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思念
(華中師范大學,湖北 武漢 430079)
社會主義思想史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學科,其研究在近年來的沉寂,主要是因為學界的興奮點放在現(xiàn)實問題上。而社會主義的今天是與昨天和明天相連接的,如果將其放在一個個專題、同一平面上展開,是可以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深度上取得新成果的。中共湖北省委黨校黃開華同志新著《馬克思主義過渡時期理論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23年2月出版),體現(xiàn)的就是這種研究思路和研究效果,可以說是對于社會主義思想史研究的拓展與創(chuàng)新。
思想史研究的是發(fā)生在過去的東西,記述著相當長時期的思想過程,如果是馬克思主義思想史,則包含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方方面面,這樣的作品不容易深入、一時也難以完成。為此,選取一個概念、一個方面、一個領域來討論其認識過程,是當前研究的可行可贊的著述方法。作者以馬克思主義過渡時期理論為題探討其發(fā)展歷程,是值得肯定的、系統(tǒng)的研究模式。關于過渡時期的理論是與曾經(jīng)被認真討論過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之間有緊密聯(lián)系的,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奠基石之一,故作者在書中詳細整理了從對“過渡時期”的理解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提出的認識過程,力圖將馬克思關于過渡時期的概念及思想演進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過程銜接起來。這正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研究方法。當然,不能簡單地將過渡時期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兩個概念的關系一帶而過,因為二者關系看起來容易被接納,但實際上,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一認識過程的曲折;從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原點上看,仍然需要我們回答現(xiàn)實與預言之間的時間落差,以便繼續(xù)推進21世紀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
因此,選取馬克思主義過渡時期理論來深入討論馬克思主義思想發(fā)展史中的一個專題,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地撬動馬克思主義思想史的展開。書中花了相當篇幅來說明關于過渡時期理論問題討論的緣起不是多余的,因為關于這一問題的認識過程幾乎涵蓋了社會主義從發(fā)生到發(fā)展的全過程,特別是在社會主義從理論變成多國實踐之后,所出現(xiàn)的教訓使人驚心。因此,該著選取過渡時期理論為研究論題,是有見地的。
《馬克思主義過渡時期理論研究》不是一部歷史長卷,它把問題提得更加明確、更加迫切,而且提出的是當前正在被關注的問題,顯示出此研究的意義。這種專題式的研究,顯示出社會主義思想史仍然具有極大的學術潛力。當然,這就需要在專題的選擇上獨具慧眼,集中在理論與實踐中的核心問題、疑難問題、關鍵問題上,如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理論、無產(chǎn)階級政黨的領導權理論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理論等。
在資本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之間有一個特殊的過渡時期,馬克思判斷,這個時期的國家必然是無產(chǎn)階級革命專政。但這樣一個時期是長期的還是短期的,實行什么樣的經(jīng)濟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和分配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對以上問題探索的結(jié)果。
今天,我們關于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認識不能說已經(jīng)結(jié)束,書中討論到了過渡時期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關系、過渡時期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關系。其中一個問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否處在過渡時期?即使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jīng)走過過渡期,也可以繼續(xù)追問:在過渡時期中國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歷史經(jīng)驗和對后來的影響,以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否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樣一些在馬克思主義思想史中需要厘清的問題,在本書中得到了回應。不論是直接回答這一問題,還是間接回答這一問題,都應當注意到,將社會主義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連接起來,是社會主義認識史的重要研究方法和特點。本書正是從這樣一種寫作思路來回答問題,其獨立布局可以使希望找到答案的讀者受益于對問題的遞進式理解。
該著關于過渡時期的劃分、歷史任務、國家職能等,鮮明地表達了著者的觀點,從理論界歷來的討論來看,可能并不相同,讀者也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但本書作為一部研究性論著,作者是作了細致深入的論證和判斷的。這非但沒有降低關于過渡時期問題的研究價值,相反更加體現(xiàn)出關于過渡時期理論與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價值,體現(xiàn)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過渡時期理論的密切關系。
尤其是,作者論述的不單是發(fā)展階段問題,而是與發(fā)展階段相關的商品生產(chǎn)、所有制、政治制度、國際形勢等領域。這樣才能對(過渡時期)發(fā)展階段問題有準確判斷。我們今天讀這本書,仍然感到它討論的問題在延續(xù)、在深化,如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必然性問題,就是與過渡時期或社會主義發(fā)展階段密切相關的問題,我們考察社會主義的昨天、今天、明天時,就需要時時以商品化、社會化、市場化程度為對象,而不是抽象地看待過渡時期。所以,該著作對于社會主義發(fā)展階段問題的認識方法是值得肯定的,為我們今天認識社會主義提供了一種思路。
關于過渡時期的討論,不能停留在理論原點、不能單純從認識過程來解釋世界,而是如書中強調(diào)的,研究和明確關于馬克思主義過渡時期理論對于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實踐的意義。在關于過渡時期理論問題上,作者的探討深化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馬克思主義的創(chuàng)新和推進,展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這是本書研究的又一特點。
中國共產(chǎn)黨在改革開放后逐漸形成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是從馬克思主義過渡時期理論逐步轉(zhuǎn)化而來的一個理論創(chuàng)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奠基性認識,曾經(jīng)由馬克思關于過渡時期概念以及關于大過渡、小過渡論的爭論而來(這在書中有專門論述),關于中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定位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在馬克思主義發(fā)展進程中,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正是科學社會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jié)合的新成果。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一切從實際出發(fā),著眼解決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不斷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形成與時俱進的理論成果,更好指導中國實踐。由此,《馬克思主義過渡時期理論研究》將新時代作為全書的下篇,濃墨重彩地論述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于初級階段的一系列新認識,其中重要的是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內(nèi)涵的深化、關于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時期的關系、關于公有制與市場經(jīng)濟的關系和新時代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建設等,把馬克思主義關于過渡時期理論推向新境界。尤其是,書中關于我國在所有制問題上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關于勇于自我革命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和關于深入推進新時代新征程黨的自我革命等論述,既表明中國共產(chǎn)黨關于社會主義認識的創(chuàng)新性和獨立探索精神,又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品質(zhì)??梢钥吹?,作者在書中將關于過渡時期理論的論述,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及其實踐聯(lián)系起來,放在同一平面來討論,是切合實際的。
總的說來,《馬克思主義過渡時期理論研究》一書反映了近年來關于社會主義思想史重大問題的研究上升到一個更加深入的水平,為我們進一步思考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光明前景,樹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為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奮斗目標,增加了一份有益的精神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