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國宏
吃罷晚飯,我正欲下樓去找哥們打麻將,忽然看到住在我家的9歲侄子鋒鋒趴在沙發(fā)上端著手機看得正入迷。我走過去大聲說:“玩什么手機?趕緊去寫作業(yè)!”鋒鋒抬起頭,看看我說:“老師今天布置的家庭作業(yè)早寫完了。”“寫完了也要復習一下以前學過的內容,小小年齡咋能不抓緊時間學習呢?”鋒鋒白了我一眼:“只知道批評我,你下班后看書了嗎?一有空就去打麻將!”
“我……”孩子的一番話頓時把我懟愣了!我怔怔地看著鋒鋒,一時不知如何作答。看來今晚的麻將是玩不成了,得,看看書吧!我回到書房,找出上個月網購的那本《汪曾祺散文選》翻讀起來。不一會兒,妻子收拾好廚房也走進書房,從書架上拿起一本《智慧型家長成長手冊》,有滋有味地讀起來。鋒鋒瞄見我和妻子都捧起了書本,也悄然放下手機,回到自己的臥室學習起來。
妻子見鋒鋒捧起了書本,沖我一笑:“看到了吧,只要大人做出樣子,孩子自然跟著學。這叫‘無聲教育法!”
看看手里的書,想想自己剛才與鋒鋒的一番對話,我心里激動如海。是啊,現在的父母們動輒批評孩子這不對那不對,完全忘記了自己這個“教學標本”!其實,當父母抱怨、批評孩子的時候,應該首先反問自己:批評孩子不愛學習、虛度時光,那么自己爭分奪秒學習了嗎?期望孩子長大有“出息”,自己有“出息”了嗎?讓孩子遵紀守法,自己帶頭遵紀守法了嗎?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第一任老師都沒做到的事,怎么去要求孩子做到?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作為家庭中的“榜樣”,父母在孩子面前的一舉一動無不深深地影響著孩子們。換言之,父母在家庭中的表現,都是對孩子的一種無聲的“現場教育”。這種教育,起著“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影響作用!
這時,妻子湊到我身邊小聲地說:“不要忘記,父母是孩子的老師,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在很多情況下,有什么樣的父母,就有什么樣的孩子。父母愛學習,孩子就愛學習;父母愛勞動,孩子就愛勞動;父母樂于助人,孩子就樂于助人。這樣的說法雖說有點絕對化,但也從一定程度上佐證了父母的榜樣作用。”
妻子說的沒錯,這一點我以前確實沒有認識到,總是把大人的作用定位在“管孩子”上。殊不知在現實生活中,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最直接、最具體的榜樣。父母的言行猶如一本沒有文字的教科書,無時無刻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那么,以后咱們做父母的該如何以身作則呢?”我望向妻子。
她攤開手中的那本《智慧型家長成長手冊》,邊翻邊耐心地給我講解起來。
首先,父母要率先垂范。父母不僅是一種權威,而且是孩子言行舉止標準的提供者,父母的表現在很多情況下會成為孩子的參照,所以身為父母者要使孩子的言行有所遵循,切不可言行不一。言行相悖比對孩子放任自流效果更壞,要求在孩子身上形成的品質和良好習慣,父母都應首先具備。
其次,父母要以身示教。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經常通過對孩子說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來規(guī)范孩子的言行。這種空洞的說教所起的作用往往微乎其微。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謹言慎行,以身示教,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第三。父母要說話算數。父母一旦答應了孩子的事一定要兌現,兌現有困難的事不要輕易許諾。如果父母經常說話不算話,就會降低在孩子心目中的可信度,孩子對父母的崇信、敬仰與愛戴,就會由于失信次數的增加而遞減。在此影響之下,孩子也會下意識地效仿,對自己說出的話不負責任。
這個晚上,我和妻子邊看書邊探討,收獲很大。鋒鋒的一番表現給我和妻子上了一節(jié)生動的家教課,課程的主要內容是:“教育孩子的實質在于教育自己,自我教育是父母影響孩子最有力的方法。”