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戀 陳寧剛 葉靜靜 葉 姝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寧波市中醫(yī)院 浙江 寧波 315010
顏面再發(fā)性皮炎多見于中青年女性,顏面部的皮膚情況對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質量影響較大。本病外因主要由于患者對面部皮膚過分關注,導致因面部原發(fā)疾病(如痤瘡等)而盲目用藥或經過不規(guī)范的美容治療、濫用護膚品等導致面部皮膚屏障受損。本觀察應用復方生石膏煎液(寧波市名中醫(yī)陳寧剛主任的外用經驗方)對顏面再發(fā)性皮炎患者進行面部冷濕敷治療,效果良好,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68例在2019年1~12月就診于本院門診,診斷為顏面再發(fā)性皮炎的女性患者,病程6個月~5年,按臨床中根據實際情況是否使用復方生石膏煎液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其中觀察組34例,年齡20~52歲,平均(35.52±14.85)歲;對照組34例,年齡19~51歲,平均(37.27±11.83)歲。兩組年齡、病程經統(tǒng)計學比較,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符合《臨床皮膚病學》中顏面再發(fā)性皮炎的診斷標準[1]者;遵醫(yī)囑在規(guī)定時間復診者。
1.3 排除標準:伴有嚴重基礎心肝腎等內科疾病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或酒渣鼻致面部皮損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未能遵醫(yī)囑規(guī)律復診者。
1.4 治療方法:觀察組予地氯雷他定分散片5mg,每晚1次口服;另予復方生石膏煎液冷濕敷,藥物內含生石膏、馬齒莧、生地榆、苦參、白鮮皮、千里光、赤芍、丹皮、薄荷、虎杖,由醫(yī)院藥房統(tǒng)一煎制封裝,每包100mL,面部冷濕敷每日2次,每次15~20分鐘,濕敷后清水沖洗。對照組予地氯雷他定分散片5mg,每晚1次口服,予0.03%他克莫司軟膏每日2次外用。患者治療期間均清水潔面,治療期間有不適反應或過敏癥狀及時就診。治療療程為7天,分別在治療后第3天、第7天進行癥狀評分,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起效時間、療效,并觀察不良反應情況。
1.5 療效評定標準:根據患者客觀的皮損情況(紅斑、滲出、脫屑)與主觀的自覺癥狀(瘙癢、灼熱、刺痛、緊繃感)進行量化評分,各項指標按0~3級評分,0分=無,1分=輕度,2分=中度,3分=重度。同時在治療后第3天、第7天進行療效評分。療效指數(shù)=(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痊愈:皮損和癥狀消失,療效指數(shù)為100%;顯效:皮損大部分消失,癥狀與體征明顯減輕,療效指數(shù)為60%~99%;有效:皮損和癥狀減輕,療效指數(shù)為20%~59%;無效:癥狀和體征無明顯改善,療效指數(shù)<20%。愈顯率=(痊愈例數(shù)+顯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6 安全性分析:治療過程中患者是否耐受,是否有感染、過敏刺激等不良反應。
1.7 統(tǒng)計學處理:使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計量資料±s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體征總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體征總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體征總評分比較(±s,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P<0.01;與對照組同期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例數(shù)34 34時間治療前治療后3d治療后7d治療前治療后3d治療后7d皮損情況6.78±2.63 3.15±2.34*#1.83±0.96**#6.35±2.61 4.71±1.83 3.64±2.15*自覺癥狀9.28±2.45 4.19±1.82*#0.69±0.51**#9.16±2.07 6.38±1.63 3.38±1.02*
2.2 兩組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療效比較
2.3 不良反應觀察:治療期間觀察組有3例患者出現(xiàn)皮膚刺痛感自覺加重,純凈水冷敷后均緩解。對照組有2例外用0.03%他克莫司軟膏后有刺激反應,停藥后緩解,兩組不良反應對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
顏面再發(fā)性皮炎屬于中醫(yī)學“桃花癬”“吹風癬”等范疇。如《外科證治全書》曰:“吹花癬,生面上如錢,瘙癢抓之如白屑,發(fā)于春月,故俗名桃花癬,婦女多有之?!敝委煻鄰耐庑啊葻?、血虛、血瘀立論[2],均有良效。復方生石膏煎液是本科室陳寧剛主任的外用經驗方。陳老師是第四批寧波市名中醫(yī),臨床中注重天人合一的整體觀,注重內治與外治相結合,其遣方用藥不泥于古法,常有創(chuàng)新,善用外用制劑治療多種皮膚病,常療效顯著,日積月累,形成本科室門診及病房的中醫(yī)特色療法。復方生石膏煎液中君藥為生石膏,是一種礦物藥,其性寒,主要作用為清熱解肌,多內服,《本草經解》認為,石膏外用取其氣寒,可清解熱毒、消腫止痛。《外科正宗》中的“生肌散”、《驗方新編》中的“四生散”也體現(xiàn)外用生石膏有清熱瀉火之功。現(xiàn)代研究表明生石膏中含有鋅、銅、鐵等多種微量元素[3,4],在皮膚發(fā)生炎癥過敏反應時,皮膚表面的平衡狀態(tài)被破壞,推測生石膏外用可能有調節(jié)皮膚微生態(tài)作用,可促進皮損修復。臣藥中馬齒莧能清熱利濕、殺菌消腫,有減輕紅腫、膿皰等炎癥反應的作用[5]?!侗静菥V目》中記載,馬齒莧具有“散血消腫……解毒通淋”等功效。經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馬齒莧中含有多種維生素、黃酮類、兒茶酚胺類及蒽醌類等生物活性成分,其中,黃酮類物質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能調節(jié)免疫、抑菌消炎[6]。兒茶酚胺類物質具有抗過敏、收縮皮膚毛細血管的作用[7]。配伍生地榆加強清熱涼血之力。佐藥中丹皮《本草綱目》記載“滋陰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滯”。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其有抗炎、抑菌、免疫調節(jié)、改善微循環(huán)的作用[8]。其特別之處在于它的抗炎作用體現(xiàn)為對特異性抗體介導的多種變態(tài)反應有抑制作用,但是不影響正常的體液免疫功能[9]。配伍白鮮皮、千里光、苦參清熱利濕,涼血消斑、解毒止癢,赤芍加強清熱涼血、祛瘀消斑之效。佐以薄荷、虎杖清熱解毒,辛涼透表。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涼血退腫的功效。
顏面再發(fā)性皮炎會給患者造成損容性損害,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及社交生活等。隨著人們生活工作節(jié)奏的加快,患者對治療的訴求強烈,需要安全性高又可以快速顯效的治療方法。復方生石膏煎液綜合幾種藥物的作用共同發(fā)揮清熱解毒、涼血退腫、抗炎抗敏、美白健肌、改善表皮微生態(tài)、提高皮膚免疫力的作用。本觀察中大部分患者使用后主觀感覺灼熱、刺痛、瘙癢、緊繃感緩解明顯,使用之后無耐藥性,因此可反復使用,不會形成依賴性,且使用方便,值得臨床中進一步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