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德承
家中一位親友不幸罹患乳腺癌,術(shù)后為防止復發(fā),需接受放療。由于乳腺癌患者放療過程中放射性皮膚損傷的問題高于其他腫瘤患者,嚴重的放射性皮膚反應常是乳腺癌術(shù)后中斷放療或失敗的重要原因,于是家人查閱了很多資料,了解到在放療開始時使用京萬紅軟膏,能保護皮膚,明顯降低乳腺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發(fā)生率,減輕皮膚損傷程度,延緩急性放射性皮炎的發(fā)生,對乳腺癌放療所致皮膚損傷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這位親友從放療的第一天開始,便堅持涂抹京萬紅軟膏。她每次放療前2~3小時都先用生理鹽水清潔照射部位的皮膚,待干后涂抹京萬紅軟膏,涂抹面積大于照射面積;放療前再用生理鹽水清理干凈,以免油性藥膏影響射線吸收。配合日常患處的護理,如瘙瘁時也不去搔抓患處皮膚,保持皮膚清潔干燥,不用肥皂等刺激性強的洗浴用品和過熱的水洗浴,避免日光直曬,穿寬松柔軟的棉質(zhì)內(nèi)衣,等,放療過程平坦順利。
河南安陽 邱文靜
放射治療是治療惡性腫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在進行外照射時不可避免會使相應部位的皮膚受到照射,特別是放射野在頸部、腋窩、胸部、腹股溝、會陰等處,出汗多易摩擦,易造成放射性皮膚損傷,使毛細血管反射性擴張,局部形成充血性反應,出現(xiàn)紅斑,并在皮膚潰瘍形成前,就可發(fā)生血管損傷和微循環(huán)障礙。這不僅給患者增加了身心痛苦與經(jīng)濟負擔,且常因此被迫停止放療,延長了治療期限,使病情不能得到及時控制。
臨床上,將京萬紅軟膏應用于急性放射性皮膚損傷取得明顯效果。治療前常規(guī)以生理鹽水棉球清潔濕性脫皮內(nèi)組織,再以慶大霉素(4萬單位/毫升)無菌紗布濕敷患處,20分鐘后去除濕敷紗布,以生理鹽水洗凈,拭干,創(chuàng)面內(nèi)用京萬紅軟膏均勻涂抹,暴露創(chuàng)面。一般用藥3~5天后,濕性創(chuàng)面可見新生上皮組織生長,隨治療進行直到覆蓋整個創(chuàng)面愈合。
京萬紅軟膏處方來源于東漢名醫(yī)華佗弟子吳普的傳世秘方“黃連解毒膏”,在此基礎(chǔ)上加減化裁而成。方由地榆、梔子、大黃、乳香、沒藥、穿山甲、當歸、冰片等純中藥組成,具有活血解毒、消腫止痛、去腐生肌的功效。方中的地榆含有地榆糖苷,水解后產(chǎn)生坡模醇酸、阿拉伯糖、葡萄糖和地榆皂苷B等成分,有很強的涼血止血、清熱解毒作用?,F(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地榆有止血和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綠膿桿菌以及某些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梔子性味苦寒,含有黃酮類梔子素、果膠、鞣質(zhì)、藏紅花素、D-甘露醇、β-谷甾醇等成分,具有清熱、瀉火、涼血的功效。藥理研究表明,其提取物制成油膏,可加速軟組織愈合。大黃也有較強的抗菌作用,試驗證實,其抗菌有效成分為蒽醌類衍生物,其中以蘆薈大黃素、大黃素及大黃酸作用最好,對革蘭陽性細菌、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都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乳香、沒藥為橄欖科植物乳香樹和沒藥樹的樹脂膠,含有多種樹膠、樹脂和揮發(fā)油等成分,能散血去淤、消腫生肌。穿山甲能破淤通絡(luò)、祛淤生新,《醫(yī)學衷中參西錄》載,穿山甲“以治療癰,放膽用之,立見功效”,說明其消腫潰癰功效顯著。輔以當歸補血托瘡,消腫排膿;冰片抗炎止痛,具良好的透皮吸收作用。上述諸藥皆為苦寒咸酸之品,配伍相合使功效倍增。臨床實踐證實,京萬紅軟膏是一種廣譜外用中成藥,治療急性放射性皮膚損傷獲滿意效果。
使用時,應注意創(chuàng)面處理要徹底,暴露要充分,操作過程中避免污染。使用化學消毒劑處理后,必須用無菌生理鹽水溶液沖洗后,方可涂抹本藥膏。涂抹要均勻,不用敷料包扎。表面結(jié)痂后不可強行去痂,待其自行剝脫,以免損傷新生的肉芽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