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慶娜,王利平,陳風
(安陽市腫瘤醫(yī)院/河南科技大學附屬安陽市腫瘤醫(yī)院 外科三病區(qū),河南 安陽 455000)
乳腺癌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對女性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脅。目前,臨床治療乳腺癌的主要方法為改良根治術,但術后身體外形的變化會使部分患者難以接受,負性情緒嚴重,康復訓練依從性降低[1]。患者術后若不及時接受康復訓練,肢體可能會出現(xiàn)功能障礙,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增加,不利于病情恢復[2]。因此,采取有效護理手段,減輕患者負性情緒,加強術后康復鍛煉,對促進病情改善尤為重要。術后護理工作較為煩瑣,護理人員在實施干預措施時,難免因條理不清而出現(xiàn)問題遺漏現(xiàn)象,導致護理質量欠佳。思維導圖引導的雙元護理干預兼顧發(fā)散與內斂兩種思維模式,可運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將分散、煩瑣的知識進行壓縮、歸納,并利用關鍵詞、數(shù)字、顏色等突出中心內容,幫助護理人員護理理清思路,抓住工作重點,提高工作效率[3]。本研究選取安陽市腫瘤醫(yī)院收治的142例乳腺癌患者,旨在探討思維導圖引導的雙元護理干預策略的臨床應用效果。
1.1 研究對象本研究經(jīng)安陽市腫瘤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選取安陽市腫瘤醫(yī)院2019年8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14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常規(guī)組(71例)和研究組(71例)。常規(guī)組年齡24~68(49.52±5.23)歲;受教育程度小學及以下28例,中學27例,高中以上16例;婚姻狀況已婚42例,未婚29例;主要陪護者配偶34例,子女8例,父母23例,其他6例。研究組年齡25~64(48.65±4.92)歲;受教育程度小學及以下31例,中學21例,高中以上19例;婚姻狀況已婚46例,未婚25例;主要陪護者配偶35例,子女11例,父母17例,其他8例。兩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1)納入標準:符合乳腺癌診斷標準[4],經(jīng)病理學檢查確診為乳腺癌;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治療;理解、溝通能力正常;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認知障礙;嚴重精神障礙;視、聽、說等功能障礙,難以順暢溝通;合并其他可能影響本研究的嚴重疾??;乳腺癌晚期。
1.3 護理方法
1.3.1常規(guī)組 改良根治術后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1)監(jiān)測生命體征:密切監(jiān)測患者血壓、呼吸頻率等基本生命體征,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及時報告主治醫(yī)生處理。(2)知識講解:為患者口頭講解乳腺癌術后注意事項,并簡單進行運動、飲食指導。(3)待患者出院后,每月進行1次電話隨訪,了解患者病情恢復情況、飲食運動情況等,并及時糾正患者錯誤生活習慣,針對患者提出的問題給予耐心解答。連續(xù)干預3個月。
1.3.2研究組
1.3.2.1在常規(guī)組基礎上聯(lián)合思維導圖引導的雙元護理干預策略 (1)組建思維導圖護理小組,小組成員包括1名護士長,1名主治醫(yī)生,5名護士。(2)由主治醫(yī)生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歸納總結護理要點。護士長繪制思維導圖內容,呈現(xiàn)護理要點:一級標題中心關鍵詞為“乳腺癌術后護理”,二級主題詞為“健康宣教”“心理疏導”“并發(fā)癥護理”“康復訓練”,三級標題主要對應二級標題。三級標題摘要內容如下。①健康宣教:畫圖講解、座談會、微信干預。②心理疏導:心理干預、家屬支持、病友交流會、文娛活動。③并發(fā)癥護理:皮下積液、患肢腫脹、皮瓣壞死、出血。④康復訓練:術后3 d腕肘訓練、術后1周患肢主動訓練、院外康復訓練操。臨床護理中應注意加強病情觀察,以思維導圖為指導提供合理對應的護理措施。
1.3.2.2思維導圖培訓 (1)由護士長對小組成員進行思維導圖培訓,包括思維導圖概念、運用優(yōu)勢、如何繪制等,并保證每位小組成員能靈活運用思維導圖。(2)主治醫(yī)生及護士長針對思維導圖中護理要點對小組成員展開培訓,包括乳腺癌術后健康宣教要點、情緒疏導技巧、并發(fā)癥護理措施、術后康復訓練注意事項等內容。講解結束后,對小組成員進行考核,確保每位小組成員完全掌握護理要點及步驟。
1.3.2.3思維導圖運用 護理人員以思維導圖為指導,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展開護理工作。(1)健康宣教。①畫圖講解:由護理人員繪制乳腺癌知識要點思維導圖,以“乳腺癌知識”為一級分支關鍵詞,“發(fā)病原因”“預防措施”“術后注意要點”“飲食管理”等為二級分支內容,三級標題主要對應二級標題。將思維導圖打印出來,分發(fā)給每位患者,于患者床前進行一對一講解。期間鼓勵患者積極提問,護理人員耐心解答。講解時間控制在10 min左右。②座談會:舉辦乳腺癌術后康復座談會,重點講解乳腺癌術后注意事項、乳腺癌手術對生活的影響、開展早期康復訓練的好處等,以糾正患者對乳腺癌的錯誤認知,提升其康復訓練依從性。③微信干預:組建微信群,邀請患者及其家屬加入微信群。每周分享乳腺癌術后食譜、術后康復操、良好生活習慣等內容,提醒患者閱讀觀看。(2)情緒疏導。①心理干預:護理人員每日查房時,主動詢問患者身體狀況、情緒狀態(tài)等,并及時疏導患者負性情緒??舍槍颊哓撔郧榫w來源,選取針對性心理干預措施,如支持療法、移情療法、呼吸療法、音樂療法等。院外以微信、電話隨訪形式進行心理干預,每周1次,每次10 min左右。②家屬支持:以思維導圖形式向家屬列舉乳腺癌患者術后負面情緒的產(chǎn)生原因,囑家屬多理解、安慰、鼓勵患者,協(xié)助患者對抗病魔。同時以思維導圖形式列舉心理疏導技巧,耐心教授患者家屬,方便其發(fā)現(xiàn)患者情緒低沉,以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囑托患者家屬,若發(fā)現(xiàn)患者負面情緒較重,及時告知醫(yī)護人員,由醫(yī)護人員進行專業(yè)心理干預。③病友交流會:每周舉辦病友交流會,邀請既往恢復良好的患者分享經(jīng)驗,講述戰(zhàn)勝病魔的心路歷程、保持良好心態(tài)的重要性、心態(tài)調節(jié)小妙招、康復訓練的好處等。院外每周以群視頻形式開展病友交流會,每次30 min左右。④文娛活動:為充分放松患者身心,院內定期組織文娛活動,如露天電影、健康知識競答賽、插花比賽、故事分享會等,鼓勵患者及其家屬共同參與。每周舉行1次。(3)并發(fā)癥護理。護士長將并發(fā)癥預防、護理要點繪制成思維導圖,固定在床旁護理車、治療室內,并分發(fā)至每位護理人員手中,要求護理人員熟練掌握,并通過模擬訓練考核。并發(fā)癥具體預防、護理要點如下。①皮下積液:平時注意切口護理,若出現(xiàn)皮下積液則及時按壓引流管,抽出積液,為患者更換敷料。②患肢腫脹:平時避免于患側抽血或進行靜脈注射,加強患側康復鍛煉。若出現(xiàn)患肢腫脹,于患者臥床時抬高患肢,以促進淋巴回流。③皮瓣壞死:平時密切關注皮瓣血運,一旦出現(xiàn)皮瓣壞死,及時降壓包扎,并用酒精消毒,預防感染。④出血:密切觀察切口及引流情況,注意心率變化,出現(xiàn)連續(xù)3 h出血時,及時進行止血,加強心電監(jiān)護,若24 h后仍未好轉,及時進行清創(chuàng)止血。(4)康復訓練。護理人員繪制思維導圖,展示術后早期進行康復訓練的好處,取得患者及其家屬的支持與配合。結合思維導圖康復訓練要點展開訓練。①術后3 d腕肘訓練:術后根據(jù)患者病情恢復情況,及時開展腕肘部主動訓練,囑患者伸肘時,張開五指,收肘時手握成拳頭,每次練習10 min,每日練習3次。若患者無力完成上述訓練,按摩患肢,早晚各1次,每次30 min。②術后1周開展患肢主動訓練:增加擺臂、爬墻、患肢外展訓練,每日2次,每次20 min。初始訓練強度不宜過大,以患肢稍微有牽拉感為宜,拆線后可逐漸過渡至抗阻運動、器械運動等。③院外康復訓練操:在患者出院時,發(fā)放院內自制康復訓練操光盤,并講解其對促進病情改善的重要意義。囑患者每周鍛煉3~4次,每次時間控制在30 min左右,同時在每次鍛煉時,錄制視頻發(fā)送至微信群,護理人員及時糾正患者錯誤動作。連續(xù)干預3個月。
1.4 觀察指標(1)住院時間。(2)于入院當天(干預前)、干預3個月后以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5]評估兩組焦慮、抑郁情況,兩量表總分均為0~100分,SAS<50分表示無焦慮傾向,SDS<53分表示無抑郁傾向。SAS量表內部一致性Cronbach’sα=0.890,SDS量表內部一致性Cronbach’sα=0.870。(3)并發(fā)癥情況,包括皮下積液、患肢腫脹、皮瓣壞死、出血。(4)生活質量。于兩組干預前后以簡明健康狀況量表(short-form-36 health survey,SF-36)[6]評估。量表共8個維度,每個維度0~100分,總分0~800分,得分與生活質量呈正相關。SF-36量表內部一致性Cronbach’sα=0.770。(5)護理滿意度。干預后以紐卡斯爾護理服務滿意度量表(Newcastle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cales,NSNS)評估。量表總分19~95分,其中95分為非常滿意,為6~94分滿意,57~75分為一般,38~56分為不滿意,19~37分為非常不滿意。將非常滿意、較滿意計入總滿意并計算總滿意度。NSNS量表內部一致性Cronbach’sα=0.920。
2.1 住院時間研究組住院時間為(7.51±1.26)d,常規(guī)組住院時間為(13.56±2.68)d,兩組住院時間比較,研究組短于常規(guī)組(t=17.214,P<0.05)。
2.2 SAS、SDS、SF-36評分干預后研究組SAS、SDS評分低于常規(guī)組,SF-36評分高于常規(guī)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SAS、SDS、SF-36評分比較分)
2.3 并發(fā)癥情況研究組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低于常規(guī)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fā)癥情況比較(n,%)
2.4 護理滿意度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guī)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乳腺癌護理工作較為復雜,理清護理思路、明確護理重點,對提升護理質量意義重大[7]。本研究中主治醫(yī)生、護士長互相協(xié)作,將乳腺癌術后護理要點歸納總結為思維導圖,可將復雜的護理工作簡單化、規(guī)范化,便于臨床操作實施。同時加強思維導圖培訓,可幫助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靈活運用思維導圖,減輕工作負擔,提高工作效率。本研究思維導圖以乳腺癌術后護理為中心,依據(jù)術后護理要點將其發(fā)散為健康宣教、情緒疏導、并發(fā)癥護理、康復訓練4個分支,并由護理人員依據(jù)患者實際病情實施綜合化、個性化、規(guī)范化護理指導,以改善患者病情。
由于患者對乳腺癌認知不足,容易受到錯誤信息誤導,認為癌癥不可治愈,從而導致治療依從性不高,影響病情恢復。常規(guī)健康宣教多以護理人員口頭講解為主,直觀性、趣味性不足[8-9]。本研究借助思維導圖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層次清晰、重點明確,配合線條、關鍵詞等進行直觀展示,可迅速吸引患者注意力,提高患者學習效率,從而有效改善患者疾病認識度。此外,本研究借助思維導圖列舉早期康復訓練的益處,可使患者迅速意識到術后康復訓練的重要性,化被動參與為主動進行。本研究依據(jù)患者病情、接受程度,對患者展開階段性康復訓練,可幫助患者逐步適應身體變化,減輕活動時引起的疼痛感,從而提升康復鍛煉依從性。艾小紅[10]研究指出,乳腺癌術后并發(fā)癥是阻礙患者病情恢復的關鍵因素之一,加強并發(fā)癥預防及護理對促進術后病情改善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通過繪制思維導圖,將并發(fā)癥繁多的預防、護理要點歸納到一張紙上,可幫助護理人員理清護理思路,并對應思維導圖逐條檢查,避免各種差錯發(fā)生,從而有效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促進病情改善,進一步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術后外形變化、患肢功能障礙等問題的困擾,使患者渴望得到更多的理解關懷[11-12]。陳林等[13]在其研究中指出,家屬支持可有效改善宮頸癌患者負性情緒。因此,本研究在對患者進行情緒疏導時,尤其注重發(fā)揮家屬的重要作用。通過繪制患者術后心理思維導圖,可幫助患者家屬直觀清晰地了解患者術后情緒狀態(tài),增加對患者的了解。但由于部分家屬缺乏必要的應對方式,可能出現(xiàn)干預方式不恰當,患者不良心理加重,此時通過思維導圖講解給予家屬專業(yè)性建議,簡化家屬學習路徑,易于提高接受度,從而幫助其以合理的方式為患者提供支持,且家屬與護理人員相互配合,可進一步加強干預效果,增強患者安全感,減輕心理壓力。此外,定期邀請病友進行經(jīng)驗分享,可提升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從而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本研究創(chuàng)新性增加了院內文娛活動,可使患者在豐富的活動中充分放松身心,消除內心孤獨感。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研究組SAS、SDS評分低于常規(guī)組,說明思維導圖引導的雙元護理干預策略可有效緩解患者負性情緒,與劉文娟等[14]研究結果一致。此外,本研究于患者出院后借助微信定期開展座談會、病友交流會,并在微信群中對患者運動情況進行監(jiān)督,使患者出院后依然可以接受專業(yè)化的訓練指導,并時刻感受到來自醫(yī)院、社會的支持關懷。
綜上所述,乳腺癌術后思維導圖引導的雙元護理干預策略可緩解患者負面情緒,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促進病情康復,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升護理工作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