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北灣鎮(zhèn)泰安學校 雷學鋒
寫作能力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不斷努力,循序漸進。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提高小學作文指導的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和發(fā)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教師開展作文指導的策略,供同仁參考。
大量的實踐和研究發(fā)現,在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在指導寫作時只是簡單地講解中心思想,并不重視寫作指導,這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寫作興趣,更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此外,還有的教師注重閱讀教學,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沒有引導學生分析日常生活,導致學生缺少寫作素材,從而在實際寫作過程出現不知從何處下筆的情況。
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更注重知識的傳授,不注重寫作指導。教師通常是結合教材內容布置寫作任務,并不進行拓展教學。如此,教師根本就不能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教學目標不明確,不能因材施教,不能真正發(fā)揮小學作文指導的作用。
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開展作文指導的過程中,只是簡單地講解寫作手法以及中心思想,并不注重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構建思維框架。學生在實際寫作時常常不知從何處下筆,也不知道如何表達真情實感,寫出來的內容空洞乏味,沒有可讀性。這樣惡性循環(huán),就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一些教師并不注重傳授寫作知識,而是讓學生學習中考滿分作文,認為這樣就能取得高分。教師的不重視,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低了,嚴重影響了作文教學的效率。
文學來源于生活,是生活的真實寫照。開展寫作指導可以促使學生更好地發(fā)現生活中的美。教師可以設置不同的寫作主題,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以及情感體驗,寫不同內容、風格的作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組織教學實踐活動,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和思考。還可以給學生推薦期刊讀物,幫助學生選擇符合他們興趣的讀物,以擴大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不同的事物。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可以增強學生的寫作主動性,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作文指導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寫作。要結合現代化教學手段,采用多種方式,給學生直觀的多種感官刺激,優(yōu)化寫作教學指導。要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限制,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教學質量,落實教學目標。采用提問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判斷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主動表達內心的想法,鍛煉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寫作能力。
想提高作文指導的效率,就要研究和分析學生對什么感興趣,尋找合適的方法,因材施教。首先,要降低寫作難度,尤其是在剛開始進行寫作練習時,要給學生安排一些相對來說簡單的任務,防止學生對寫作產生厭煩心理。
例如:在進行作文指導的過程中,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內心的想法以及學習特點,幫助學生安排寫作訓練。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可結合學生的特點以及教學內容開展情境教學,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可以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如: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讓幾名學生進行情景故事的演繹,然后分別說說所表演的人物身上的優(yōu)點和缺點。通過這種方式有效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進行深入思考,挖掘學生的潛力,更好地寫作。
想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先要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素材。小學生缺少豐富的社會經驗和生活經驗,積累的寫作素材少,導致寫作內容空洞乏味。正因如此,在開展作文指導的過程中,教師要組織實踐活動,幫助學生豐富生活體驗,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以豐富作文內容,提高寫作質量。
例如:可在周末帶領學生去郊外春游,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觀察花草樹木?;顒咏Y束,引導學生回憶春游的過程,將之作為寫作的素材,或寫記敘文,記錄見聞表達感受,或寫抒情文,抒發(fā)個人情感和感悟。這樣,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積累寫作素材,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帶領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讓學生有話可寫。此外,開展閱讀教學,還能引入課外知識,豐富學生的見識,拓展學生的視野,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提高文學水平和綜合素養(yǎng),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例如:在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童話故事寫作能力時,就可以引導學生深入閱讀和了解童話故事。小學生對童話故事有很大的興趣和好奇心,能主動閱讀。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可以推薦適合學生的書籍,引導學生自主閱讀,然后分享閱讀心得。這種方式能幫助學生總結寫作經驗,提高寫作技能。除此之外,還可以引導學生自己閱讀書籍,幫助其積累豐富的寫作技巧,提高敘事能力,在閱讀的過程中明白其中的道理,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和發(fā)展。
在小學作文指導過程中,教師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在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理念下,大部分教師不會開展課外活動,學生的日常生活十分單調,除了上課學習外,沒有其他的課外活動,導致學生對日常生活缺少觀察。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充分結合實際生活,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想象的方式寫作,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在實際的寫作過程中融入真情實感。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還可以對學生的想象思維進行培養(yǎng)。
例如:可以設置寫作任務——按照內心的想法設立一個節(jié)日。此題要寫明設立這一節(jié)日的理由。學生大多非常喜歡過節(jié),讓他們自己設立節(jié)日,會非常感興趣,能有效激發(fā)學習興趣。在這次教學中,可以先引導學生說說自己最喜歡的節(jié)日,并說出相關理由。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思考設立一個怎樣的節(jié)日,設立這個節(jié)日的目的是什么?這種方式能將學生的想象力充分激發(fā)出來,有利于學生開展寫作訓練,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積極性,為之后的寫作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先要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對學生的遣詞造句能力進行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以提高作文質量。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反復訓練學生的造句能力,提供各種類型的句子,分析這些句子的組成結構及用法。學生掌握了這些,才能確保語言流暢,不會出現基礎的語法錯誤。此外,在日常寫作訓練中,還有一些學生存在審題不清的問題,存在跑題的現象。因此,教師在開展作文指導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反復分析題目,找到寫作的中心,正確立意,然后圍繞中心寫作,確保不會出現跑題問題。
在開展寫作指導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心理狀態(tài),避免給學生造成過大的壓力,導致學生不愿意寫作。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觀點和意識可能是不同的,所以很容易出現教師講解的學生聽不懂,學生表達的教師不理解的情況。正是因為這樣,教師在寫作指導的過程中,更要注意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要多和同學互動,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并且還要組織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促進學生共同進步,以有效提高寫作訓練的效率。
例如:以“難忘的一課”為主題寫作,要求學生講述令自己難忘的一節(jié)課。在進行寫作指導時,首先,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寫作能力以及教學內容,將他們分為不同的小組,確保學生之間能開展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小組內分享觀點,說說這節(jié)課令自己難忘的理由。這種方式能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更好地進行寫作構思和立意。最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進行評價,找出對方在寫作過程中存在的優(yōu)點以及問題,引導學生反思,有效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和分析問題,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引導學生討論,總結溝通,互相批改,借鑒他人的想法和思路,能使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經驗和寫作技巧,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在學生遇到困難時給予幫助,提出相關建議,引導學生創(chuàng)新。注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想法和認識,不能強行給他們灌輸自己的想法,否則就不能充分發(fā)揮合作學習的作用。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在開展寫作指導的過程中,只會對學生的作文內容進行簡單評價,并不會給出具有針對性的修改建議,學生讀完通常是棄之一邊。這種評價方法不僅不能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甚至還會降低學生的寫作興趣,對學生的寫作訓練沒有任何作用。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做好作文點評工作,以更好地開展作文指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生的作文一定會有可取之處,有的內容真實結構完整,有的語句通順,有的是開頭或者結尾亮眼??傊處熢陂_展寫作評價的過程中,要深入挖掘學生的優(yōu)點,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鼓勵學生,幫助學生樹立寫作的自信心。這樣,學生在之后的寫作中會更加大膽,寫作積極性也會更高。
除此之外,教師也要幫助學生找到寫作過程中的問題,傳授學生寫作的技巧和方法。對存在問題的部分,教師要做好標注,寫出問題具體是什么。這樣學生才能明白是怎么回事,加以修改,提高寫作質量。
在實際的作文指導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寫作的方法和理論,還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不要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學生的作文,要發(fā)現學生作文中的亮點。還要深入了解學生內心的想法,與學生開展平等的互動和交流,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以更好地開展寫作訓練,提高寫作教學的效率。
綜上所述,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傳授寫作技巧,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提高其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