臨床療效。分析原因,曲妥珠單抗通過靶向HER2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和生存,并增強化療藥物對腫瘤細胞的敏感性;而SOX方案的順鉑成分通過增加HER2內化和降解進一步增強曲妥珠單抗的抗腫瘤效應,產生協(xié)同的治療效果,促使腫瘤細胞發(fā)生凋亡,從而抑制腫瘤的生長[18]。
綜上所述,曲妥珠單抗聯(lián)合SOX方案作為一種新的治療策略,具有相當大的潛力成為晚期胃癌治療的有效選擇,可減少對患者身體的損害,提高患者KPS評分,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但會增加白細胞下降程度、乏力等不良反應。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應監(jiān)測和管理這些不良作用,并根據患者實際情況謹慎用藥。
參考文獻
鄧卓, 蘇秉華, 張凱. 我國惡性腫瘤死亡人數比重預測的ARIMA模型[J]. 腫瘤預防與治療, 2020, 33(7): 590-595.
劉亞倩, 汪天培, 顏財旺, 等. 多基因遺傳風險評分與胃癌發(fā)病年齡的關聯(lián)分析[J].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21, 42(6): 1092-1096.
吳朝旭, 王玥, 李瀟, 等. 基于80例晚期胃癌患者的臨床資料構建晚期胃癌人群類別預測的判別模型[J]. 世界中醫(yī)藥,2021,16(3):393-396.
陳玲, 林晶, 王曉杰, 等. 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在胃癌根治術后復發(fā)患者中的表達及其意義[J]. 腫瘤研究與臨床, 2020, 32(3): 178-181.
朱麒, 肖瑤, 金麗艷, 等. 曲妥珠單抗聯(lián)合化療對HER-2陽性胃癌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及腫瘤標志物的影響[J]. 臨床腫瘤學雜志, 2023, 28(2): 159-163.
吳舟橋, 王琦, 石晉瑤, 等. 歐美國家胃癌手術并發(fā)癥的診斷標準及風險評估[J]. 中華胃腸外科雜志, 2017, 20(2): 135-139.
靳宏虎, 趙長應, 張楨, 等. 兩種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對肝細胞癌患者系統(tǒng)化療效果評價的比較[J]. 中華肝膽外科雜志, 2019, 25(6): 411-414.
鄒黎, 錢軍. 曲妥珠單抗聯(lián)合不同化療方案治療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陽性晚期胃癌患者的回顧性研究[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20, 24(4): 36-39,44.
吳興旺, 劉斌, 王萬勤, 等. 聯(lián)合運用CTC和CTE診斷腸道疾病[J].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09, 25(11): 2046-2048.
周敏茹, 許志華, 馬福昌, 等. 2020年青海省腫瘤登記地區(qū)惡性腫瘤死亡特征及1975-2020年變化分析[J]. 中國腫瘤, 2021, 30(11): 834-840.
胡曉華. 胃癌及癌前病變的蛋白評分預測系統(tǒng)的構建[J]. 臨床消化病雜志, 2021, 33(1): 14-17.
AOKI M, KADOWAKI S, TAKAHASHI N,et al. Pattern of disease progression during third-line or later chemotherapy with nivolumab associated with poor prognosis in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 in Japan.[J].? Gastric Cancer, 2023, 26(1): 132-144.
劉衛(wèi)軍, 趙佳穎, 李大威. 經動脈灌注化療與常規(guī)SOX方案化療對中晚期胃癌的臨床療效比較[J]. 實用癌癥雜志, 2021, 36(10): 1677-1681.
劉浩, 何陽科, 宋旭彤, 等. FOLFOX4、SOX化療方案治療晚期胃癌的療效及對血清生物活性因子及預后的影響[J]. 癌癥進展, 2019, 17(11): 1282-1285, 1309.
HE Z, XU J G. Evaluation of the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combined chemotherapy and molecular-targeted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 protocol for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Medicine (Baltimore). 2021, 100(45): e27557.
顧玉蘭, 朱金蓮, 許曄瓊, 等. 卡培他濱節(jié)拍化療聯(lián)合依西美坦通過PI3K-AKT信號通路抑制乳腺癌細胞增殖的實驗研究[J]. 腫瘤研究與臨床, 2021, 33(6): 401-407.
楊喬, 雷建衛(wèi). 曲妥珠單抗聯(lián)合SOX方案在HER2陽性局部進展期胃癌新輔助治療中的療效[J].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雜志, 2020, 28(2): 152-157.
莊曉虹, 孟杰, 林舒, 等. 曲妥珠單抗聯(lián)合化療對HER2陽性胃癌患者血清腫瘤標記物及遠期療效的影響[J]. 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 2019, 24(7): 702-706.
作者簡介:王之棟,大學本科, 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腫瘤內科疾病。
通信作者:韓蘭順,在讀碩士研究生,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消化系統(tǒng)腫瘤的臨床與基礎研究。E-mail:1519248425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