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30 億CFU/g 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的研制及其對馬鈴薯黃萎病和瘡痂病的防治效果

        2023-03-14 08:50:16張曉云趙衛(wèi)松曲遠航蘇振賀郭慶港鹿秀云李社增
        農(nóng)藥學學報 2023年1期
        關鍵詞:芽胞黃萎病助劑

        張曉云, 叢 蓉, 趙衛(wèi)松, 曲遠航, 蘇振賀,郭慶港, 鹿秀云, 李社增, 馬 平

        (河北省農(nóng)林科學院 植物保護研究所,河北省農(nóng)業(yè)有害生物綜合防治創(chuàng)新中心,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華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綜合治理重點實驗室,河北 保定 071000)

        我國是馬鈴薯第一生產(chǎn)大國,種植面積占世界馬鈴薯總面積的25%[1]。隨著馬鈴薯種植面積的擴大和連作,使得馬鈴薯黃萎病、瘡痂病等土傳病害呈現(xiàn)出逐年加重的趨勢。

        馬鈴薯黃萎病又稱“早死病”,是由輪枝菌屬Verticilliumspp.真菌引起的病害,其中以大麗輪枝菌V.dahliae與非苜蓿輪枝菌V.nonalfalfae為主要病原菌[2-5]。目前,馬鈴薯黃萎病在我國內(nèi)蒙古、河北、甘肅、黑龍江、山西及寧夏等地均有發(fā)生[4-5],輕者造成20%~30%的產(chǎn)量損失,嚴重時可達50%以上,成為制約馬鈴薯生產(chǎn)的重要因素之一[3,6]。馬鈴薯瘡痂病是由鏈霉菌屬Streptomycesspp.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馬鈴薯塊莖,影響其外觀和品質(zhì),降低商品價值[7-8],在馬鈴薯主栽區(qū)普遍發(fā)生,有些地區(qū)的微型馬鈴薯發(fā)病率達30%~60%[9]。目前,對這兩種土傳病害的防治缺乏有效的化學農(nóng)藥,生物防治由于其環(huán)保無公害且滿足綠色生產(chǎn)的要求,逐漸引起人們重視。申建芳等[10]通過室內(nèi)盆栽試驗明確特基拉芽胞桿菌B.tequilensisXT1-4 菌株對馬鈴薯黃萎病的防治效果達到60%以上;趙衛(wèi)松等[11]以解淀粉芽胞桿菌PHODG36菌株為有效成分,研制了濃度為1.5 × 109和5.0 × 109CFU/g 的微生物菌劑,對馬鈴薯黃萎病的田間防治效果分別達到52.3%與58.5%;李玉聰?shù)萚12]利用甲基營養(yǎng)型芽胞桿菌B.methylotrophicus1-3-4 菌株發(fā)酵液防治馬鈴薯瘡痂病,室內(nèi)盆栽防治效果達到48.7%。說明芽胞桿菌在防治馬鈴薯土傳病害方面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

        以往這些報道均利用單一生防菌株防治病害,其防病機制單一,施入田間后容易受土壤性質(zhì) (溫濕度、pH 值)、作物生長狀況及土壤中的原著菌等多種因素影響,從而造成防治效果降低或不穩(wěn)定等[13-15]。研究表明,將不同種屬或同種屬生防菌菌株復配能夠提高微生物殺菌劑的防治效果,如將木霉菌與芽胞桿菌混配后使用,對水稻紋枯病的田間防治效果達53.6%,增產(chǎn)率達28.9%,超過單一菌劑的防治效果和增產(chǎn)率 (47.8%和12.5%;32.2%和26.2%)[16]。芽胞桿菌屬細菌菌株F-1 和D-3 的混合發(fā)酵液對甜瓜枯萎病的田間防治效果達到91.8%,也高于兩菌株單獨使用的防治效果[17]。有關生防菌復配防治馬鈴薯土傳病害的研究報道較少,因此本研究擬將解淀粉芽胞桿菌PHODG36 菌株和枯草芽胞桿菌HMB26553 菌株復配,通過對潤濕劑、分散劑及紫外保護劑進行篩選、用量優(yōu)化,研制性能優(yōu)良的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并通過溫室盆栽試驗評價該制劑對馬鈴薯黃萎病的防治效果,通過田間小區(qū)試驗及田間大區(qū)示范試驗評價該制劑對馬鈴薯黃萎病和瘡痂病的防治效果,旨在為這兩種土傳病害的綠色防控提供新型生防產(chǎn)品,并為其進一步產(chǎn)業(yè)化提供關鍵技術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及儀器

        菌株及母藥:枯草芽胞桿菌Bacillus subtilisHMB26553 菌株與解淀粉芽胞桿菌B.amyloliquefaciensPHODG36 菌株,均由河北省農(nóng)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實驗室分離并保存。HMB26553 菌株母藥 (200 億 CFU/g) 與PHODG36菌株母藥 (200 億 CFU/g) 為本實驗室生產(chǎn)。

        供試助劑:6 種潤濕劑、3 種分散劑、3 種紫外保護劑,詳細信息見表1。

        表1 供試助劑信息表Table 1 The information of tested adjuvants

        供試馬鈴薯Solanum tuberosum品種:室內(nèi)盆栽試驗及田間小區(qū)試驗選用‘費烏瑞它’ (荷蘭15),易感黃萎??;田間示范選用當?shù)刂髟云贩N‘興佳2 號’。

        對照藥劑:70% 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thiophanate-methyl,WP) 和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 (zhongshengmycin,WP) 分別由青島凱源祥化工有限公司和深圳諾普信農(nóng)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滑石粉 (400 目,粒徑38 μm) 由海城市華洋滑石產(chǎn)品有限公司生產(chǎn)。

        供試病原菌:馬鈴薯黃萎菌VD-P6 菌株,由本實驗室分離并保存。

        育苗基質(zhì):田園土、花肥與蛭石按照1 : 1 : 1的質(zhì)量比混勻作為育苗基質(zhì),用于盆栽試驗。

        供試儀器:VH-2 型混合機 (上海天闔機械設備有限公司);QS-50 型氣流粉碎機 (江陰市干燥機械廠)。

        1.2 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性能指標測定

        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分別測定可濕性粉劑各項指標,其中芽胞含量依據(jù)行業(yè)標準NY/T 2293.1—2012[18],采用平板菌落計數(shù)法測定;在芽胞含量測定的平板上,記錄除HMB26553 菌株與PHODG36菌株菌落以外的雜菌數(shù),雜菌占總菌量的百分率即為雜菌率;pH 值依據(jù)國家標準GB/T 1601—1993[19]測定;細度依據(jù)國家標準GB/T 16150—1995[20]測定;干燥減量依據(jù)行業(yè)標準NY/T 2293.1—2012 測定[18];潤濕時間依據(jù)國家標準GB/T 5451—2001[21]測定;懸浮率依據(jù)國家標準GB/T 14825—2006[22]測定。

        1.3 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助劑的篩選

        1.3.1 助劑與HMB26553 菌株及PHODG36 菌株生物相容性測定 采用毒性平板法[23]評價助劑與2 株生防細菌的生物相容性。將供試助劑按質(zhì)量分數(shù)1%、2%、3% 的質(zhì)量比分別與LB 培養(yǎng)基混合,制成固體培養(yǎng)基平板,將HMB26553 菌株與PHODG36 菌株劃線接種于含有不同助劑的平板上,于37 ℃條件下恒溫培養(yǎng)12 h 后觀察其生長情況。每濃度處理重復3 次,以不添加助劑的LB 固體培養(yǎng)基平板作為對照。

        1.3.2 潤濕劑、分散劑種類及用量的優(yōu)化 在m(HMB26553 菌株母藥) :m(PHODG36 菌株母藥)=1 : 1 混合物中,加入不同種類及比例的潤濕劑與分散劑,用滑石粉補足至100%,制得不同可濕性粉劑,以潤濕時間與懸浮率為評價指標,篩選潤濕劑與分散劑種類并優(yōu)化其用量。

        1.3.3 紫外保護劑的篩選 在母藥中加入篩選出的潤濕劑與分散劑,再加入質(zhì)量分數(shù)為1%的不同紫外保護劑,用滑石粉補足至100%,制得不同可濕性粉劑。用無菌水將其系列梯度稀釋后涂布于LB 平板上,在距離紫外燈 (254 nm, 20 W) 40 cm處分別照射12 和24 h 后,記錄菌落數(shù)并計算芽胞存活率[24]。以不加紫外保護劑作為對照,每個處理重復3 次。

        1.4 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的加工

        在母藥中加入優(yōu)化篩選出的潤濕劑、分散劑及紫外保護劑,用滑石粉補足至100%,經(jīng)混合機混勻后,用氣流粉碎機粉碎,制得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并進行質(zhì)量檢測。

        1.5 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對馬鈴薯生長的影響

        參考趙衛(wèi)松等[11]的方法采用溫室盆栽試驗評價可濕性粉劑不同用量對馬鈴薯生長的影響。將健康馬鈴薯種薯切成35~50 g 的薯塊 (1~2 芽眼/塊)置于塑料薄膜上,在薯塊表面撒上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翻動攪拌使薯塊表面著藥均勻后種植于裝有育苗基質(zhì)的花盆中 (直徑16 cm,深13 cm),在溫室中進行培養(yǎng)。試驗設置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15、30 和45 kg/hm23 個劑量,每處理重復3 次,每重復種植6 盆,每盆2 塊種薯。按生產(chǎn)中馬鈴薯種薯 (切好的薯塊) 約2250 kg/hm2的用量計算盆栽試驗的用藥量。以滑石粉45 kg 拌種處理作為空白對照 (CK)。播種30 d 后調(diào)查各處理出苗數(shù)量,按公式 (1) 和 (2) 計算出苗率;40 d 后調(diào)查馬鈴薯植株株高,評價不同劑量處理對馬鈴薯株高的影響。

        式中:Er為出苗率;Es為出苗數(shù)量。

        式中:Cr為校正出苗率;Tr為處理的出苗率;Br為空白對照的出苗率。

        1.6 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對馬鈴薯黃萎病防治效果的溫室評價

        采用傷根接種法人工接種馬鈴薯黃萎菌,評價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對馬鈴薯黃萎病的防治效果。將保存的馬鈴薯黃萎病菌VD-P6 菌株在PDA平板上活化培養(yǎng)6 d 后,打取直徑6 mm 的菌餅,挑取5~6 塊菌餅接種至裝有200 mL PDB 培養(yǎng)液(馬鈴薯200 g、葡萄糖20 g 和水1000 mL) 的三角瓶中,于25 ℃、180 r/min 條件下?lián)u培6~7 d,鏡檢觀察待孢子量達到108個孢子/mL 時,備用。待按1.5 節(jié)方法調(diào)查完馬鈴薯株高后,在種植馬鈴薯的花盆底部約2 cm 處用壁紙刀橫切一圈,置于裝有馬鈴薯黃萎病菌孢子懸浮液 (107個孢子/mL) 的育苗盒中浸泡30 min 取出,繼續(xù)培養(yǎng)21 d 后調(diào)查馬鈴薯黃萎病發(fā)生情況。病株病級劃分按照5 級分級標準[16]:0 級,健康植株,葉片無癥狀;1 級,25%以下葉片發(fā)病的植株,葉片出現(xiàn)淡黃色或呈不規(guī)則形的黃色病斑;2 級,25%~50%葉片發(fā)病的植株,病斑顏色大部分變成黃色或黃褐色,葉片邊緣上卷略有干枯;3 級,50%~75%葉片發(fā)病的植株,少數(shù)葉片凋落;4 級,75%以上葉片發(fā)病的植株,葉片脫落或植株枯死。按照公式 (3) 和 (4) 計算病情指數(shù)和防治效果。

        式中:Di為病情指數(shù);Dg為病級;Dn為相應病級株數(shù);Tn為總株數(shù)。

        式中:Ce為防治效果;Cd為對照病情指數(shù);Td為處理病情指數(shù)。

        1.7 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在馬鈴薯上應用效果的田間小區(qū)試驗評價

        在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城子鄉(xiāng)桃山村開展田間小區(qū)試驗,評價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15、30 和45 kg/hm2拌種在馬鈴薯上的應用效果。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拌種方法同1.5 節(jié)。以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5 kg、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1.5 kg 與滑石粉42 kg 混勻后拌種處理作為化學藥劑對照,以滑石粉45 kg 拌種處理作為空白對照 (CK)。每個處理重復4 次,共20 個小區(qū),隨機排列。小區(qū)面積為20 m2(1 m × 20 m)。每小區(qū)連續(xù)調(diào)查30 株馬鈴薯植株的黃萎病發(fā)生情況,調(diào)查方法、病情指數(shù)及防治效果計算方法同1.6 節(jié)。

        在馬鈴薯收獲期,定點取樣進行測產(chǎn)并調(diào)查塊莖瘡痂病的發(fā)病情況。測產(chǎn)時按照每小區(qū)選定2 m2面積的馬鈴薯植株作為樣點,將其中植株全部挖出,記錄馬鈴薯薯塊總質(zhì)量,按照公式 (5)~(8) 計算產(chǎn)量、增產(chǎn)率、瘡痂病發(fā)病率及防治效果。

        式中:Yi為產(chǎn)量;Ys為測產(chǎn)樣點薯塊產(chǎn)量。

        式中:Yr為增產(chǎn)率;Yt為處理產(chǎn)量,kg/hm2;Yc為空白對照產(chǎn)量,kg/hm2。

        式中:Id為發(fā)病率;Dp為發(fā)病馬鈴薯塊莖數(shù);Hp為收獲總馬鈴薯塊莖數(shù)。

        式中:Pe為防治效果;Ci為對照發(fā)病率;Ti為處理發(fā)病率。

        1.8 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在馬鈴薯上應用效果的田間示范試驗評價

        在田間小區(qū)試驗明確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最佳用量的基礎上,在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城子鄉(xiāng)桃山村、十九號村、拔上村及御道口鎮(zhèn)樺樹林村開展可濕性粉劑拌種處理在馬鈴薯上的防病增產(chǎn)效果的田間示范試驗。設置2 個處理:處理1 為可濕性粉劑拌種處理,處理2 為化學藥劑對照處理 (同1.7 節(jié))。每處理示范面積10 hm2。在馬鈴薯黃萎病發(fā)生高峰期調(diào)查黃萎病發(fā)病情況,計算病情指數(shù);在馬鈴薯收獲期,測產(chǎn)并調(diào)查薯塊瘡痂病發(fā)生情況,計算發(fā)病率、防病效果和增產(chǎn)率。

        1.9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

        采用Excel 2010 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及作圖。利用SPSS 19.0 軟件,采用鄧肯氏新復極差法與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助劑與HMB26553 菌株及PHODG36菌株的生物相容性

        結果 (表2) 表明,不同助劑與兩菌株的相容性存在差異。在試驗濃度范圍內(nèi) (質(zhì)量分數(shù)1%~3%),除潤濕劑LT-569 與兩菌株相容性較好外,其余5 種潤濕劑均表現(xiàn)為完全抑制生長;分散劑D-425 完全抑制兩菌株的生長,NNO 與MF 在1%與2%劑量下,與兩菌株的相容性較好,3%劑量下則有抑制作用;紫外保護劑熒光素鈉完全抑制兩菌株生長,糊精與抗壞血酸在1%、2% 與3%劑量下,與兩菌株的相容性較好。因此,選擇潤濕劑LT-569、分散劑NNO 與MF、紫外保護劑糊精與抗壞血酸進行下一步試驗。

        表2 不同助劑與HMB26553 菌株和PHODG36 菌株的生物相容性Table 2 Bio-compatibility evalu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djuvants and B.subtilis HMB26553 or B.amyloliquefaciens PHODG36

        2.2 潤濕劑、分散劑組合及用量的優(yōu)化

        在母藥中加入不同組合及比例的潤濕劑與分散劑后,對可濕性粉劑的潤濕時間及懸浮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表3)。其中在組合4 中,當潤濕劑LT-569 添加量(質(zhì)量分數(shù),下同)為1%、MF為2%時,可濕性粉劑的潤濕時間最短,為93.7 s,懸浮率為80.5%;在組合2 中,當潤濕劑LT-569質(zhì)量分數(shù)為1%、NNO 質(zhì)量分數(shù)為2%時,可濕性粉劑的懸浮率最高,為82.5%,但其潤濕時間較長,為105.3 s。比較發(fā)現(xiàn),組合2 與組合4 的懸浮率無顯著性差異,因此確定潤濕分散劑的最佳組合配比 (質(zhì)量分數(shù)) 為:潤濕劑LT-569 添加量為1%、分散劑MF 添加量為2%。

        表3 潤濕劑及分散劑最佳用量篩選Table 3 Optimal dosage screening of wetting and dispersing agent

        2.3 紫外保護劑的篩選

        以芽胞存活率為指標,分別評價糊精與抗壞血酸對可濕性粉劑芽胞存活率的影響 (圖1)。經(jīng)紫外線照射12 h 后,添加糊精與抗壞血酸制劑中的芽胞存活率與對照相比均無顯著性差異;但經(jīng)紫外照射24 h 后,以抗壞血酸作為保護劑時,可濕性粉劑中芽胞存活率顯著高于糊精與對照,達到41.7%,比對照提高69.6%。因此選擇抗壞血酸作為該可濕性粉劑的紫外保護劑。

        圖1 紫外保護劑對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芽胞存活率的影響Fig.1 Effects of UV-protective agents on spore survival rate of Bacillus WP

        2.4 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的質(zhì)量檢測

        根據(jù)2.2 節(jié)和2.3 節(jié)的研究結果,確定了30 億CFU/g 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的配方為 (質(zhì)量分數(shù)):HMB26553 菌株母藥10%、PHODG36 菌株母藥10%、潤濕劑LT-569 1%、分散劑MF 2%、紫外保護劑抗壞血酸1%,滑石粉76%。按照相關標準對制得的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進行質(zhì)量檢測,結果 (表4) 表明:其芽胞數(shù)量為37.6 億CFU/g,雜菌率為2.8%,pH 值為7.8,細度為98.2%,干燥減量為1.6%,潤濕時間為95.7 s,懸浮率為80.7%,各項物理指標均達可濕性粉劑的相關行業(yè)標準[25]。

        表4 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主要指標檢測結果Table 4 The main indexes of Bacillus WP

        2.5 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對馬鈴薯生長的影響

        盆栽試驗結果 (圖2) 表明:30 億CFU/g 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15~45 kg/hm2拌種處理馬鈴薯,播種30 d 時,可濕性粉劑處理的校正出苗率與空白對照相比差異均不顯著;播種40 d 時,各處理株高間差異不顯著。該結果說明應用30 億CFU/g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15~45 kg/hm2拌種處理對馬鈴薯出苗和生長是安全的。

        圖2 30 億CFU/g 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不同用量對馬鈴薯出苗及株高的影響Fig.2 Effects of different doses of 3 billion CFU/g Bacillus WP on potato emergence and plant growth

        2.6 盆栽試驗評價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對馬鈴薯黃萎病的防治效果

        試驗結果 (圖3) 表明:30 億CFU/g 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對馬鈴薯黃萎病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種薯經(jīng)可濕性粉劑15~45 kg/hm2拌種處理后,馬鈴薯黃萎病的病情指數(shù)均顯著低于空白對照 (33.1),防治效果介于45.1%~47.4%之間。

        圖3 盆栽試驗中30 億CFU/g 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對馬鈴薯黃萎病的防治效果Fig.3 Control efficacy of 3 billion CFU/g Bacillus WP on potato Verticillium wilt in pot test

        2.7 田間小區(qū)試驗評價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對馬鈴薯的防病增產(chǎn)效果

        經(jīng)調(diào)查,在桃山村小區(qū)試驗地塊未發(fā)生馬鈴薯黃萎病,但有馬鈴薯瘡痂病的發(fā)生 (表5)。經(jīng)30 億CFU/g 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不同劑量拌種處理后,馬鈴薯瘡痂病的發(fā)病率均顯著低于空白對照。15 與45 kg/hm2拌種處理后,馬鈴薯瘡痂病發(fā)病率與化學藥劑對照差異不顯著,防治效果分別為50.6%與52.5%;30 kg/hm2拌種處理后,馬鈴薯瘡痂病發(fā)病率 (7.2%) 顯著低于化學藥劑對照(11.1%),防治效果達72.0%。

        在產(chǎn)量方面,15~45 kg/hm2拌種處理后馬鈴薯產(chǎn)量均高于空白對照,增產(chǎn)率為6.1%~15.5%,其中30 kg/hm2拌種處理增產(chǎn)率最高,為15.5%(表5)。因此選擇可濕性粉劑30 kg/hm2拌種作為田間示范試驗用藥量。

        表5 田間小區(qū)試驗中30 億CFU/g 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對馬鈴薯瘡痂病及產(chǎn)量的影響Table 5 The effect of 3 billion CFU/g Bacillus WP on the occurrence of potato scab and the potato yield in field plot trial

        2.8 田間示范試驗評價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在馬鈴薯上的應用效果

        在桃山村與拔上村兩地的示范結果表明,與化學藥劑對照相比,30 億CFU/g 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30 kg/hm2拌種能夠顯著降低馬鈴薯黃萎病的病情指數(shù),防治效果分別達到62.1% 與50.8%;在產(chǎn)量方面,桃山村的可濕性粉劑處理顯著高于化學藥劑對照,增產(chǎn)率達到28.1%;撥上村可濕性粉劑處理與化學藥劑對照無顯著性差異,但產(chǎn)量仍明顯高于化學藥劑對照,增產(chǎn)率為14.3% (表6)。

        表6 田間示范試驗中30 億CFU/g 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對馬鈴薯黃萎病及產(chǎn)量的影響Table 6 The effects of 3 billion CFU/g Bacillus WP on the occurrence of potato Verticillium wilt and the potato yield in large-scale field demonstration

        在十九號村與樺樹林村兩地的示范結果表明,與化學藥劑對照相比,可濕性粉劑30 kg/hm2拌種處理能夠顯著降低馬鈴薯瘡痂病的發(fā)病率,防治效果分別達到63.9%與65.7%。在產(chǎn)量方面,兩地可濕性粉劑處理均顯著高于化學藥劑對照,增產(chǎn)率分別為29.4%與16.7% (表7)。

        表7 田間示范試驗中30 億CFU/g 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對馬鈴薯瘡痂病及產(chǎn)量的影響Table 7 The effects of 3 billion CFU/g Bacillus WP on the occurrence of potato scab and the potato yield in large-scale field demonstration

        3 結論與討論

        截至2022 年7 月,針對馬鈴薯黃萎病防治沒有登記藥劑可選,而針對馬鈴薯瘡痂病有且僅有1 個產(chǎn)品通過中國農(nóng)藥登記,為微生物殺菌劑10 億CFU/g 解淀粉芽胞桿菌QST713 懸浮劑(PD20211364)[26]。在此情況下,開展以上兩種病害的高效綠色防控產(chǎn)品研制及應用技術研究十分必要。因此,本研究以多功能的解淀粉芽胞桿菌PHODG36 菌株與枯草芽胞桿菌HMB26553 菌株作為有效成分,開展30 億CFU/g 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的研發(fā)工作,希望能在防控馬鈴薯土傳病害及提高馬鈴薯產(chǎn)量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

        在微生物殺菌劑開發(fā)中,劑型及相應助劑選擇是其產(chǎn)業(yè)化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本研究之所以選擇可濕性粉劑作為目標劑型,是因為該劑型使用方法靈活,可通過拌種和滴灌等多種方式使用[27-28];其次該劑型加工成本低、制作過程簡單,在顆粒直徑、濕潤性等多方面均優(yōu)于其他固體制劑,相比于液體制劑更易運輸和貯存[29]。助劑是劑型配方中必不可少的添加物,適宜的助劑能夠提高制劑的藥效、延長貨架期[24]。因此,農(nóng)藥助劑選擇也是微生物農(nóng)藥劑型研制中重要工藝,其中助劑與生防微生物相容性是評價助劑適宜性的主要指標。目前,關于助劑與生防微生物相容性的報道較多。李姝江等[23]研究發(fā)現(xiàn),載體高嶺土和白炭黑、潤濕劑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對解淀粉芽胞桿菌BA-12 的活性影響最小,可以作為可濕性粉劑研發(fā)的載體與助劑。程立君等[30]報道,羧甲基纖維素鈉 (CMC-Na)、糊精和黃原膠對酷綠木霉TR1菌絲生長和孢子萌發(fā)沒有影響,能夠用于木霉可濕性粉劑的研制。本研究以生物學相容性試驗和單因素試驗結合,篩選30 億CFU/g 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的最佳助劑,確定了其最佳配方,該制劑的各項指標均達到行業(yè)標準[25],同時抗紫外能力有所提高。該可濕性粉劑主要性能指標潤濕時間為95.7 s、懸浮率為80.7%,優(yōu)于賀振寧等[27]研制的可濕性粉劑的相應指標 (潤濕時間135 s,懸浮率72%),但不及李磊等[29](潤濕時間45 s,懸浮率85.6%)、郭莊園等[31](潤濕時間23.8 s,懸浮率83.7%) 的相應指標,這可能與最終所用助劑種類及用量不同有關。下一步擬通過擴大助劑篩選范圍,獲得更適宜的助劑,進一步改善可濕性粉劑的性能指標。

        盆栽試驗中,30 億CFU/g 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15~45 kg/hm2拌種處理種薯,能夠顯著降低黃萎病的病情指數(shù),對馬鈴薯黃萎病的防治效果為45.1%~47.4%,但低于趙衛(wèi)松等[11]報道的PHODG36微生物菌劑對馬鈴薯黃萎病的田間防治效果。究其原因可能包括:本盆栽試驗采用傷根接種法接種病原菌,傷根后一是造成植株受傷而導致馬鈴薯對病原菌抗侵入能力降低,二是病原菌在根部大量快速定殖,生防菌不足以與病原菌競爭定殖位點從而防治效果下降。田間小區(qū)試驗結果表明,30 億CFU/g 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對馬鈴薯瘡痂病表現(xiàn)出良好的防治效果,15~45 kg/hm2拌種處理防治效果達50.6%~72.0%,增產(chǎn)6.1%~15.5%,在防治對象種類方面優(yōu)于趙衛(wèi)松等[11]報道的PHODG36微生物菌劑。以往防治馬鈴薯黃萎病與瘡痂病的報道大多是室內(nèi)盆栽試驗和田間小區(qū)試驗[10,32]。本研究在盆栽試驗及田間小區(qū)試驗明確可濕性粉劑最佳用量的基礎上,采用30 kg/hm2拌種處理開展30 億CFU/g 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在馬鈴薯上的田間示范應用效果評價,通過多地的大面積示范證明,該制劑對馬鈴薯黃萎病的防治效果達到50.8%~62.1%,增產(chǎn)率為14.3%~28.1%;對馬鈴薯瘡痂病的防治效果為63.9%~65.7%,增產(chǎn)率為16.7%~29.4%。綜合結果表明,30 億CFU/g 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對馬鈴薯土傳病害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和增產(chǎn)作用,為保障馬鈴薯綠色生產(chǎn)提供了1 個新型植保產(chǎn)品和應用方案。

        猜你喜歡
        芽胞黃萎病助劑
        單細胞分析研究二氧化氯對殺蚊細菌球形賴氨酸芽胞桿菌芽胞的影響
        一種簡單高效的芽胞純化方法及其效果評價
        高壓熱殺菌技術滅活細菌芽胞機理研究進展
        農(nóng)藥減量增效助劑應用技術
        塑料助劑的應用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或可防治棉花黃萎病
        中國食用菌(2016年4期)2016-01-25 09:15:28
        橡膠助劑綠色化勢在必行
        食品工業(yè)清洗助劑的開發(fā)
        深翻對長期連作棉田黃萎病防治效果的調(diào)查分析
        芽胞結構的研究進展
        丝袜av乱码字幕三级人妻| 一道久在线无码加勒比| 女高中生自慰污免费网站| 亚洲av五月天天堂网| 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式| 亚洲欧洲AV综合色无码| 精品婷婷国产综合久久|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福利|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大片国产|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本视频|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三级a三级三级| 人妻少妇邻居少妇好多水在线| 东京热加勒比在线观看| 91精品亚洲熟妇少妇| 丰满少妇作爱视频免费观看| 小12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九月色婷婷免费| 国产婷婷成人久久av免费| 国产av旡码专区亚洲av苍井空| 色婷婷七月| 国产三级av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av久久| 欧洲freexxxx性少妇播放| 亚洲色大成人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网在| 日韩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一二区| 麻豆国产AV网站| 日本系列有码字幕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网站色www|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77| 日本欧美大码a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好片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成人av在线第一页| 99re8这里有精品热视频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