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陽光照在北京草廠四條胡同整潔的路面上,胡同里不時走來蹣跚的老人,也有孩童騎著滑板車滑過。
草廠胡同禁止機動車通行。胡同鬧中取靜,行人也更從容了。停下來跟胡同的老人聊聊天,他們總是會自豪地提到,習近平總書記來過這里。
李彩仙是胡同里的老居民,也是草廠社區(qū)“小院議事廳”的牽頭人。習近平總書記到“小院議事廳”考察時,她負責介紹墻上展示的“老物件”。
提起當日的情形,她依然很激動。“知道習總書記來了,我很緊張。但當總書記走進來,跟我們握手的時候,我又不緊張了。他是那樣親切,就像親人一樣。”當她介紹墻上的老物件時,習近平總書記饒有興趣,還講起自己有過的同款。
那些老物件中,有一對紅色的花瓶來自李彩仙家。那是她結婚的時候,未過門的嫂子送給她的,花瓶是嫂子的母親留下來的。幾十年來,李彩仙一直珍藏著那對花瓶,跟嫂子也處得特別融洽?!斑@個花瓶承載的是一種感情,習總書記囑咐我保護好它們,并且把這種家庭感情傳承下去?!?/p>
李彩仙的兒子是殘疾人,為了照顧兒子,她從來沒出過遠門。在胡同里,兒子從小不僅得到了家人的照顧,也受到了街坊的關愛。李彩仙長期在社區(qū)做志愿者,竭盡所能為大家做點事。
事實上,“小院議事廳”的老物件都來自胡同居民家里,而且每個物件背后都有故事,是過去生活的一種見證。就像這個胡同,既是歷史文物,也是百姓煙火所在。習近平總書記關心百姓生活,也珍視這些“老物件”,重視胡同的“鄉(xiāng)愁”與“文脈”。期待老城區(qū)改造能像習近平總書記期許的那樣,既保留歷史風貌,也讓百姓過上現(xiàn)代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