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瑋
“嚴厲打擊那些所謂‘有背景’的‘政治騙子’”。在日前召開的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這樣強調(diào)。
地方隨后也有了動作。江西省紀委十五屆三次全會將打擊“政治騙子”作為一項重點工作進行部署,連日來,以印發(fā)典型案例通報、觀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深刻認清“政治騙子”的本質(zhì)和危害。
事實上,“政治騙子”由來已久。1955年,被稱為“新中國政治詐騙第一案”的當事人李萬銘行騙多年,靠造假混成中央處級干部后被捕入獄。老舍還按照此案創(chuàng)作出話劇《西望長安》。近年來,在落馬官員的相關通報中,“結(jié)交‘政治騙子’”的措辭更是頻繁出現(xiàn)。
數(shù)位受訪專家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近期高層將打擊“政治騙子”提上了新高度,原因有二,一是“政治騙子”已從局部問題變?yōu)槠毡樾詥栴};二是隨著形勢變化,反腐工作的重點和策略正經(jīng)歷相應的調(diào)整。
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宣傳部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lián)合攝制的專題片《永遠吹沖鋒號》披露了全國政協(xié)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原副主任傅政華與兩位“政治騙子”長期交往的故事。
北京市公安局退休干部石曉春和傅政華相識幾十年,很早就看準傅政華是個官迷,生出了利用他的念頭。2018年,石曉春向傅政華吹噓自己有特殊門路,能幫他“搭天線”謀升遷。另一個只有中專學歷的“政治騙子”李全更是和傅政華交往20年。他把自己包裝成專家學者,告訴傅政華自己是領導同志身邊的高級智囊。這些年里,兩人打得火熱,成為莫逆之交。
據(jù)專題片,交往的過程中,石曉春、李全都利用傅政華的職權(quán)為自己和關系人辦事、站臺,謀取了大量利益,但二人帶給傅政華的只有一個接一個的謊言。這是典型的“政治騙子”。
中國人民大學反腐敗與廉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毛昭暉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政治騙子”最初是口語化的概念,后來成為專有名詞,是指通過虛構(gòu)或偽造真假參半的政治背景和身份,以政治利益為誘惑,騙取權(quán)力主體的信任,以達到謀求特定利益的政治欺詐行為的實施者。
相比“政治騙子”,“政治掮客”是一個更早概念化的名詞。2002年,《中國監(jiān)察》雜志發(fā)專文詳述,“政治掮客”在政治領域活動,專事為他人辦理各種證件、審批手續(xù),幫助調(diào)動、安置、分配工作,聯(lián)系參軍、上學,謀求官職、官位。其顯著特征是利用公務人員手中的權(quán)力來辦事,從中撈取錢財或謀取其他利益。
毛昭暉分析,“政治騙子”和“政治掮客”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罢无缈汀备嗟氖鞘軝?quán)力主體和資本主體的委托,在權(quán)力和權(quán)力之間、權(quán)力和資本之間進行牽線搭橋的中介人。與之相比,“政治騙子”是政治欺詐行為的實施主體,其自稱的身份和掌握的資源基本都是假的,自然也辦不成事情。另外,相比“政治騙子”,“政治掮客”獲取的利益僅僅是傭金、中間利益;他們也可能搭權(quán)力便車,在作中介的過程中獲取信息,再去進行利益投資。
在毛昭暉看來,二者也有共同點,即都以仕途發(fā)展、化解政治危機為其活動內(nèi)容的核心。兩者之間可以相互轉(zhuǎn)換,“政治騙子”可以“晉升”為“政治掮客”,“政治掮客”也可以利用“政治騙子”的騙術。
多個案例顯示,“政治騙子”在形象包裝、行騙手段方面具備一些共性,他們一般承諾可以做兩類事,一是運作升官,二是逃避組織審查調(diào)查。
傅政華和兩位“政治騙子”的交往,就是因其承諾可以運作升官。同樣因升官心切被騙的還有原山東省農(nóng)業(yè)廳副廳長單增德。單增德的情婦去泰山燒香拜佛時“巧遇”一位“大師”,“大師”說只有單增德當上了市長,情婦惦記的一塊地才能到手。而要當上市長,需到北京找一個叫“張新政”的人。情婦照辦,果然在京找到“張新政”。對方索要運作費,單增德拿出180萬,最后官沒買成,“大師”和“張新政”也都沒了影。
“政治騙子”常用的另一個誘餌是幫助官員“逃避組織審查調(diào)查”。為了幫己脫罪,廣州原市委書記萬慶良將希望寄托在一個叫歐陽榮華的商人身上。他相信對方有“游說中央領導”的能力,甚至在2014年6月落馬前夕,還頻繁到北京與歐陽榮華商量“對策”,并奉上5000萬元禮金求打點關系,結(jié)果事未辦成,錢打水漂。
甘肅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長虞海燕被查前特意找到當?shù)匾幻苑Q在中央紀委工作過的人,叫上妻子一起去“培訓”,模擬演練如何對抗調(diào)查。后來真相大白,這個“政治騙子”其實是蘭州市公安局的退休干部。
既然大多情況下是虛張聲勢,“政治騙子”的詐騙伎倆為何能一再得逞,甚至讓一些官員長期被蒙蔽?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政治騙子”多是滿足部分官員的心理需求,讓他們不斷產(chǎn)生心理期待。
在近日召開的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嚴厲打擊那些所謂“有背景”的“政治騙子”。
在毛昭暉看來,這說明“政治騙子”已從前些年相對個別、區(qū)域性的現(xiàn)象逐步發(fā)展成一個普遍性問題,危及到了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和執(zhí)政能力。
近年來,在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發(fā)布的被查處官員的通報中,“政治騙子”的表述多次出現(xiàn),如遼寧省政協(xié)原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劉國強盲目聽信“政治騙子”;山西省原副省長、省公安廳原廳長劉新云結(jié)交“政治騙子”,熱衷政治投機;山東省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原黨委書記、主任竇玉明同樣將“政治騙子”奉為“座上賓”。
“從這幾年查處的腐敗案件來看,‘政治騙子’已成為導致很多中高級官員落馬的重要因素,成了腐敗的催化劑,到了不得不治的節(jié)點?!鼻f德水說。
除了問題本身的嚴峻性外,高層對“政治騙子”的關注,還釋放出一個重要信號,即反腐重心和策略正在調(diào)整。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王傳利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過去反腐工作的重心在官員身上,黨的十八大以來,對反腐的認識進入新階段,反腐打開了新局面,現(xiàn)行反腐策略得到調(diào)整,“反腐不僅要針對官員,還要對腐敗長期存在的土壤進行治理,倒逼相應的制度建設”。
在毛昭暉看來,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diào),要推進政治監(jiān)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tài)化。治理“政治騙子”,就是政治監(jiān)督精準化的一個可能的途徑。
事實上,對“政治騙子”的打擊已進行了數(shù)年。2018年10月,新修訂的《中國共產(chǎn)黨紀律處分條例》正式實施,被稱為“最嚴”黨紀處分條例。該條例雖未明確提到黨員干部結(jié)交“政治騙子”“政治掮客”方面的規(guī)定,但專門設立了一個章節(jié),提到“對違反政治紀律行為的處分”。國內(nèi)一位反腐研究專家曾對《中國新聞周刊》分析,“這相當于將黨員干部結(jié)交‘政治騙子’等行為納入了違反政治紀律的范疇,也意味著在實踐中,紀檢監(jiān)察機關在認定這種行為時有據(jù)可依。”
近年來,“政治騙子”仍不時被發(fā)現(xiàn)。江西省紀委監(jiān)委有關負責人指出,“政治騙子”之所以在一些地方橫行無阻,一方面是拿捏住了部分官員的心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體制機制上存在的一些問題,這給了“政治騙子”利用制度漏洞的機會。
當前在打擊“政治騙子”方面仍存在法律漏洞。毛昭暉分析說,從刑法角度講,“政治騙子”的運作屬于詐騙行為,但“政治騙子”不是法律概念,只能通過黨內(nèi)的規(guī)范性文件加以約束。他認為,未來相關部門應完善法律,這是治本之策。
他還提出,應該通過對“政治騙子”的打擊和治理,倒查現(xiàn)行體制機制存在的問題。莊德水認為,官員拿錢買官位,是因為選人用人機制不夠公開透明,有的干部對組織的干部考察鍛煉機制不了解,給了騙子可乘之機。
王傳利也認為,“當破除了對權(quán)力的過分崇拜,當制度更加健全,社會文明更加進步發(fā)展,這個問題才能改善。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