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旭華
記得在我孩提時,家鄉(xiāng)瑞安的夏夜,人們都喜歡在道坦(方言,庭院)里納涼。一勾橘黃色的彎月,高高地懸掛于湛藍的蒼穹,瑩潔而柔和。
我家舊居小巷的道坦里,大人、小孩兒躺在竹床或坐在竹椅上納涼。一邊是大人揮著蒲扇,無拘無束地拉著家常,一邊是孩子們比畫著手勢,猜著謎語。海闊天空,溫馨彌漫,柔柔的月光映照著每一張真誠而淳樸的笑臉。“吱吱吱—”這時候,從墻角傳來一聲聲昆蟲的淺吟低唱。我知道,那是蟋蟀在鳴叫。我躡手躡腳,循聲走近墻角,開始搜捕蟋蟀。
墻角有一叢綠草。清澄的月輝灑在草叢間,似乎彌漫起一片淡藍的霧靄。驀然,在草叢邊,我發(fā)現(xiàn)一只圓筒狀的蟋蟀正靜靜地趴在墻角的石隙外,通體黃褐色。微風輕拂,它圓圓的腦袋舞動著一對細長的觸須,緊弓著鋸齒狀的粗壯后腿,黑乎乎的眼睛鼓突著,警惕地觀察著四周的動靜。我趕忙把右手五指并攏,掌背拱起,掌心朝下,形成罩狀,猛然朝這只黃蟋蟀一罩而下。誰知這家伙居然早有防備,緊收雙腿一蹬,一下子避開手罩,躍到了草叢外。我屏聲靜氣,馬上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對著這只黃蟋蟀猛然再以手罩,哈,終于一把逮住了它。當我抓起這只黃蟋蟀時,這家伙居然在我手中又是瞪眼又是蹬腿。我把它小心翼翼地放進瓶子。它仍然在瓶內(nèi)急急地又爬又蹦,似乎在尋找逃生出口。
我感覺這只從草叢外捉住的黃蟋蟀是雄健的斗蟋,于是給它取名“黃袍將軍”,并立即約上小伙伴,開始了斗蟋蟀的孩童游戲。我把“黃袍將軍”放入斗蟋瓦盆中,而一個小伙伴則把一只名叫“黑霸王”的大蟋蟀也放入瓦盆?!昂诎酝酢眰€頭兒比“黃袍將軍”大,而且通體黑褐色,眼球鼓凸,身體壯碩,滿臉霸氣,全然不把小個頭兒的“黃袍將軍”放在眼中。小伙伴們紛紛圍攏過來,密匝匝地個個伸出腦袋,瞪著眼睛,好奇而緊張地注視著瓦盆中“黃袍將軍”和“黑霸王”兩只斗蟋。皎潔的月光下,一張張稚樸興奮的臉,好像一朵朵美麗的雛菊在快樂盛放,熠熠生輝。
斗蟋開始時,在我們用草葉撩撥觸須下,兩只蟋蟀各自對趴盆底,互瞪眼睛,并發(fā)出急促的鳴叫,威懾對方?!包S袍將軍”的前鉗緊抓瓦底,鋸齒狀的后腿漸漸弓起,尤顯粗壯遒勁。倏忽間,我眼前仿佛閃過一道黃色閃電,只見“黃袍將軍”一躍而起,奮身猛撲,一口咬上“黑霸王”的臉?!昂诎酝酢扁Р患胺?,慌忙應戰(zhàn)。于是,兩只蟋蟀在瓦盆中你來我往爭斗。一番夾、勾、閃、踢、抱、摔、撞、滾纏斗之后,竟使曾經(jīng)不可一世的“黑霸王”處于下風,最后只得在“黃袍將軍”乘勝追擊下,急慌慌地鉆來爬去,落荒而逃?!包S袍將軍”最終完勝,發(fā)出清脆的鳴叫,好像在慶祝自己的榮勝。月光如流水般傾瀉而下,在“黃袍將軍”身上照耀出璀璨光芒。
“好!”看到一臉得意揚揚的“黃袍將軍”,小伙伴們不禁發(fā)出一聲歡呼,在月下的道坦久久飄蕩。此刻,依然沐浴在月光中納涼的大人們,絲毫不知捕蟋、斗蟋這個充滿孩童樂趣的游戲,在這寧靜安詳?shù)脑孪略?jīng)有過一番險象環(huán)生、殘酷激烈的競斗,并由此構(gòu)成一幅其樂融融、美妙無比的月夜納涼寫意圖。
如今,那只名叫“黃袍將軍”的蟋蟀早已經(jīng)離我遠去,但它堅毅頑強的抗爭精神,以及果敢勇猛的決斗品格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底,從此影響了我的人生。
蟋蟀,又名蛐蛐兒、促織等,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形成了其獨特的蟋蟀文化,而斗蟋蟀就是其中源自唐代天寶年間孩童游戲開始的一種民間競技的休閑文化。但玩物不能喪志,這在我國古代就有訓示。例如,西周時期,周公舉爵行酬時即興創(chuàng)作的王朝樂歌《蟋蟀》,后屢經(jīng)改編入《詩經(jīng)·唐風》:“蟋蟀在堂,歲聿其逝。今我不樂,日月其邁。無已大康,職思其外。好樂無荒,良士蹶蹶?!币馑际牵后霸谔梅浚荒陮⒌筋^。今我不尋樂,時光去不留。不可太享福,其他要兼求,好樂事不誤,賢士該奮斗。這是一首感傷歲月易逝,同時告誡自己謹慎盡責,適當享樂而不過度的古詩,可以說,也是適應現(xiàn)代有志者追求遠大夢想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